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章程被称作是大学发展、建设与管理的"宪法",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涵。我国的"新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新生群体,具有较强的地方依附性和体制依赖性等特点,要真正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大学愿景,就必先制定科学规范的大学章程。为此,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制定程序上要体现正义性和科学性,同时章程文本要彰显办学特色,更要保障章程的有效实施,让章程真正维护现代大学尊严、承载现代大学精神和引导现代大学治理。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自治与大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大学生诉高校案件接连不断,这反映出高校自治与大学生受教育权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这种紧张的关系主要是立法的缺陷尤其是空白性授权、高校内部管理失范、行政体制的缺陷以及回应型司法的缺失造成的。高校自治与大学生受教育权从紧张走向和谐,需要准确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从立法上保证高校自治的能动性,加快高校的良法自治进程,并完善受教育权的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与国立大学——当前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大学从未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包括实施基于评估的财政拨款机制,并没有导致理想的结果,却损害了政府资助和大学自治的逻辑。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复杂多样,这些变化是由政府促成的。大学必须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但自治本身并不是解决难题的关键。当前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就要寻找出能驾驭这种复杂局面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日本国立大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然而,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不仅改变了国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重新构筑了国立大学财政管理体系.本文将聚焦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财政管理体系,对其中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政府支出的配置方式以及学费缴纳标准的设定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这种契约型财政管理体系的特征及其背后隐含的危机与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1月1日法国20所大学开始按照2007年颁布的《大学自由与责任法》实行自治。本文通过分析法国大学自治传统的沿袭、《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的背景与内容,探求法国如何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定位政府与大学的权责,建立新的大学治理模式,进行大学自治与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的美国大学治理面临来自内外的诸多挑战,本文试从政府的影响、董事会治理、大学自治和教职治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中国大学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在大学治理上应该做有限政府,对大学适度宏观控制;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大学与政府间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尊重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到大学有限积极自治、逐步实现政校分开;进行体制创新,教职治理"重心"必须下移,切实赋予教师在学术事务上的实质性权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立校之本《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的修改,已列入国家教育部工作日程。大学自治是大学发展内在逻辑的需要,广播电视大学有必要根据“大学自治”的标准分析确立自身的定位。电大的创办初期带有明显的“政校合一”特征,《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已在法律上确认电大的高等学校地位,该规定的修改应该让电大成为有自治自主性的开放大学。  相似文献   

8.
由于章程的制定是为了合法成立、合法存续,而并非是为了改革与发展,因此,民办高校的章程多流于形式,缺乏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要素。完善大学章程是民办高校守正创新、科学发展的保障。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因办学资金来源的私人性与单一化决定了市场化因素对其影响更大,而民办体制的制度环境及因此形成的特殊性,也使得民办高校在办学活动中会遭遇到更多的困扰,更需要有一个承载着现代大学制度的章程。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发展原则,清晰的办学定位和稳定的发展路径,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严谨的程序,正是大学章程的价值所在。基于章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民办高校的章程建设应该遵循合法性原则,体现改革原则,力求自主原则。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结构和功能分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虽同在日本高等教育制度中居主导地位,但两者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在学校决策上,国立大学的教授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利,但私立大学的教授在学校决策中所具有的发言权微乎其微;在和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对国立大学奉行给予相当多的财政支持却不干涉内政的政策,政府对私立大学奉行既不给予过多财政支持也不干涉的政策;在功能上,国立大学主要发挥研究功能,私立大学主要发挥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国立大学形成了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15位科学家中有10位的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科研经费制度是制约大学科学创新能力形成极为重要的因素。研究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化过程发现,财政制度的相对自治性、均等性、稳定性及重点性等价值取向是促进国立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While official reviews have concluded that Commonwealth Government programs to encourage university - industry research links have been largely successful, studies are needed to explore 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such partnerships, and their effects within universities. Further, section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major media warn that industry links and university commercialisation efforts threaten traditional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values, and accepted norms of academic life including academic freedom. Survey data reported in the paper show that, on balance, industry - research links are working reasonably well for Austra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ics. Some 36.7% of respondents in our sample drawn from three major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received industry research support and this group tended to be better qualified, more senior and more productive in research than academics without such partnerships. Respondents generally were well aware of both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industry funding. On the positive side, respondents identified the main benefits as the provision of additional resources, support and enhanced career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opportunities to apply basic research results to industrial problems, less red tape than with government funding, and enhanced university prestige. On the negative side, respondents were concerned about threats to research autonomy, undesirable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knowledge, the low intellectual level of some contract work, reduced time of talented researchers available for teaching, and pressures on researchers to spend increased time on commerci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2.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之所在,应从大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大学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大学教师专业忠诚于学科文化等方面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同时,以教学学术为切入点,通过完善教学学术评价制度和培育学科文化等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逻辑。学术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教师的理想,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统一于学术性。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不同于现代企业制度 ,它应体现大学组织的文化特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 ,在于对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维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优秀精神和传统 ;对外协调大学与社会的价值冲突 ,保障大学的文化地位。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是大学制度文化取向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国立大学确立了以教授会自治为中心的"从下至上"的内部治理结构,教授会的权力涉足到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与运作的整个领域。而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削弱教授会的权力,扩大以校长为中心的行政权力。那么,战后日本国立大学教授会自治是如何形成的,存在哪些问题,为何要进行改革呢?回顾历史,分析其利弊,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内部原因,也有助于反思我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In an effort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some governments have redefined their funding relationships with universities as contracts rather than grants in order to develop stronger incentives for university performa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is approach, as adopted in Australia, within a principal agent framework. It examines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achieving government objectives as well as preserving university autonomy.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组织自治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高校学生组织运行模式出现了许多弊端,原因是具有双重代理关系的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异。构建高校学生组织新模式必须强化自治意识,建立“咨询、指导、帮助”为一体的学生组织运行模式,并明确学生组织的功能定位。同时需要建立起以民主决策机制、动力激励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多重约束机制来保障学生组织自治模式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大学自治的理论根基在于大学的知识本性,知识生产内蕴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合理性与合法性矛盾是大学自治制度存在的必要前提。知识的社会功用决定了大学自治的内在限度,国家能力的强弱则是大学自治的外部条件,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大学自治的三种历史形态,而处于演变中的大学自治制度是大学能够基业常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学术权力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西方学者在进行学术权力的理论研究时,在概念内涵的界定、研究目的和学科视角三个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在学术权力的实际运行中,中西方在学术权力所依存的组织性质、所处的制度环境和支撑学术权力运行的文化传统三个方面存在差别。这对我们的启示有三:要以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作为培育学术权力的基石;要注意运用多学科视角开展学术权力的理论研究;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大学的改革,从而彰显学术权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解读伯明翰大学章程可以发现,作为一所国际知名大学.伯明翰大学的卓越源自科学的制度安排。从大学的使命来看,伯明翰大学办学定位严格以大学的组织属性为根据,其社团法人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充分的自治权;从大学的组织结构来看,伯明翰大学实施共同治理、学术自治及财务独立等;从教师管理来看,伯明翰大学重视以程序公正保障教师权益。这对于我国当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如何贯彻大学学术本位原则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大学的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营是大学为了实现办学目标,获得有利的办学环境,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拥有更大的主动性,与有关外部组织、团体或个人展开的互动合作活动。在计划体制下,大学经营所采取的是被动经营模式,重在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融洽的关系。在市场体制下,大学采取的是主动经营模式,经营逐渐成为了办学的主要手段,经营的范围拓展到一切有智力和人才需求的社会组织。大学经营模式不同,经营策略也不同。计划体制下的被动经营通常只能采取请示等方式;市场体制下的主动经营,除了请示之外,更多地采取了协议、走访、形象设计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