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自然科学概论A(二)化学》是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理科专业基础课程。它可以完善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加深对小学教学中与化学有关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教育能力。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院受国家教委师范司委托,承担了组织编写《自然科学概论(A)》课程教学大纲的工作。《自然科学概论(A)》为小学数学教师必修课程,该课程分为《物理卷》、《化学卷》、《生命科学卷》、《地球科学卷)和《现代科学技术卷》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大纲业经有关教授、专家初审。为了广泛征求同仁的意见,现特将我院教师撰写的部分在本刊登载。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专业理科课程建设长期滞后于中文、数学等主干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小学应试教育有关。本文对小学教育专业理科课程建设背景、理科课程建设依据、理科课程建设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理科课程建设必须优化课程结构、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设综合性的理科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概论》属于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补充标准中的自然科学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强的特点;该课程不仅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后续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对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几个方面也有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从“高等理科教育面向对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以来,理科的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良好的局面.我校提出的“师范专科综合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做为重点项目分别得到了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立项资助,这是我校的教改龙头项目,它的培养方向是为初中“自然”综合课程培养师资,在还未全面推广中学综合课程的情况下,又能兼任多门现有分补课程的教学工作.综合理科教育是其中专业之一,是师专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的融合,有机化学是其中主要课程之一,本文就综合理科教育专业,谈谈有机化学课程…  相似文献   

6.
师专“综合专业”与初中复合型师资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师教育发展的要求 ,怀化师专以“不当守业者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于 1 997年率先在全国创办了师专“综合专业”(包括“综合文科教育”、“综合理科教育”两个专业 ) ,以培养“一个胜任 ,两个适应”即分别能胜任 2 1世纪初中综合课程《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教学 ,能适应目前初中分科课程政治、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 ,能适应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初中复合型师资。经过 3年多的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 ,探索出一条培养初中复合型师资的途径。一、师专设置“综合专业”的背景…  相似文献   

7.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1、课程性质:自然科学概论A(五)(现代科学技术卷)是全国在职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数理方向)专业的一门选修专业基础课。 2、课程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实验是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目前,师范院校的理科专业普遍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及相关物理实验.物理专业对大学物理实验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师范院校的其它理科专业,对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从70年代开始,世界上公认的物理(理科)课程有:(1)哈佛物理课程;(2)奈菲尔高级物理课程计划;(3)苏格兰物理课程;(4)纳波希比斯克(Novosibirsk)课程;(5)工程技术型的课程:《人类创造的世界》;(6)为非理科学生编的物理科学程:PSNS课程;(7)奈菲尔高等物理科学课程计划;(8)奈菲尔中学理科课程计划;(9)奈菲尔组合理科课程计划;(10)QSP课程计划;(11)自然科学入门:INS课程;(12)波特兰综合理科课程。这些课程有如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第一,注意使物理课程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学生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对他们的影响因素不同,有些学生能力较高,中学毕业后继续上大学,有些学生能力稍低中学毕业后走上社会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多所师范院校响应国家号召开设了小学教育(全科教师)这一专业。《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随着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的兴起以及培养方向的变化,《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也应随之作出调整。一些院校将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划分为文、理方向。《儿童文学》课在文科方向的教学中应侧重理论性,注重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而在理科方向,则应侧重实践性,尤其要重视对师范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能力和儿童文学作品诵、讲、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科学课程改革概况我国从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科学课程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科教学。20世纪80年代受国际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思潮的影响,我国浙江省和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始了综合理科课程的尝试。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和初中阶段开设《科学》综合课程。并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27个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教学、教育实习、教育实训等方面。综合理科教育专业的实验课程,应兼顾综合性、专业性、协调性和专长性原则,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体,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形成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能跨部门、跨学科统一管理实验仪器、人员、经费。综合理科教育专业的实习,在小学以科学课为主,在中学有其特殊性,通常包括理、化、生三科,应保证实习科目全面性。  相似文献   

13.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综合应用了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本课程探讨了课程的教师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给出了该课程的学时要求及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课程介绍《近代物理概论》(以下简称近代物理)课程将在八四年二月至七月向全国播出,每周四学时,总计八十学时。近代物理是电大理科物理专业的必修课,是继《普通物理》之后又一门重要的物理基础理论课。电大播出的《高等数学》(一)、(二)、(三),  相似文献   

15.
慕晓茹 教授     
<正>慕晓茹,女,陕西吴堡人,教授。曾在原辽宁教育学院生物系、大连教育学院生化系和自然科学部从事生物学专业、综合理科、生物教师继续教育等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现任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生物学科研训教师。1988年至2005年期间,曾主讲生物化学及实验、植物生理学及实验、普通生物学等8门生物学专业课程,开发并主讲STS教育概论、生物课程问题、生命科学前沿、生态环境专题等10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参与综合理科、  相似文献   

16.
综合理科课程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对综合理科课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东北、上海、浙江等地的综合理科课程试验,也只是对某种类型的综合理科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回顾世界综合理科课程的发展史,考察国外综合理科课程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综合理科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综合理科课程发展的历史(一)综合理科课程的产生1.综合理科课程产生的背景。自然科学教育分科课程向新综合方向发展的起因在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崛起。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约翰·杜威开始怀疑自然实在论提出的知识客观实在性的论断。他指出把人的头脑视为能动而有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煤概论》课程主要针对煤炭企业亟须的非采矿(煤矿)专业学生,是煤炭教育类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通识类教育课程,以学生自主选修为主。当前高等教育进入了全民化、信息化,煤炭开采也出现了大的变革,《采煤概论》课程建设的模式也需要适应当前形势,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建设和改革。针对课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着重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等方面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应对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抓住主干课程,特别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建设,是《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在原有《普通地质学》基础之上拓宽内容开设了《地球科学概论》课,并把其作为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目前,《地球科学概论》课开设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至2001年,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此,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语文类课程也进行了相应地设计和规划,包括汉语、中国文学、文学概论、儿童文学、基础写作等组成的必修基础课程;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班级管理、教师口语、书写、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为内容的必修应用类课程;以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等构成的语文教育类课程;还有教育实践课程和选修类课程,以培养师范生较高的语文素养,为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学的化学教育墨西哥的化学课程虽然是在中学(初中和高中)开设,但实际上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让学生接触化学知识了。墨西哥小学设有《理科》课程,内容是有关生物、地学、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一般常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当利用和保存对人类有益的天然资源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