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合运用邱劲、董曼霞等从语篇输入及预期回答的视角建立起的英语阅读测试的效度验证标准,对2011年高考英语重庆卷的阅读理解测试进行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理解测试符合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知识覆盖全面,考查重点突出,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根据研究发现,文章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测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2-2014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为样本,尝试从内容关联性、内容覆盖面、内容难易度三方面来探讨。研究表明,近三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基本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和《2012-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但是在选材和阅读技能考查及部分篇章长度上需要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相关效度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考试大纲》、《教学大纲》和《新课标》,对2007-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五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较高,体裁以说明文和记叙文为主;题材方面个人经历与情感和社会与文化居多;文章长度适中;生词率和易读度均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考查技能多样,其中具体信息占主体;题项设计多样全面.但同时,分析发现2007-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题目的命制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被列为高考语文试卷的独立测试项目发轫于1984年,经过10余年的实践和完善,测试题目(选择、填空、简答、复位、排列、图表、句式转换等)越来越符合阅读规律,使阅读能力考查的信度和效度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章以语言测试理论为基础,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日制(2011-2015)(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以2011-2015高考英语全国卷1为例,对其阅读理解试题进行了内容效度分析。研究表明:这五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较高。但同时,分析发现2011-201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试题的命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最后对高考改革后阅读理解试题的命制和今后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被列为高考语文试卷的独立测试题目发轫于1984年,经过20年的实践和完善,测试题目从以前的选择、填空、简答、复位、排列、图表、句式转换到现在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越来越符合阅读规律,使现代文阅读综合能力考查的信度和效度更具客观性.从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阅读测试题十分贴近现代社会对阅读能力的需求,它着重考查考生自理文字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一般信息的搜寻、筛选、转换、扩展、应用和记忆等等.因此,注重阅读方法,探寻阅读规律,是现代文阅读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题是高考中的重要考查内容,20分左右。近年来,高考命题组精心选择文本,按照《考试说明》规定题型命题,信度和效度正逐步提高。但2013年课标卷I文言文题的答案却不太严谨,值得商榷,现不揣浅陋,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由12位专家参与,使用修订式Angoff法对接2016年江苏省高考英语阅读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包括四个步骤:熟悉阶段、考试说明阶段、标准设定阶段和效度验证阶段,并采用多层面Rasch模型分析专家判断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专家判断具有良好的外部一致性,江苏省高考英语阅读对应量表四级,原始分的分界分数为58.9%。研究最后对于对接量表实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53):101-102
高考英语命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很多学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提出新高考改革政策,要求在高考试题中增加核心素养方面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至于该如何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进行命题选材是高考教研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文章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原创命题效度探究,希望为高考命题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语文高考试题普遍存在内容效度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题目引出的行为偏离读写的本质和题目不能科学评定学生的阅读能力等。究其原因:这与缺乏对读写目标行为的准确界定、缺少明确的文本选择标准和合理的阅读考查框架有关。提高语文高考试题效度的策略有:分类分层明确读写目标行为,根据阅读心理学分解阅读子行为,根据目标行为对文本特征作必要规定,编制试题时采用有效的命题技巧。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语文高考试题普遍存在内容效度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题目引出的行为偏离读写的本质和题目不能科学评定学生的阅读能力等。究其原因:这与缺乏对读写目标行为的准确界定、缺少明确的文本选择标准和合理的阅读考查框架有关。提高语文高考试题效度的策略有:分类分层明确读写目标行为,根据阅读心理学分解阅读子行为,根据目标行为对文本特征作必要规定,编制试题时采用有效的命题技巧。  相似文献   

12.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之不足及其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英语阅读试题历经改革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测试方式单一导致效度不足;取材长短均匀,部分试题难度不当导致区分度较低。适当引入其他题型,力求测试方式多元化并保证主观题比例和严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项目考点,选择不同篇幅、不同难度的文章,做到长短结合、难易适度是高考阅读命题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其中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趋势,1994和1995年已上升至28分。因此,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的多少已成为语文成绩高低的一个关键。 因此,在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中,应把努力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了解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具体方法之前,同学们应首先懂得这一情况,即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关系到检测的信度和效度,—般都符合下列原则:包含丰富的信息,特别是丰富的“隐含信息”,便于编制知识覆盖面较广的题目,尤其是综合性题目,适合高中生的阅读特点,包括知识,能力、心理和阅读习惯等等,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日常的阅读实际”。为了体现考查的公平原则,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均取材于课外,但如果我们在复习和应试训练中,完全丢开课本旁收杂学,课外的读物汗牛充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课本中的文章,都是  相似文献   

14.
开展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研究,可以实现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课程的良性互动,促进语文教材编写进一步优化,增强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适用性,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效度。目前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考查不相匹配,在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待加强,探究题命制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试卷结构上应尽快解决文学类与实用类不相匹配的问题,在考查目标上应更加强调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考查内容上应增加课外阅读与阅读方法的考查,在选材上则应扩大阅读文本类型。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迎来了英语新高考试卷试题题型和分值的巨大变化,对考生篇章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显得越发重要。教师有必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正确把握阅读理解命题策略,尤其要明确选项中干扰项的设置特点及技巧,以此提高试卷命制的效度并指导学生有效排除“干扰项”,在阅读理解这种题型中稳稳“提分”。此文以一篇高考原创说明文试题为例谈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干扰项的命制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效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研究高考效度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类着眼于评价高考选才的有效性;另一类重点探讨高考成绩与大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程度。同时,教育公平、教育成本、基础教育等外部因素对高考效度的制约也是高考效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效度概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考考生主观感受对于高考试题效度证据积累的构想。该研究从实证角度出发,以经过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的"天津市高考考生作答试卷主观感受问卷"为工具,对2007年天津市市区考生的主观感受数据进行了采集、统计、分析,与实际测试成绩进行了对照,得出相应的结论。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还未形成数据模型,但从考生的主观感受入手,对高考效度证据积累方面做了部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一、总体评价 2005年上海高考英语试卷命题继续遵循“在考查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语篇理解能力”的指导思想,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也相应有所提升,总体难度比去年略有增大(上海市今年英语高考均分约为95分,去年约为96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英语试卷各部分内容结构更趋合理,是一份有较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理想试卷。  相似文献   

19.
冯为民 《考试》2011,(8):13-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头戏之一,所占分值仅次于作文,而从历年考试的结果看,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都比较好。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虑到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体现了一定难度,得分率普遍偏低,很多考生答题时绞尽脑汁、下笔洋洋洒洒,可就是很难拿满分,  相似文献   

20.
高考规模大,社会影响深远,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有硌耍对其测试效度进行科学论证.以取信于民.本文依据英语测试理论,时2008年宁夏高考英语写作项目的阅卷信度、效度以及评阅情况进行分析,力图验证该测试的效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