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专业从现实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标准为核心,构建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按照两大系列三层递进关系进行,将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分为专业基础能力实践课程系列与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课程系列,同时以提升岗位综合能力为核心,进行基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同时,构建多元化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外评价与校内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很多软件技术专业的软件设计类课程都设置了实践环节,然而经过实践教学培养的软件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率以及直接进入IT行业者却为数不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软件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选取真实的教学项目,改革教学、考核手段等。  相似文献   

3.
学业考核评价是远程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必要环节。电大系统远程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在教育现代化潮流中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海南远程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学业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为: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过程考核为核心,以多元开放考核方式为手段。  相似文献   

4.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即解决完整项目应用的能力.并在行动的过程中,掌握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延展性.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情,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活动设计、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及教学考核评价设计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凸显了高职教育特色,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全面了解物流专业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提炼学生应掌握的核心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并按照真实的工作岗位设计项目教学任务,以具体案例说明了导数及其应用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6.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澳大利亚TAFE课程能力标准考核方式的理念和做法,通过考试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对工作的适应性,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考核评价体系.其切入点有二,一是根据课程特点和能力评价要求,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二是确定课程能力标准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ESP课程改革更新了ESP课程教学理念一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修订了ESP课程教材——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线;形成了新的ESP课程教学模式——以“团队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特色;建立了ESP课程学习新模式——以“自主学习团队”为基础;改革了ESP课程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以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ESP课程教学过程,使“就业能力”的“教学”、“实践”和“考核”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让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广泛普及,移动互联网为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移动互联网专业。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滞后职业技术需求等问题,提出充分以当前的职场主流技术为导向,紧密结合实践项目开发过程,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校企合作,真正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从而达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表明,施工员岗位是核心岗位.通过施工员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应具有的职业技能,以施工员岗位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以工程项目工艺流程为导向构建以施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2—3个工程建筑项目为行动领域,建设系列化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材.围绕施工员的四大核心职业能力,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及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开展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完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的教学体系,倡导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融入企业岗位资格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构建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教育与市场一体化的新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坚持以行动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就业能力和从业能力为宗旨.要科学制订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建立现代化的计算机实训基地,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实训教学指导书,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特长生创新训练中心等.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为纽带,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双证融通”的教学方案。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依托行业和企业,推行校企合作,同时要进行考试制度改革,注重实践技能考核。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发展迅猛,但实践教学一直是薄弱环节.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研究如何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如何使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实践教学的所有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得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倡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书本知识迁移为学生的实际能力?语文教学如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如何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储备能量?作为一名职业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内容和及教学方法的得法与创  相似文献   

15.
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本文以专业课程"草坪建植与养护"为例,探索建立基于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以项目任务考核为基准,以过程评价为主体,实践证明其适用于项目化或任务导向型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能力。  相似文献   

16.
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中心.尤其是技术应用和岗位操作的动手能力,更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重点,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职教改革、提升办学内涵的主体方向.打造学生能力,就是打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打造学校的品牌竞争力,能力就是竞争力!近一年多来,我们以对口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地开展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建设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7.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课程改革中,深入市场调研,以就业为导向,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改变原有学科型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并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实施、考核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专业核心技能、职业特定技能和行业通用技能三个层次.面向就业岗位进行能力结构分析和分解,建立能力保障体系,开发了两年制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高素质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职业能力构成4个层次的基础上,以皖西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构建了职业能力导向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5级阶梯循环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本科教学全程,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健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双能型”师资,加强实践教学评价与督查,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就业,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岗位能力、实践技能”课程考核方式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考核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考核系统。本文以高职装潢专业为例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