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学语言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和思维活动,也是文学创作者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把客观现实的东西化为文学语言的一种特殊方式。文学作品则是通过自身的语言艺术魅力来吸引读者、打动观众,以思想美、情感美和形式美三者的美感联系形成文学作品的审美神经,从而产生了移情、共鸣的美感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舒 《华章》2012,(11)
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3.
诗歌美育教学是以诗歌为审美对象开展审美教育,以审美为主要手段来感受诗歌的语言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要认识诗歌美育教学的作用,熟悉其教学内容,掌握其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胡全 《青海教育》2009,(7):58-59
体育自古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包括特殊个体和特殊环境的特殊活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个体生命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促进机体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保证生命体的存在状态,为生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体育教育对个体生命的生物价值、心理价值及社会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中可以看出,体育为人类创造着美。不仅创造着主体的审美对象,还创造着审美的主体以及主体审美能力,以促进生命发展,发掘个体的体育潜能,美化人的生活,树立理想的人生,进而创造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5.
童话创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态,其心理机制是完成情感、视点和思维角度的转换与原始思维的回归,以童稚的心灵幻想出具有生命力的各种形象和奇异的景观,而意向活动又决定着童话创作的倾向性,以适应接受对象的需要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利用语言符号系统创造出的一种特殊意境,它并没有改变所指的物质形态(语言符号),而是一种问接性的艺术塑造,因此所塑造的意象更为自由,更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拟从审美的艺术思维角度,以莎士比亚悲剧(奥塞罗)为文本,探析在剧中所创作的意象空问,揭示它们的深层含义及其功能。进一步体会其怎样强化戏剧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8.
周宏 《教育艺术》2003,(10):22-23
美术,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视觉审美艺术。作为其基本形式的绘画,也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表现和最初步的创造,具有极高的情感性。传统的绘画活动往往以模仿学习为主,一些教师注重绘画的结果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绘画过程审美情感的培养。反映在学生美术作品当中机械模仿的成份过多,画  相似文献   

9.
朱彦 《教学与管理》2009,(7):128-129
一、审美思维力的概念及特征 思维力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能力。思维力涉及多种心理功能,是从感性进入到理性水平的、概括地发现事物某些内部属性的能力。思维力是审美能力不可缺少的结构成分。但是审美思维力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与功能,属于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不脱离感性表象却又可以由表及里的深刻审美理解力。  相似文献   

10.
旨在表现现实和人的精神美的艺术语言的审美空间,是一种融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为一体的艺术审美反映形式。它建构在以语境为核心和基础的依据上,运用艺术思维作为其内部生成机制。但最终导致艺术语言审美空间的物态化和形式化的因素则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所形成的特殊言语形式。这种以变异性为艺术表征,产生于“活法”驱使的符号与情感内涵相对应的艺术体系,既建构了同情感体悟等人类生命力运动结构模式相似的客观外在显性形式,又创造了艺术语言审美空间整体性意蕴结构形式。同时,它也就成了自身所特有的美感功能和精神价值的载体形式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11.
圣玉杰 《文教资料》2008,(28):40-42
古代妇女裹足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变态扭曲的审美文化现象.在男权社会中,为满足男性的变态的审美心理需要,女性天足被裹起,并被视之为美.成为男性审美把玩的对象,可谓审美变态的极端表现.一方面,在这种审美变态中,无论男女,其从众心理都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缠足现象中,也蕴含着人们以"小"为美的特殊的审美规律.随着社会进步,缠足这一变态审美现象受到了人们的批判和唾弃,但缠足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风俗却很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正>审美知觉是一种区别于日常知觉的、能够揭示事物的表现性(或审美属性)的特殊知觉。因为它能以诗的方式获得诗的印象,所以它是艺术创作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课程中,“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提高对音响的聆听能力,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审美感知,包括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培养审美情感,包括音乐情感辨别力和音乐情感表现力,以及音乐情感理解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过程的审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过程的审美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形态,是目的与手段的高度融事,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与技术的深层整合,教育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自然契合。它以强调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和着眼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特征而区别于一般的教育设计活动和艺术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5.
审美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而审美既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活动,也是个体独有的素质,更是人的一种生存、生活境界。用审美的精神来观照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会出现一缕“新绿”。  相似文献   

16.
滥觞于中国绘画章法的艺术“空白”,是艺术技巧中一种虚实的表现手法,它蒙养于中国哲学崇尚简易的表述特征,充分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它以审美情感的评价性和知觉的完整性为心理依据,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它的营造,要求艺术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一种宣传活动,它是以视觉为基础、以理知为动力、以建设为目的、以情感为内涵的综合性创造活动。它往往以其独特的构思、迷人的图画、鲜艳的色调、特殊的音响及多变的画面创造性地介绍其产品的各种特点,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广告又是一种实用艺术,作为广告的重要载体——广告辞,在传达广告内容时,除了必须准确无误之外,更重要的还要有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多滋多味的修辞格上。一、观关的运用。在众多的广告中,利用双关设计的广告辞特别多,在介绍产品时或委婉含蓄、或诙谐幽默,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从而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19.
王维的许多诗作,特别是他晚年所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极富禅理禅趣。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佛学禅宗对王维诗歌创作的深刻影响,王维往往能把宗教体验转化为一种审美体验,从而创造出出神入化而又饱含禅宗神韵的千古佳句。王维之所以能把宗教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一是得益于其艺术家兼佛教徒的特殊身分,二是与其对解脱方式的认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欣赏课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可以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一些教师抱怨音乐欣赏课难上,学生没兴趣。音乐欣赏究竟要怎样教?音乐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