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佩 《林区教学》2010,(4):47-48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的语言现象。认知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手段实现的。一词多义现象是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是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英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一词多义现象是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模式实现的,是由基本词义向其它词义的引申,而且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相互关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反映了语言和思维的普遍陛质,同时也是语义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从认知角度出发,结合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篇分析是刚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旨在从篇章、社会和心理诸多语言环境因素的角度来研究实际交际过程中意义连贯的语言整体。而传统语言学都是以音系、词汇或句法为研究单位,导致了英语初学者在对英语单词的一词多义或具体上下文中的特别意义的解读上几乎无从下手。英语学习者应站在语篇的高度,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来解读英语单词,这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对认知语言学家来说,人类的某种认知能力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个语言层面,只对某一个语言现象起作用,而应该在多个语言层面上加以体现。在照应词的使用上也应如此。语篇只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某些语篇结构会影响语篇中照应词的使用。本文从段落、话题、框架三个方面谈了照应词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玉夏 《考试周刊》2007,(47):26-27
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歧义的现象。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歧义进行阐释,指出语法歧义根源于语法隐喻,具有动态性、相对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它不仅对于实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人类发展语言、提高认知的必要手段。本文结合个例提出从语篇层面上,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角度消除歧义,最后对歧义及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7.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意义。传统的语言学大多从词汇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常见词“头”的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8.
汉语单音词的多义性十分显著,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以义项为单位进行词义教学。本文提出,从多语词汇对比的角度看,有些一词多义现象,具有语言共性,不必单独教学,有些一词多义现象,更具有汉语特性,应该单独教学。  相似文献   

9.
多义现象体现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通过赋予同一语言形式多种含义来减少词的数量,从而减轻人们记忆词汇的负担。那么,多义性具有任意性还是理据性?它与索绪尔的符号理论是否存在冲突?本文将从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从认知的角度从词汇层面来探讨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0.
语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本文从语篇的各个不同层面,说明了语言即语篇这一语言观,从语篇的角度揭示了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从话语的角度来探讨隐喻,就必然涉及到隐喻与主观性、多义性、虚构以及隐喻的语言形式。隐喻表面的语词形式与逻辑并无多大关系。隐喻的不合理的语词并置本质上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有关多义句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义句名称问题,语言学界有三种看法,本文主张采用“多义句”。多义句的分类应有三种:语义多义、语法多义、语用多义。语用多义与语言以外的语用因素有关,具体包括语篇因素及说话人的知识、信念、心态、愿望等。语用多义和模糊表达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的是经过人脑的认知机制加工后的世界,并不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语言的多义性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的体现,在人对世界的概念化和范畴化过程中,它与语言各层面功能相互作用,参与并影响着这一认知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水经注》与《梦溪笔谈》中的位移动词进行多义对比分析发现,位移动词的多义性由原型意义经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不断派生出新意义而形成,运用意象图式能清晰地区分出不同意义的不同位移路径。  相似文献   

14.
《海外英语》2012,(3):42-44
The study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language in the L2 classrooms is a very important branch of discourse analysis. However, up till now, much of the research conducted has focused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eachers’ classroom discourse. In present study, a critical point of view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lassroom discourse. With the help of CD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 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 is deeply explored.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语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词汇习得不应只强调词汇的数量,而更要重视词汇意义的掌握。从现代英语语义学的角度对词汇中的同义词、一词多义、词汇中的文化、反义词、习语和易混淆单词等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英语交际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语篇分析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篇分析的兴起和发展,语篇及语篇分析的含义,语篇分析的方法等方面来对语篇分析进行 综述,并阐述语篇分析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介绍了中国语篇分析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花园小径句的构成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园小径句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构成通常是利用一词多义、句法策略和话语关联的理解策略。透析花园小径句的构成,对于英语阅读理解在词汇、句法策略、认知语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花园小径句,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视点的分类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点是普遍存在的认知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层级的语言活动之中,对于话语的表达和篇章的构建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视点的研究不仅是文学叙事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学领域需要很好研究的对象。视点的高度整合力与统摄力对现有的语篇理论和描写模式将是有益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