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运动心理和运动能力两个方面就融合教育下普通大学生对听障、视障、肢体残疾大学生体育刻板印象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两种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普通大学生对残疾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积极评价,但在自信心、耐挫折感、运动能力等方面较为消极。为残疾大学生创造活动的条件,推进无障碍化建设,提倡残健大学生要双向融合,充分调动残疾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改善其体育刻板印象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刻板印象威胁作为一种广泛且普遍存在的情境威胁同样存在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场域.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弱势学生刻板印象威胁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弱势学生的消极自我概念和成功期待与“他者”消极刻板印象的认知失衡,是导致普通高校体育弱势学生刻板印象威胁的深层原因.分别从弱化群体边界,营造无障碍环境;回归生活世界,强调体育生活体验;鼓励自我肯定,树立角色榜样等方面探讨体育弱势学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实现”融合——共享”这一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群体不准确和简单化的见解,致使旁人依此对其有固定的看待。按照这个定义,性别刻板印象则可以理解为对男性和女性的一些独有看法。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刻板印象对普通专业学生的影响要大于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影响,普通专业体育选修课的性别差异显著。体育专业学生主选课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在个别项目的选择上还是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健美操、篮球、田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索体育锻炼行为动机冲突解释模型.在测试人口学变量调节效应的同时,验证刻板印象和自我意识分别在该模型中的中介解释效应.方法:研究以浙江省5所高校的78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完成动机冲突、刻板印象、自我意识及体育锻炼行为的问卷.运用分层回归分析和3步中介效应验证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性别和年级变量在动机冲突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解释过程中不存在调节效应的作用;2)刻板印象变量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动机冲突解释模型中,存在不完全的中介效应,其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30%,对模型的变异解释率为2%;3)自我意识的公众自我意识维度在该模型中不存在中介效应的作用.但是,个体自我意识的维度在该模型中则具有不完全的中介效应,其解释效应占模型总效应的22%,变异解释率为2.8%.结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动机冲突解释模型成立,其中;刻板印象和个体自我意识分别具有中介解释效应,它们可以影响动机冲突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效果.同时,人口学变量在该解释模型中不具有调节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Brigham刻板印象测量方法,对"体育类考生不好学、学不好"的刻板印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中生普遍认为体育类考生在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天赋、课堂表现等六个方面不如文理科类考生;女学生的刻板印象程度高于男学生;高二刻板印象程度在三个年级中最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外显层面上验证体育生文化课学习刻板印象的存在性,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方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外显体育生文化课学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所有被试总体上存在外显体育生文化课学习刻板印象。第一,非体育生被试者更倾向于使用刻苦、聪明、勤奋等褒义词来形容非体育生文化课学习,而使用厌学、吃力、落后等贬义词来形容体育生文化课学习;第二,体育生被试者描绘体育生文化课学习的褒义形容词与描绘非体育生文化课学习的褒义形容词之间、描绘体育生文化课学习的贬义形容词与描绘非体育生文化课学习的贬义形容词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体育报》为研究样本,从新闻叙事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体育人物的刻板印象及变化。这样的认知结果,有利于宣传体育与传播体育精神,有利于社会成员认识与评价当代体育与体育人物,有利于督促体育人物群体自觉维护其良好的一面而更加自律。  相似文献   

8.
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现行的高校学校体育教学,并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体育教师性别比例、体育场地设施方面对男女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体育参与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是女大学生体育参与不如男大学生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男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方面的性别平等以及高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整合两性的体育教学资源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固定看法。研究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的健美操性别刻板印象和选课意向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高职院校男生健美操性别刻板印象与选课意向成负相关,能预测选课意向的是艺术性刻板印象和音乐刻板印象。②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性别刻板印象与选课意向成正相关,没有一个维度可以预测女生的选课意向。  相似文献   

10.
高水平赛事汇聚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是赛事组织方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契机.通过对高校形象内涵的分析,提出高等体育院校在公众中存在刻板印象,可借力高水平赛事的举办,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方互动,自塑、他塑与合塑品牌,消弭负面刻板印象,树立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