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上册分别学习过1格表示1个和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及如何读图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基础。认识折线统计图是统计图学习的一次延伸,也是统计图功能的一次拓展。教学目标: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中引入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生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三册的“统计”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与第一阶段的内容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条形统计图的一个格子可以代表2个单位。因为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比较麻烦,所以有必要根据数据特点选择一格代表2个或者多个单位。这一变化不仅是表面上从1到2数量上的变动,它开始明确定义条形统计图中“格子”的本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 “统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1格表示1个单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这样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较为复杂的统计图表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4.
“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尝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能依据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唐旭 《四川教育》2007,(2):87-87
二年级《统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一年级所学的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基础上理解1格表示两个单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简单的数据分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的第1课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纵向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课通过2个例题继续介绍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量的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通过对直接记录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  相似文献   

8.
[案例背景] 前不久,笔者执教了一节教研课,选取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作为上课的内容.本课要引导学生通过统计,使学生体验并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动物卡片的数量为素材,再重点解决1格代表2个单位这一新知识.  相似文献   

9.
内容分析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已经有所体验,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和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10.
教学背景分析 "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尝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1个单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到: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可代表2个单位。  相似文献   

12.
案例背景: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两位老师上了相同的一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统计”。这一节课与一年级的统计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并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体验用画“正”字的记录方式的好处: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两位教师创设的情境不同.教学效果也就不同。现分别摘录两堂课的教学片段作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统计》,第一课时是简单的数据分析,重点认识起始格所表示的数量与其它格不一样的统计图。为什么起始格要搞特殊化?这样有什么优点呢?如果侧重于学生的体验、感受,就有以下的设计思路:请学生根据统计表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14.
简单的统计     
1 填空。(1)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该选用(  )统计图;只需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该选用(  )统计图。(2)某地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是 8℃、12℃、18℃、20℃、25℃、32℃,为了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它绘成(  )统计图。2 回答问题。(1)育才小学五六年级 7个班的学生人数如下:五年级:一班 48人,二班 50人,三班 49人。六年级:一班 46人,二班 47人,三班 49人,四班47人。要求这 7个班的平均人数,该怎样算?(2)希望小学统计六年级学生的身高,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请求出六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身高(米) 1 35…  相似文献   

15.
单元整体感知:“统计”的教学内容设计是为了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的目标来编排设计的。为了体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基本原则。本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编排学习统计领域内分类和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能根据直观的统计表中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安排了: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记录数据、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与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个格子表示2…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1个单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到: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可代表2个单位。  相似文献   

18.
第七单元统计单元整体感知:“统计”的教学内容设计是为了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的目标来编排设计的。为了体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基本原则。本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编排学习统计领域内分类和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和能根据直观的统计表中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安排了: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记录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综合实践应用四项内容。由于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不断增…  相似文献   

19.
统计图是数据表示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由于它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问题中要注意灵活、正确地选用.一、相对独立的数据一般采用条形统计图如果所要表示的数据是彼此独立的,那么一般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比如像表示各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各单位的工作业绩等一般应选择条形统计图.例如: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科(1)~(8)班的平均成绩如下表:由于各班的平均成绩彼此之间是独立、不关联的,因此,用统计图表示各班平均成绩时就应…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统计”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初步掌握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和统计表,增强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