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钢琴是一种演奏的艺术,钢琴演奏的好坏不仅与演奏者的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能力有关,还与演奏者的演奏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心理素质.本文对钢琴演奏的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演奏心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钢琴演奏是一门公开的、演奏难度系数非常高的音乐表演活动,对演奏者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不仅需要演奏者有高超的演奏技艺,而且还要求演奏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说,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对钢琴演奏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效避免紧张情绪的产生,从而发挥出正常的演奏水平呢?鉴于此,本文从技术层面、心理层面两方面出发,对如何培养良好的钢琴演奏心理素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期为业界同行提供一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3.
钢琴演奏是一种兼具艺术性和技艺性的表演,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而熟练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二者缺一不可。本文从钢琴演奏入手,简要分析了钢琴弹奏中演奏者的心理,针对演奏者易紧张不安、焦虑、精神不集中等心理表现,提出了心理调控技巧,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增强钢琴演奏者调动心理的能力,使之在钢琴演奏中收放自如、轻松应对,圆满的完成演奏。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重要基础.这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也更是如此.可以说,演奏好钢琴曲目是一项比较难的艺术表演活动,这其中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水平与过硬的演奏技艺,而且还需要演奏者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因素在钢琴演奏中的影响,以期探索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与办法,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更富于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演奏钢琴曲目.  相似文献   

5.
钢琴演奏是一项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面向广大受众,服务百姓的文化生活。钢琴演奏的性质决定了观众对钢琴演奏者的要求较高,演奏者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演奏基本功,丰富的舞台演奏经验,独一无二的演奏风格等。但是钢琴演奏者在舞台表现自己所有优势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钢琴演奏是面向观众的,平和冷静的情绪是演奏时的心理状态基础,倘若钢琴演奏者在舞台上,因为情绪紧张而怯场,则会大大影响舞台效果。目前我国有许多钢琴演奏者,在日常演奏时状态极佳,演出效果反馈很好。  相似文献   

6.
张慧琦 《黑河教育》2014,(10):72-72
毋庸置疑,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精湛的技艺,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在舞台演奏时,很多演奏者都会出现紧张的心理状态进而导致演奏失常,影响演奏效果。本文通过分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学生紧张心理的成因及表现,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将音乐完美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钢琴演奏时,演奏者要将作品完美的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演奏者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精湛技艺,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演奏者在实际演奏时,应该通过做好增强舞台锻炼、做好上台前准备工作及经常进行心理训练来克服演奏时出现的一系列心里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8.
钢琴的演奏过程是较为复杂的,对钢琴演奏者也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心理方面,假如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就不能保证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可以将艺术情感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文章主要对影响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钢琴演奏的心理调控的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要在舞台上将作品完美地展现出来,除了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深厚的艺术功底之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心理紧张而致使演奏效果的现象屡见不鲜.应通过做好演奏前的准备、加强舞台锻炼、进行心理训练等多种方式,克服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表演艺术是基于自身心理理解的艺术,也是展现艺术表演风格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钢琴演奏表演中,演奏者需要基于强大的心理调控意识,才能够全面掌控乐曲演奏的艺术美感。钢琴演奏表演不仅是演奏者展现钢琴演奏技巧的舞台,也是表达演奏者艺术理解,心理素质的演武场。本文就利用提高心里调控意识实现高水平钢琴演奏展开了分析,透过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钢琴演奏表演中意识形态变化与钢琴表演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演奏者出色的钢琴演奏表演能给人们展示独特的钢琴艺术魅力,但这对演奏者而言有特殊的考量,演出成功不但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演奏能力与技巧,还要演奏者拥有良好心理状态。因此,心理因素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究钢琴演奏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演奏者产生心理因素的成因,并提出在钢琴演奏中培养演奏者良好心理因素的策略,提高钢琴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钢琴演奏者才能有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才会给听众带来审美享受,反之,如果钢琴演奏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在演奏过程中变得局促不安,使作品失去灵魂,甚至出现怯场现象。鉴于此,培养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开始接触钢琴演奏,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紧张心理是钢琴演奏中的重要问题,它由多种因素引起。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有一定的紧张情绪是正常的,适度的紧张心理并不会影响演奏,但过度的紧张心理则会对演奏者的音乐表现与技术发挥产生消极影响,制约钢琴演奏的顺利进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心理调控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又在此基础上从丰富舞台演奏经验、掌握熟练的演奏技巧、积极反思和总结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钢琴演奏中心理调控的策略。希望以此提高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我国钢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钢琴演奏者在具备专业的演奏技能的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确保钢琴表演的高质量。心理素质对于钢琴表演者而言,直接影响着演奏者的演出成果。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钢琴演奏心理训练进行深入的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好的乐器演奏者,不但应该具备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全面的艺术修养,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我所从事的手风琴演奏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也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它要求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不间断地、完美地表达自己的音乐。  相似文献   

16.
钢琴表演是所有乐器表演中最能展现演奏者综合能力的途径,钢琴表演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展现形式。通过演奏,钢琴演奏者不仅仅能够向观众展现自己的技巧,也能够传递其自身对演奏曲目的情感理解,从而使得倾听者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在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下与演奏者产生情感共鸣。而作为艺术表演,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对音乐是否能够完美呈现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想要进行钢琴演奏的必要条件。对自我演奏水平的认识、弹奏水平的自我认识、个人经验等都是钢琴演奏成功与否的主观因素,外界的演奏环境以及观众是否欣赏等因素都是客观因素。为了保障钢琴演出能够顺利完成并取得圆满成功,演奏者在表演前应该进行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8.
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之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它却有着较为复杂的演奏技巧,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即使是钢琴演奏大师都有可能产生演奏时的紧张心理。因此,本文将着重于探讨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状况,主要分析了具体的紧张心理类型,并细致剖析了造成这些紧张心理的主要因素所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调控技巧,以期能够帮助钢琴演奏者摆脱掉演奏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影响,减轻心理负担,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上台演奏钢琴音乐作品,从而真正向人们展示出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9.
钢琴演奏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演奏者的心理状态与演奏质量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本文通过演奏训练和心理干预两方面的应用分析,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钢琴演奏教学之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演奏观,积极调动学生的演奏潜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气质,促使他们成熟演奏。  相似文献   

20.
从整体钢琴演奏艺术上来说,钢琴演奏技能作为演奏者掌握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功能力,对钢琴的演奏效果起到了关键影响。钢琴演奏技能作为钢琴演奏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钢琴演奏者要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从实践基础能力的层面上衡量钢琴学习者学习程度的指标。本文站在系统性的角度来探讨钢琴演奏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从钢琴演奏者进行系统化训练的环境下来培育演奏者的钢琴演奏技能,站在定向、模仿、整合以及熟练四个阶段训练钢琴演奏者的基本技能水平,并通过提出系统性的钢琴演奏技能训练培养路径来帮助钢琴演奏学习者更好的养成演奏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