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过框架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对7·5事件的报道采用了强度与深度报道策略,以平衡、多元的视角对新闻事件人物与言论进行采写与发布,并结合纸质媒体与精英受众的特点,注重新闻背景铺陈与前景预测的理性报道方式。《纽约时报》遵循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但在坚持平衡、中立的报道原则背后,却隐藏着意识形态冲突与价值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乌鲁木齐"5·22"爆炸恐怖袭击事件为例,分析《纽约时报》在报道框架、修辞表达、信源引用、报道议题等四个方面,是如何对该事件进行呈现和构建的。分析表明,《纽约时报》的信息源大都来自中国官方和媒体,但其通过巧妙的"解释"呈现出一个简单化、刻板化的新疆形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检视《中国日报》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英语新闻的话语建构及事实再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旭  王松 《新闻世界》2011,(8):324-325
在新闻报道领域,对于中国所发生的诸如藏独闹分裂、东突暴动等敏感性事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存在有失客观的现象。虽然国际媒介话语权的天平偏向于西方媒体,但中国媒体一直没有放弃对话语权的争夺。本文以"3·14"、"5·12"、"7·5"事件为例进行文本分析,透视中西方媒体在中国新闻事件中的话语权争夺。  相似文献   

5.
林锦 《报刊之友》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6.
林锦 《今传媒》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7.
以2009年《纽约时报》中的62篇涉华国际关系类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利用甘姆森与雷恩(Gamson&Ryan)的"诠释包裹"分析取向归纳出了针对不同国际关系事件的六类"政治类"涉华报道的新闻框架,并由此总结出了"迅速崛起"、"引发忧虑"、"利益独大"、"专横独断"等四类中国政治形象。虽然《纽约时报》中的负面的中国政治形象远远多于正面的中国政治形象,但是对此过分情绪化的批判并无益处,最终我们需要认识到:新闻框架本无对错之分,理性对待才是根本,为我所用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8.
"3·14"拉萨事件和"7·5"乌鲁木齐事件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进而也引发了传播活动中理念与方式的冲突与对抗.整个事件的报道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新闻真相的报道,而成为集中展示西方新闻虚假议程设置以及西方话语中心对西藏、新疆问题巨大的意识形态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菲南海冲突"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在南海问题中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如何的?这样的话语结构在国际媒体报道中的"二次传播"效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本文选取了2014年3月10日至5月20日的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关于中菲冲突的英语报道,对其进行框架分析发现:中国在这次中菲冲突中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主权:坚决捍卫;归责:谴责菲律宾;解决问题:不接受仲裁;对第三方的态度:反对美国介入;旁观者:不影响与中国关系。然后,本文又通过研究《菲律宾每日闻讯者报》和《纽约时报》在相同时间内对中菲冲突的报道发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的二次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有国家利益冲突、双方对于南海、中国的观念落差以及中国政府的声音很难影响国际媒体等。  相似文献   

10.
崔静  崔新宇  陆静 《新闻爱好者》2010,(12):104-105
奥克斯是《纽约时报》4位伟大的缔造者之一,他秉承创办者"求真求实"的办报理念,凭借"1美分"的价格战将该报的发行量升至10万份,将濒临破产的《纽约时报》拯救过来并获得控股权;凝练"所有适宜刊登的新闻"的严肃办报思想,严格灵活和不拘一格的人才任用机制,巧妙的报纸营销手段,奠定了《纽约时报》的地位。这些经营管理方法对今天的都市报经营管理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宁 《新闻世界》2011,(9):206-207
本文比较分析了《环球时报》与《纽约时报》对于日本大地震这一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从报道结构、消息来源、报道内容、报道视角、报道技巧五个方面,对两家报纸报道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钟新  汤璇 《国际新闻界》2016,(4):127-141
气候变化是近年来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议题之一,候选人对竞选议题的主张与应对是争取选民支持,实现竞选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以信源分析和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对《纽约时报》2008年、2012年及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涉及气候议题的共234篇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在大选期间,尽管共和党候选人在《纽约时报》的信源篇幅上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民主党候选人的"政策应对"中的宣传框架才是《纽约时报》的主流报道框架。在《纽约时报》大选报道的气候议题上,民主党实际上占据了较大的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15,(10):71
2003年,因记者杰森·布莱尔编造虚假新闻,《纽约时报》跌入152年报史的低谷,虚假新闻对一个媒体的杀伤力不可不察。虽然杰森·布莱尔造假问题具有某种特殊性,其被雇用与《纽约时报》热衷照顾黑人的“族裔配额”政策有直接关系,但是这一事件对《纽约时报》公信力的严重伤害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不时时处处严谨认真按规矩办事,那么,一条高质量的新闻流水线也会产出严重的假冒伪劣产品。  相似文献   

14.
周伊晨 《青年记者》2012,(17):13-14
建构 根据藏国仁对框架内在结构的划分,①本文的框架分析主要落脚于三个层面:一是框架的高层结构,即对相关事件的定性,以及在报道中所营造的报道“氛围”,简单说就是指对特定事件的主题的分析;二是框架的中层结构,即事件报道的话语框架,包括版面位置、消息来源、事件描述、言语反应、预测、评价、图片内容等;三是框架的底层结构,即表现框架所运用的语言符号手段与策略.本文主要研究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2011年11月28日~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大会相关报道的高层、中层以及底层内容,通过不同层次的内容分析,总结两者针对同一国际事件的不同报道立场及意义.笔者分别抽取了上述时间段内两份报纸相关新闻报道中最集中、最典型的5篇报道.  相似文献   

15.
博客不仅作为技术、作为个人网络日志存在,更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这种话语类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等特点。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LEDE"博客中有关"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分析发现:博客改变了传统媒介的新闻话语的特点,网民的参与不仅分散了传者设定的话题而且重构了传者所要传达的语义,从而解构了传统媒介传播者话语霸权的地位,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倾向,由此可以窥见西方新闻博客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呈现。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11,(7):6-6
《纽约时报》6月2日宣布,现任总编辑比尔·凯勒辞职,由吉尔·艾布拉姆森继任,后者成为《纽约时报》160年来首名女性总编辑。艾布拉姆森现年57岁.哈佛大学历史和文学系毕业。读书时,便开始为《时代》周刊工作。1997年,在《华尔街日报》工作9年后,艾布拉姆森跳槽到《纽约时报》,1999年担任《纽约时报》华盛顿分部编辑,  相似文献   

17.
严婧 《大观周刊》2011,(52):11-11
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社会为本,探索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也认为语言的选择能够产生意义。本文从《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中各取一例,以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太元功能为工具,来分析潜藏在话语下的中关双方的不同文化结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纽约时报》的史册上,记载着一个传奇式的报人,他的名字叫卡尔·V·范·安德.安德一八六四年十二月二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乔治城,早年曾受雇于《纽约太阳报》达十六年之久.一九○四年他步入《纽约时报》,被阿道夫·奥克斯聘为总编辑,直至一九二五年因病离职.安德博古通今,才智横溢.他本人是个数学家,对于文学和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较深的造诣.他那广博的地理知识为当时世人所公认.一九二二年,他曾根据埃及古墓上的象形文字,正确地判断四千年前埃及发生的一起弑君事件,许多考古学家为之瞠目.在安德担任《纽约时报》总编辑期间,该报发表了许多引入注目的独家新闻,声望与日俱增.安德精力旺盛,勤奋兢业,每周工作七天,每天伏案编辑长达十二个小时.在他的主持下,《纽约时报》成为美国科学报  相似文献   

19.
侯姗姗 《东南传播》2011,(1):129-131
媒介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受众生活在一个众多媒体或精心或无意结构的景观社会里。《人民日报》作为中央级机关报,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以其主流媒介的姿态构建了政治社会景观。本文选取2008年3月15日至5月13日《人民日报》对拉萨"3.14"暴力事件的393篇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其媒介议程,从中可以窥见由民族问题与突发事件两大特点相结合的新闻报道结构的独特景观。从而也体现了一些重要的编辑思想。新闻报道结构的框架隐射事件归因。对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积极向国际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赢得了话语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特征成了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学者多从新闻传播理论视阈出发研究《纽约时报》报道的"双重标准"问题,混同自然灾害与社会性事件新闻报道特征差异。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比较文化视野出发探析《纽约时报》灾害新闻报道特征及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