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识教育中蕴含着"立人"的教育理念,其根本旨趣是促进青年学生精神成人,拥有完整、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能实实在在地立足于现实世界之中。通识教育要追寻"立人"教育的理念,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秀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和博大精深的大学文化为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围绕这个专业的建设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面提出和述说了精神成人问题、通识教育问题、授人以渔问题。强调人文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应当特别重视学生精神成人,在课程设置上尤当倾重通识教育,在教学上当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成人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提升成人基本素养和通用能力,抵御职业风险,增强就业竞争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成人高等院校突破发展瓶颈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当前,成人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滞后于成人教育发展。台州电大从2010年秋季开始进行开放教育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通过"整合资源、多元教学"建构成人通识课教学新模式,实践探索新教学模式的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支持与放大效应发挥,并进行深刻反思,努力促进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或成为全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下一个方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面对当前英语教学面临现状,提出将成人大学英语教学纳入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框架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作出重大转向和调整,重视"人文性"教育功能,培养成人学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世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使“通识教育”这一教育形式得以充分发挥其知识概括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广泛性、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和能力培养的针对性等优势,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大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学会生存,主动适应”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改变了过去单一、封闭的办学育人格局,从而拓宽了办学路子,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即教育教学中要么偏重人文教育,要么偏重科学教育。这一问题的存在,已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鉴此,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集成问题,本文谈点拙见。 一、成人高教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集成的内涵 所谓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集成,是指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通识教育来养…  相似文献   

7.
试论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应该接受的除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包括哲学和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所谓成人通识教育,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均应系统接受的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艺术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训练,加强通识教育,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塑造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使其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基础和正确的思维、表达及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能肩负起时代重任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今天,对受教育来说,加强通识教育,培养优良的文化素质显得…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非专业性教育,随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内涵建设步伐的加快,网络环境下如何定位并实施通识教育已引起普遍关注。文章以开放教育通识课程《管理方法与艺术》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动机识别、动机引导、动机强化三方面出发,探讨激发成人通识课程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年龄越大,素养还越低。在成人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中,设置科学教育课程非常必要。核心课程是成人科学教育的一种最好的课程模式,它具有学际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更适合成年人进行专题学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年龄越大,素养还越低。在成人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中.设置科学教育课程非常必要。核心课程是成人科学教育的一种最好的课程模式,它具有学际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更适合成年人进行专题学习。  相似文献   

11.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laced exclusive emphasis on narrowly specialized education and neglected liberal education before the 1990s. However, along with the dramatic social changes since the 1990s, liberal education has revived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before the 1990s, and then explores the ideas, polici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i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since the 1990s within the larger social context, and thirdly, with a case study on the “lib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roduced by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0, it investigates the ideas,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beral education. Finally, it reveals the rationale for the liberal education revival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对发展成人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重要内涵,优化成人伦理教育内涵是成人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注重理学科整合,及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树立新的成人教育观,发展成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在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河南高等教育结构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呈重心偏低的金字塔型,形式结构中普通高校扩张而成人高校萎缩,科类结构中工学和文学比例较高,布局结构呈以郑州为中心的辐射状。依据外部适应与内部协调原则,河南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存在不合理因素,要努力提升学位层次的重心,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继续保持普通高校的发展趋势,转变成人教育发展思路;依据经济发展需求调整科类结构,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建设中原高等教育城市群,推动省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autions against uncritically enthusiastic calls for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urveys of adult education provis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Australia. It is argued that the socially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education–its diversity, flexi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are threatened by such surveys. To adequately plan, implement and report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urvey, adult education must be highly standardised and categorised. This structuring of the field may conflict with the maintenance of that flexi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 which allows adult education to fulfil its social mission in a liberal and pluralistic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such as that in Australia).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urvey, if successful, may be expected to exert formalising and conservative (of regressive) influences on the field. Under such influences, the field of adult education may become increasingly socially dysfunctional. This could lead in time to the creation of alternative forms of education outside the defined realm of adul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回应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要义,为我国教育事业明确了未来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在这一背景下,教学评价方式也亟待进一步改进。文章紧扣当前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对教师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以此为标杆,剖析当前教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树立正确导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采取多样化方法、发挥教师教学帮扶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教育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18年。由于新文科的覆盖面极广,因此它的特点与建设途径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成为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文科产生的背景,然后集中讨论了新文科的专业认证。从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专业自身发展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期望三个方面论证了开展新文科专业认证的必要性。接着根据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比较,指出了开展新文科专业认证的难点。文章最后就新文科专业认证的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理学院办学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理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文理学院专注本科教育,秉承自由教育理念,坚持小规模办学,传承寄宿制和导师制,实行高度自治的管理。文理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年轻学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国民素质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历史原因外,成年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低是关键因素。而且其正严重影响着教育的开放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针对这一症结仅靠普通学校教育是不行的,必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9.
文科物理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给出科学素质的涵义,并结合授课对象的认知等特点确定了课程更多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强调了课程的通识教育性质。结合我校文科类物理素质选修课开设的实践,从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测评等方面给出了开设有特色的文科物理课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是适应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职业需求多元和就业竞争加剧的背景,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素质,强化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学业与职业对接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应着眼于良好的知识结构、优秀的岗位技能、健全积极的人格和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等层面,构建以人文素养、品德素养、审美素养、能力素养为主要单元的通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