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好顶撞教师的学生。教师让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教师让他向东,他偏要向西。这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那么,学生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调适?这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作为一种特…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的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教师要求学生这样做、而学生却偏那样做,这种与教师的意愿相反的心理状态。通常称为“逆反心理”。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好奇心。比如: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到批评、人们越想看。总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种心理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本文笔者阐述了初中学生常见的逆反心理的一些表现,并提出应对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4.
郑建良 《中国教师》2009,(Z1):477-477
<正>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遇到个别学生不服从管理或顶撞教师,教师让他向东,他偏向西。这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遇到挫折易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承受不了过大的心理压力而自甘堕落甚至暴力犯罪、自杀的中学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说明了中学生的心理处在亚健康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困扰,直接影响学校线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预防与矫治亚健康。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会有一定的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就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教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作为班主任,在这一年来,笔者首先了解了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其次分析了他们逆反心理的成因,最后确定了一种方法,就是鼓励学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管理包括领导对教师的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等方面。由于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教育,因此,学校管理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管理。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学生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尤其是思想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条式、高压式的教育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被动式的管理,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不健康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状态。本文结合内隐管理方法,从激发学生主动性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  相似文献   

8.
逆反心理具有一定的危害,不仅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等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甚至危及家庭、学校及社会。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内部、外部两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是学生表现欲强、好奇心强烈、独立意识增强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针对原因,矫正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对策主要有: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手段;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家长应营造民主互信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9.
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学生对教育者的“反抗”心理,它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会影响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碍。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生硬,方法不对,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教师的批评不符合实际,或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教师在不以身作则时批评学生,学生就会不服气,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0.
学生逆反心理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师生关系和学校教育效果,同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小学生处于心理成长初级阶段,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正确疏导学生逆反心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逆反心理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逆反心理及其防治方法李茜一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心理,是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对教师教育的消极抵抗或公开对抗。他们对老师的感情是冷漠的,有隔阂的,对老师的教育有明显的“抗药性”,看问题往往很偏激,对干涉他们行为的...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是中学阶段极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学生对学校、教师所倡导的道德、伦理、规范进行逾越的故意行为,因此调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调整中学生逆反心理大致有理解、沟通、治疗与干预等几种手段。一、理解——打开学生的心门理解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理解学生逆反的原因,其次是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增…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青少年价值观与成人价值观的冲突、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及自我中心的消极膨胀,都可能成为其逆反心理产生的外部和内部动因。对此,不仅学生家长,而且学校教师均缺乏充分认知。这不仅不利于和谐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正确认识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研究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在学校,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表现为"不听话""顶牛""对着干"等,深为教师所头疼。笔者认为在学生成长中极端的逆反心理才是有害的,一般性逆反心理是有益的。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老师们完全可以将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正向引导,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在显性教育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制约教育的预期效果。由于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景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析。从教师视角看,学生的主体性内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薄弱、人文关怀式微等三方面是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6.
卢庆娟 《广西教育》2010,(28):35-35
逆反心理是一种违背常规的定势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反映主体"你要这样我偏那样"的逆向反应的抵触情绪。学生一旦出现了逆反心理,就会对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和信心,既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重视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怎样根据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进行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姚栋萍 《文教资料》2007,(36):152-153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之不理,有的甚至采取反抗的态度。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看待中学生所表现的这种逆反心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呢?我认为应该从思想上引导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用宽广的胸怀去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缘起 现代人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应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受“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不少教师把中学生当作应试备考的“机器”,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正常的发展需要,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严重的逆反心理。目前,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行为已使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相对紧张,同时也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有利于巩固学校教育成果,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及感情上与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纵观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娇气金贵,过强的自尊心和脆弱的自信心使他们防卫意识强,逆反心理重;加上考试、升学等压力,造成现代中学生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学校教育中,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许多教师就把责任推给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其实,每个教师都承担着"教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中往往会遇到固执、处于激情状态、粗野无礼学生的不当举动。班上时常会出现偶发事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小风波。还有的学生故意违反纪律,有意使教师在众人面前难堪等。这些最容易激起教师的恼怒、感情的冲动。此时,如果教师不能冷静对待、处理,教育方法简单失当,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