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苏辙晚年“卜居嵩、颍间”,自号“颍滨”,在这里,完成了彪炳文学史册的《栾城后集》、《栾城三集》的编纂.现就苏辙寓居颍川的缘起、苏辙寓居颍川何处、苏辙颍川寓居的格局和功能三个问题展开探讨. 1苏辙寓居颍川的缘起 嘉祐元年(1056年),48岁的苏洵携轼、辙二子在京城汴梁应试.  相似文献   

2.
"五经论"——《礼论》、《易论》、《书论》、《诗论》、《春秋论》,分别见于苏辙《栾城应诏集》卷四"进论五首"和今本《苏轼文集》(以明项煜序刻《东坡先生全集》七十五卷本为底本)卷二"论",篇次虽异,篇目则同,文字略有异同。这五首经论当为应制科时所上之进卷,是研究二苏学术思想,尤其是经学思想的重要资料。目前的情况是一文两用,研究苏轼者用之,研究苏辙者亦用之。这实际上是不严谨的,也是不科学的;但在归属不明确的情况下又是无可奈何的。那么,"五经论"究竟是苏氏兄弟何人所作呢?本文试作考辨,就正于海内方家。  相似文献   

3.
黎靖德利用南宋宁宗、理宗两朝刊行的各本朱熹语录,编刻而成更为完整的《朱子语类》,流传至今。然其人生平不显,以致《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等书或不收录,或虽收录但内容极简,且误分一人为二。本文通过刘壎《前朝请大夫邵武郡侯黎公墓志铭》一文,梳理黎氏生卒年、家世及主要事迹,以补宋人传记资料类工具书之未备。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的《全宋诗》第十二册家定国小传中说家定国是"仁宗皇祐进士"。"皇祐"误,应是"嘉祐"。嘉祐也是仁宗年号。据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22《选举志·进士》载,家定国是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进士。同科进士还有眉山的苏轼,苏辙兄弟。苏辙有《送家定国同年赴永康掾》一诗(见《栾城集)卷2),"同年"即指家定国与诗  相似文献   

5.
《宋会要辑稿》礼四一、礼四四涉及不少临奠、辍朝、赙赠情况,据此可考一部分宋人的卒年。方健先生在《〈全宋诗〉证误举例》(《学术界》2005年第1期)已对其作过初步查核,从136人的卒年资料中,发现其中18人为《全宋诗》失考或有误。今笔者重作查核,共检675人,又新考出6人的生卒年,可补《全宋诗》小传之缺。《全宋诗》册一卷五五页六○一马亮。礼四一之四六载“天圣九年八月”,《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一○亦载“(天圣九年)八月丁丑,太子少保致仕、赠右仆射马亮卒”。而晏殊《马忠肃公亮墓志铭》(宋杜大=《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相似文献   

6.
晁补之《鸡肋集》为晁谦之于其死后编刻刊行,然今发现其卷六十四之《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石君墓志铭》一文实并非晁补之本人所作,据清方履篯撰之《金石萃编补正》卷二之《宋故太常少卿石公墓志铭》碑文,当为晁补之岳父杜纯所作之文,今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7.
阮逸伪托《李卫公问对》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陈师道转述苏轼之言,说阮逸伪造《问对》,曾将草稿给苏洵看过。何蘧又说其父何去非亦疑其为伪书。但苏轼的另一弟子李庸以及何去非本人都很重视它,并大量引用,称为“李靖谈兵”。阮逸的品行学问为时人所不耻,苏洵等人确有可能批评从他传出的《问对》,但主要应是针对阮氏之注,后来传闻讹变成阮逸伪托全书。《问对》实为唐太宗、李靖晚年论兵言辞之辑录。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屡有记载言发现唐代秦贯所撰《郑崔合袝墓志铭》,对此墓志铭的真伪及墓葬主人与《会真记》、《西厢记》原型人物的关系,明清人莫衷一是.本文对明清时期著录、记述《郑崔合袝墓志铭》的相关金石、文史资料进行了梳理与考辨,认为此墓志铭应为真,由于墓葬主人姓郑、姓崔,他们被附会成《西厢记》的原型人物.至于此墓志铭异时异地屡屡出土、墓葬主人名讳不同,则是在《西厢记》的巨大影响下人们对此墓志铭作了复制、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王蕾 《图书馆学刊》2011,(6):2-F0002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人,祖籍栾城。仁宗嘉祜二年(1057)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孝宗时谥文忠。著有《东坡集》40卷、《后集》20卷、《和陶诗》4卷等。  相似文献   

10.
《宋人佚简》共收录十六件须知册申状文书。"须知册"在传世宋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但在新发现资料中却是首次出现。深入解读《宋人佚简》中的"须知册"及其申状文书的历史意蕴,可以丰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朴 《出版史料》2003,(3):44-46
随着《刘延陵诗文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位在国内文坛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五四时期白话诗人,终于回到了广大读者的面前。但诗人已于1988年10月18日以94岁高龄在新加坡逝世,没有等到《诗文集》在祖国大陆出版的一天。刘延陵祖籍安徽旌德,1894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11年进南通师范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电视频道上清宫戏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汹涌之势。从国家级媒体中央电视台到省市地方台.描写清朝宫廷的电视剧一路热播。如果不借助具体的统计资料,可能没有人能够说得全这几年总共上演了多少部清宫戏,从《宰相刘罗锅》算起,《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康熙王朝》、《铁嘴铜牙纪晓岚》、  相似文献   

13.
《洪城幸氏族谱》所收的《幸南容墓志铭》,笔者同意尹占华先生的观点,确是伪作。但不同意该文为南宋人所伪,而主张出明清人之手,乃是当时不通文人为人修造族谱的惯技,其例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4.
明清揭帖考     
一、揭帖的由来与发展很多人认为揭帖是“明制,内阁直达皇帝的一种机密文件。其后使用渐广,凡公开的私人启事也称揭帖,其不具名而有揭发性质者称为匿名揭帖。”但实际上,“揭帖”作为一般文书名称使用的渊源很早,并不是明代以后由机密文件转化而来的。揭帖自宋代就已经出现,宋代文豪苏辙在《栾城集》中就曾经三次提到“揭帖”,这应该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揭帖”一词,苏辙提到“诸侯收到助役钱——候岁终除支外,尚有宽剩余钱数,令封桩房置簿,候诸侯申到数目揭帖”,“若欲岁知其数,宜令提刑可申上户部右曹置簿揭帖”,“坊场钱…  相似文献   

15.
清代学者黄奭在古史的辑佚方面成绩卓著,但其编年体晋史——王韶之《晋安帝纪》辑本却误将《续晋安帝纪》佚文收录在内。经笔者考定,二书非出自一人之手:《晋安帝纪》的作者为晋宋之际的王韶之,而《续晋安帝纪》的作者为刘宋人周伭。二书名称不同,黄氏缘何将其视为一书?首先是因为《晋安帝纪》的别名过多;其次,《晋安帝纪》与《续晋安帝纪》的引文几全不题撰者姓名;再次,二书同为安帝朝史书,在时间跨度上有重复部分;最后,《续晋安帝纪》一书,诸正史皆未有著录。上述原因使得黄奭以为《续晋安帝纪》乃《晋安帝纪》之别名,亦当出自王韶之之手,以致酿成辑佚之误。  相似文献   

16.
在查阅"湘湖"名称由来时,从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发现了宋许景衡写的《方文林墓志铭》,这是自杨时造湖后,时间最近内容最直接的记述湘湖的文献。对其点校研究后发现,《墓志铭》具有丰富的文献史料价值:发现了杨时仰仗方文林实施了湘湖工程,方文林为湘湖具体督造者和湘湖"均包湖米"的实施者。  相似文献   

17.
近在系统查阅民国时期的天津《大公报》时,发现了一批孙中山佚文。这些佚文,不仅80年代陆续出版的《孙中山全集》未载,即后来问世的《孙中山集外集》、《孙中山集外集补编》等书亦未予以收录。现以报载时间为序整理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方军 《军事记者》2006,(12):64-64
出差刚回连队,我班的新兵张兵就急匆匆地跑来对我说:“班长,9月30日大队组织点验,刘干事把你那两大叠《军事记者》杂志全没收了。”真有这回事?难道我的《军事记者》杂志也属于违禁物品吗?“什么意思,我得找他去。”“班长,是不是因为上次借书的事得罪了刘干事,故意整你。”也有可能,不知道刘干事从哪儿得知我参加了军报函授学习,上次特地跑来连队找我借阅《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月刊,因为我在海口出差,就让他找张兵要钥匙拿,结果张兵说非要等我回来,他做不了主。“哎!都怪你这个死脑筋!上次要把这些杂志借给他不就没事了。”“班长,我也是…  相似文献   

19.
宋遗民刘壎所著《隐居通议》在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首先,它记载了宋末元初存世的古代典籍,提供了较多古籍流传信息,可补史志之阙.其次,它抄录有大量诗文,保存了某些文学文献的原始面貌,可以作为校勘的材料.再次,它网罗佚文、备录地方菁英,从中可以辑得《全宋文》漏辑文7篇,《全宋诗》漏辑诗16首,且可以补正若干宋人传记资料.  相似文献   

20.
南宋诗人刘仙伦、杜旃的诗集早已亡佚,今仅有原刊入《江湖集》的《招山小集》、《癖斋小集》,存于《南宋群贤小集》等诗歌丛刊中;学者陈长方的诗文集现在也仅存四库辑本《唯室集》。《全宋诗》失收三小集,应当补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