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到今天,尤其需要理性和清醒。新的小语课堂需要“一池活水”,将几年来所留存的浮尘洗尽,课才会真正活起来。教师只有坚持把课堂教活,并终生追求,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才会永远地将课堂置于“活水”之中。给课堂教学“一池活力”,活力才会变成压力,压力才会发展成动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好学、好动,既锻炼身体,又掌握体育技能,我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基础课程改革实验中,着意寻找三条"活水源头",激活课堂,让体育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一、教学内容突出"活"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发展。要使课堂有活力,首先  相似文献   

3.
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半亩方塘",要让其水"清如许",就必须有"源头活水".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本身的内容是极丰富多彩的,而教学对象又是极具情感、极具个性的人.因而语文教学不能冉采用死填硬喂的传统模式了,要有活力才会有魅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活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的水"活"起来呢?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与实践,我认为可以从激活课堂、活用教材、激活学生几方面人手,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行知课堂"的推行与实践能活化语文课堂,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活水在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教材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才有活的课堂和课堂的活水。语文教学的活力在活动之中,活了有动力,动了添活力,“动”不起来,“活”不下去。活动常变常新,语文魅力永存。语文教学的活气在和谐之中。古语曰:家和万事兴。我以为,师生和谐教学兴。教学的鲜活之气,来自于师生互动,共同创造。语文教学有了活水、活力、活气,就有了活效。为此,我主张语文“活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无论采取何种手法,都要置学生于主人地位,让学生活起来.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兴趣做激活历史课教学的催化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历史课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才会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高春 《语文天地》2013,(14):9-1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多优秀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活水"。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当在教学内容等方面积极引进这股"活水。"把语文课堂教学搞"活",让中学生找到学习的原动力,想学乐学,让中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大潮波涛汹涌、奔腾不息,如何进行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改革,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笔者认为,课堂如能保持"三活",一切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袁锦嫦 《师道》2007,(6):45-45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其洋溢生命的气息。让真情充盈课堂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力"需要回归教育本原,激发每个孩子的生命"活力",给予其最合适的教育.作者尝试在中考复习课中采取措施,提升课堂"活力":角色扮演暴露和放大问题,让学习主体体验新"活力";小组合作展示,激发学生的原始"活力";复习课也有实验,给课堂不断注入"活力";和学生交心,适当心理介入,融入情感"活力".通过实践发现效果显著,学生学有"活力",学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人看来,数学课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学科. 但在笔者看来,只要你使之"活"起来,就不至于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课"活"起来呢?我认为教师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 真正在"活"字上做文章,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无意中登录《中国教师报》主编李炳亭的博客,李先生认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姓"学",字"生"。离开了"学",就没有"生"。课堂的主旋律是"学",最终目的是"生",即"生长"。当课堂拥有儿童的视角,从儿童出发,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自我生长",课堂才会成为舒展生命灵性的舞台,成为生命活力充分体现的场所,才会涌现"悦活"的姿态。李先生认为,利用学生是一切教  相似文献   

13.
"有根的课"需要数学思想的统摄引领。观照数学课堂:以经验"覆盖"思想、以"彰显"解构"渗透",这些不良操作导致思想之舟在生命的河床搁浅。数学教师践履笃行,引思想活水润泽生命课堂,要在教学目标制导中积淀思想底蕴,在知识生成中还原生命课堂活力,在归纳内化中绽放理性之美。  相似文献   

14.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找回丢失已久的"自我",建构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成长的欢乐."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经验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张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精神的感召.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新理念的感召下,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而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却无动于衷。我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动动、小嘴常开……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命活力,这样课堂上的学生才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关注兴趣,用"情趣"激发"欲望"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从"有生命"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等层面进行探究实践,得出:只有构建这种层面的教学课堂,我们才能够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才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相似文献   

17.
黄忠华 《贵州教育》2008,(17):32-3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足一种个性化行动.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数学的课堂活起来.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对许多学生来说,政治课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对农村学校更是如此.而如何依托、回归和进入乡土生活这一"活水源头",创设"色、香、味"俱全的农村政治课教学,是扭转上述不利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依托色彩斑斓的乡土生活,创设有农村"色"的课堂 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我们的课堂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巧用民族民间文化这一活的资源,将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导入"激趣"、课堂教学"有趣"、课堂结尾"趣"味无穷,让中学语文课堂之水"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