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先努 《新闻窗》2007,(1):69-71
一《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和上海天娱文化公司联合推出的一档电视音乐选秀活动,是当下中国内地参与者甚众且收视率极高的一档电视节目。从2004年以来,《超级女声》连续三年的收视率累创新高,看“超女”、谈“超女”已经变为一种流行,“超女”已经渗透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时间已经到了2006年,《超级女声》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中国集邮总公司元月18日发行“李宇春个性化邮票”8枚版以及“2006李宇春贺岁纪念封”,这是内地艺人的头像第一次登上中国邮票的票面公开发行。该不该发行李宇春个性化邮票?再次引发争论。周笔畅单方面宣布与天娱“分手”,被湖南广电封杀,2006年湖南卫视的春节晚会不见周笔畅的身影,又一次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李宇春、周笔畅、何洁等超女的代言广告,频频出现在央视、湖南卫视等各大媒体……《超级女声》的品牌拥有者--天娱  相似文献   

3.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女”后重点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这个号称“接棒《超级女声》”的栏目似乎要为湖南卫视正名湖南电视人并不只是做娱乐很在行.而且做理性节目.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也很在行.借此摘下湖南卫视“娱乐至上”、“娱乐至尊”的帽子.节目一推出.在网络上反响热烈,叫好声与质疑声接踵而来,而节目最新收视率目前已排在全国同时段同类节目第七名。  相似文献   

4.
2006超级女声在最后一个分赛区——广州唱区徐徐谢幕之际,湖南卫视又紧锣密鼓筹划总决赛,给观众奉献了一台又一台视听盛宴。今年的“超级女声”在制作节目的同时,还进一步放大了品牌效应,打造超女新娱乐经济产业链,推出了“超女娃娃”等一系列衍生产品。“超级女声”目前有良好的国际影响力,已有多家国际传媒机构就超女节目和资本运营与湖南广电洽谈。主办方对今年超级女声进入全国总决赛后的收视表现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5.
蹇莉 《传媒观察》2004,(11):52-53
2004年,湖南电视台一档名为《超级女声》的音乐选秀活动,在开播仅2个多月的时间里,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先后在长沙、武汉、南京、成都等地引起轰动,湖南、武汉报名参赛的选手超过万人。《超级女声》还被《新周刊》杂志新鲜出炉的“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了“创意TV秀大奖”,这也是国内众多海选选秀节目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X):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7.
柴志芳 《新闻界》2005,(5):87-88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在经过2004年的小试牛刀后,在2005年引起了更大的关注与追捧.与此同时,从网络媒体到纸质媒体,纷纷对超级女声说三道四,莫衷一是.不少是厚道之语,更有不少棒杀之声.但超级女声走红,收视率猛增,广告费飞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数据调查表明,超女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它之所以能如此受人欢迎,是一种娱乐形式的提升,受众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把《超级女声》推向全国,产生了不凡的效果,成为继《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后,湖南卫视推出的第三个娱乐品牌。在中国各省级电视台开始萌发频道定位意识时,“快乐中国”的定位在错综复杂、异彩纷呈的省级卫视竞争中,开创了一条品牌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湖南卫视凭借“快乐中国”的旗号,创造着辉煌。但同时,又在娱乐与电视媒体社会责任之间品味着失落与无奈。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一档全新电视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经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和湖南卫视推出,横扫荧屏,创下收视佳绩.  相似文献   

10.
因为《超级女声》的热焰还呈蔓延之势,我们特邀湖南卫视宣管办的王云峰先生撰稿,王先生因工作需要一直与《超级女声》节目一线、天娱公司和有关部门有着密切联系,掌握全面、权威、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超级女声》余音绕梁精彩不断,本刊也将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11.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20  相似文献   

12.
蔡骐  邱剑 《声屏世界》2006,(10):45-46
2006年春,几则新闻又把电视湘军推到了风口浪尖。快乐购物频道重装面市,超女新一轮海选起动,同时也迎来了年龄限制和身份证风波,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吉列威锋英雄会”大幕拉起,它是湖南卫视王牌娱乐栏目《谁是英雄》的又一力作,为任何有绝活绝技的平民英雄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初选、路演、入围赛、晋级赛、半决赛最后到总决赛,英雄会前10名的选手将组建“超级奇兵团”进行全国甚至全球的巡演,这一套流程听起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2005年红得发紫的《超级女声》来。不可否认,《超级女声》是目前搭建的最完善的电视产业价值链范例。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由湖南卫视首次推出的《超级女声》,作为大众声乐文化活动通过电视、通信等现代科技和现代媒介迅速走红,如今《超级女声》的喧闹声在比赛结果水落石出后逐渐远去,可是当初与“超女”等一起“暴发”的“PK”一词却在媒体上丝毫不减火爆,成为2005年流行语,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报纸、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就会立即感觉到“PK”的运用之广、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14.
2005《超级女声》出乎意料的火爆,你还没弄清个所以然,就已红透半边天了。《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以前从没有哪个节目能像‘超女’一样,铺天盖地地占据中国的主流媒体”。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2006年《超级女声》又会是什么样子?人们拭目以待。因为观众对它的热切期望,“戏”还没有开场,媒体已经有了很多传闻、猜测和评论。事实究竟如何?以后的“戏”怎么演?本刊特约记者、湖南卫视宣管办王云峰将为读者每月在线。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由湖南卫视发起的“超级女声”活动,成为该年度国内最引人注目的传媒话题之一,对《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人们众说纷纭,有人欢呼为“乡村民主的娱乐版”,有人痛斥为“传媒低俗化的表征”,引发诸多争议。在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笔者认为,为更清晰的认识当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6.
多年以来,湖南卫视凭借一系列有全国有影响的节目树立了中国头号娱乐频道的品牌。从2004年起,其《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节目又扛起了选秀节目领头的大旗。这两档节目都在热播之后引起国内其他电视台的蜂拥效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陈律薇 《视听纵横》2007,(1):108-109
2006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第三届大型歌唱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继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之后又一次掀起声势浩大的娱乐狂潮。这个节目对收视群体的影响所及,不仅限于特定的年龄或职业群体,而且遍及大多数社会群体;不仅  相似文献   

18.
谈《超级女声》的独特传媒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蕊 《新闻界》2005,(5):85-86
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大型音乐选秀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报名人数达到15万,收视率突破10%,稳居全国同时段节目之首,报道媒体近百家,一时间《超级女声》成为了观众和传媒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人们对《超级女声》褒贬不一,但它给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冲击,给国人心灵深处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两大王牌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遭遇大肆仿制,吸引力衰退的压力下,湖南卫视为了巩固其国内娱乐节目的领先地位,催生、炒作出了时下最有轰动效应、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在全国电视节目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这种另辟蹊径、敢于吃螃蟹的举动,不仅与湖南卫视的频道定位相符,也适应了当前电视栏目的制作观念。然而从节目的运作和所引发的社会舆论看,目前的《超级女声》只是法律注册的商标,作为品牌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媒体观念的转变——《超级女声》诞生的前提过去,媒体一直简单地充当党的喉舌,传达…  相似文献   

20.
解读《超级女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的话:《超级女声》在2005年着实“火”了一把;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超女”的胜负时,传播学界对“超女”现象的关注和研讨也在进行中。《超级女声》究竟是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积极开拓,还是盲目追求收视率的低俗的化娱乐节目?传媒专家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我们选编了四位在较的硕士、博士生的稿件,他们清新独特的视角或许会给读不同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