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音是学术语篇的基本特征,是作者在学术界实现身份认可、交流的重要渠道.文章以Hyland的"voice"互动模型为基础,以学术语篇中声音构建的语言手段为切入点,分析了学术语篇中作者的声音和读者的声音内在的关系及功能.研究发现:作者的声音与读者的声音在语篇层面存在互动并相互制约,且以作者的声音为主导,进而形成学术语篇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词也"或"辞也"在训诂学著作中,均被认为是用来说解汉语虚词的术语,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说文>中"词也"并非是解释虚词的术语,"某词也"也并非全是解释虚词的术语.<说文>中"词也"类训诂术语共有25例.从语言形式上,可以将其分为七类,是否均为解释虚词之术语,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文>"词也"之类训诂术语,并非是毛亨、郑玄解释虚词时采用"辞也"的沿用.许慎对虚词的解释比毛、郑显得更加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3.
李玉平 《现代语文》2007,(7):120-121,127
"之言"类术语是郑玄注释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术语,我们这里仅就《周礼注》中该术语的情况作一下穷尽性的调查研究.据我们统计,郑玄在《周礼注》中共使用了53例①"之言"类术语,其中"之言"51例,"之为言"2例.由此我们从形式上就可以将该类术语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前人众多训释虚词的术语中,<虚字说>选用并且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术语是"辞".<虚字说>中的"辞"尽管杂彩纷呈,但是与现在较完整的古汉语虚词训释术语体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虚字说>中的各种"辞"是有一定脉络可寻的.  相似文献   

5.
宿爱云 《现代语文》2007,(3):122-123
《马氏文通》中"顿"和"读",是全书中矛盾最多、最易混乱的两个术语,特别是马氏对"顿""读"的界说,研究学者们对此众说不一.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中的"顿""读"界说及例句分析,得出一种结论:"顿"和"读"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术语,"顿"是修辞层面,"读"是语法层面,不同层面的东西划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可以有交叉的现象.这种交叉现象也就造成了在句读分析中,有的既可以是顿,也可以是读.  相似文献   

6.
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60,自引:12,他引:60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确远程教育中有关交互的核心术语,准确界定核心术语的内涵,辨析核心术语的关系,为建立远程教育中的交互理论奠定概念基础.本文提出,导致交互问题认识上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术语"交互"的内涵过于宽泛,容易使研究者在认识教育中的交互现象过程中迷失方向;为了保证对基本术语内涵理解上的一致,提出用"教学交互"替代"交互",并根据术语在远程教育教与学中的实际意义,利用内部准则法定义了"教学交互"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概念的内涵,辨析了"教学交互"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四两拨千斤"是一武术技法术语,大意是指拳法中以柔克刚、以巧胜拙、用意不用力的各种击法.这一方法可以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这部“体大虑周”的文学理论巨著,运用了大量的文学理论术语,然而其常用术语的多义性,往往给我们理解原文造成了不少困难,而准确解释这些术语的含义又是阐发刘勰文学理论思想的基础.所以关于《文》常用术语的研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在对《文》中“风”字作穷尽性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语义的角度把“风”字分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和精神风貌四个方面,并作一些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于"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这两个概念,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研究人员有不同的使用偏好.本文通过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术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关系的研究分析,论述了"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交互使用.二者都有存在的必要,不过在使用这两个术语的时候要考虑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语言是用以描述及表达数量关系和表达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语言,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说的能力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好数学术语,用好数学术语,能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敏捷性.  相似文献   

11.
Unconscious术语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基石,而在汉语语境中该术语的翻译乃至其人格结构体系中Preconscious和Unconscious之间关系的界定存在着混乱状况.经过考察弗洛伊德著作的英文译本以及中国最初引介弗洛伊德理论的文献,可以认为,Unconscious既可以翻译成“无意识”,又可以翻译成“潜意识”,但是在同一部著作中它被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来使用是错误的.Subconscious可以翻译成“下意识”,但它不是弗洛伊德的术语.同时,前意识是描述意义上的无意识,不是动力意义上的无意识,因此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无意识不包含前意识.  相似文献   

12.
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术语,一般都以较确切的字词来表达它蕴涵的含义,但有些概念和术语若仅从它们的字面去联想其含义,片面的去理解常常会造成谬误.所以,理解概念和  相似文献   

13.
高诱注中的"读曰(为)"和"读如(若)"是较为重要的几个术语,也是历来较有争议的术语.从对高诱注释的实际研究来看,这些术语运用中各有侧重,即各有其主要用法,"读为(曰)"主要用于明假借,而兼有注音等功能;"读如(若)"主要用于注音,兼有明假借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身体话语(亦称"身体写作"、"躯体修辞学"等)是九十年代文学批评中一个频频出现的术语,其内涵与外延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呈现出颇多相异之处,为了更科学、更准确地界定和使用这个文学批评术语,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种已有的界定或论说进行了梳理与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从"形成性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考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提出后,其内涵不断发展,使用的术语也有所变化.在其历史发展中,使用的术语发生了从"形成性评价"到"形成性考评",再到"为了学习的考评"的变化.这个术语变化的过程也承载了相应的涵义发展,即评价从关注课程开发的效果,扩展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中,也从诊断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结果发展到经常性地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证据并用于反馈学习和调整教学,再在促进学习的核心价值下融通不同的评价方式,并持续性地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着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初中的入门课,涉及到的概念、术语较多,学生普遍认为化学难学.化学不像数学那样条理清楚、循序渐进,也不像物理那样联系实际、有公式可套.另外,化学中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国情的固有特点,在政治时事术语的翻译中,存在“中国英语“的现象.作者试图通过具体事例探讨“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差异,从而指出政治时事术语的翻译中式英语必须要做到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黄玲玲 《语文新圃》2008,(12):47-48
文本细读是英美新批评的术语,它来自于20世纪英美新批评文论.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常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文学阅读与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具体分析古书注释术语“同”与“通”的使用情况,探讨如何科学地使用这两个注释术语。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上大多对"某音某"这类术语认识不清,只简单地把它看作注音术语.通过对朱熹<诗集传>中"某音某"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它的作用比较复杂,不仅可以直注字音,还兼有以音辨义、辨明古今字、指明假借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