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中求味     
一教师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没有按惯例先提出问题,而是先让学生自由地、仔细地通读课文之后,提出了以下几个平平常常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艺术.章应以生动的艺术描写来吸引读.感染读,让渎获以审美愉悦与审美熏陶。如何把章写得生动?  相似文献   

3.
心中有美.一步一景;心中无美,十步亦枉然。 心中有美,路途中的汗水使眼前的美弥足珍贵;心中无美,艰辛越多“代价”越大,抱怨愈多.惊世之美也将沦落为“就那回事”。  相似文献   

4.
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云霞虹霓,春夏秋冬,昼夜晨昏,峰峦峡谷,江河湖海,城市乡村……大自然仿佛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诱发我们的翩翩遐思,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让我们以字当“画笔”,描绘出心中最美的图画,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欣赏这份美。  相似文献   

5.
黄琼 《今日中学生》2004,(25):20-21
放眼大自然,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光水色,曲径风荷,真是美不胜收。那么,当我们以这些美好景物作为写作内容时,怎么样才能写出美文,让美的体验从我们的心中步人读者的心中呢?  相似文献   

6.
84分断想     
84分,在我眼里,它是那么小的数字,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心中的惭愧。 考试前,老师让我们读数学法则,我心里反抗:读什么读,我都会,还让我们读!我笑嘻嘻地看着其他同学张大嘴巴“哇哇……”地读,我觉得他们真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6年2/3期“作话题”开张以来,得到了考生的大力支持。在“作话题”陪伴着读一路走过几个月后.我们的读走向了高考考场.走向了大学.“作话题”栏目又将面对新一届的读。所以,本期在这里特对以前的“话题”作一次回顾:一则以示对支持我们读的深切谢意;二则可以让读能够欣赏到更多的佳作;三则是作为新一轮“作话题”的开端。 在此重申我们的观点:为了原样地供大家观摩、切磋.以便对章更好地炼意、炼词、炼句,我们只在可供推敲处加下划线并提出建议(括号内字).未对章作其他改动。[编按]  相似文献   

8.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读之如品美酒.愈品愈觉浓香醇郁.让人陶醉其中;读罢掩卷思之,溶溶的月色.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铭刻心中。《荷塘月色》的语言可谓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恰到好处的美。诚然,语言是文字的载体.这里我们从四个方面赏析一下《荷塘月色》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9.
史秀荣 《辅导员》2013,(21):20-21
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才能把想要说的内容说清楚。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的文章,会让读的人不知道你究竟想说什么内容。那么怎样才能把想说的内容说清楚呢?运用‘总一分一总”的作文结构法不仅让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把想说的内容说清楚,而且文章读起来也有条有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吧!  相似文献   

10.
正在深化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作文如何进一步改革?从什么地方开始?从语言训练入手,还是从结构、表现手法入手?笔者两次深入台湾高中作文课堂,通过与台湾同人的交流,通过阅读台湾部分高中的教学方案以及国文课上作文的安排,认为台湾同人建构的起于读写融合,进而读仿迁移,逐步走向角色体验的作文设计,应该能够给我们以启示。一、起于"读写融合",注重领略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1.
商在敬 《新作文》2004,(6):14-14
鲁迅先生有一句话经常被我们语教师引用:“写完后至少读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可以说是作这种“产品”完成之后的第一道“检验工序”,“检验”方法就是“读”——由“口”到“耳”.口里读出来是不是“顺”?耳里听进去是不是舒服?——张中行先生在《作杂谈》中将《顺口和悦耳》专门列为一节。是很有见地的,实在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2.
牙签艺术     
牙签。就是那个头儿尖尖,帮助清理我们牙缝中杂物的东西,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牙签似的人呢?让我们来搜索一番。  相似文献   

13.
翻看近年中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一些文辞华丽却思想空洞,经不起推敲的作文。这些作文看上去很美,读起来很顺,但细品却味同嚼蜡。文中尽是堆砌的辞藻,“潇洒”的废话。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阅卷老师的眼睛,更让“废话”者浑然不觉,继续废话。此类现象,应引起我们的警惕与反思了。下面就举一例让大家看看什么是“潇洒的废话”。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运用是作文评分的一个重要方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水含珠而生色,山蕴玉则生辉。”孔子又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一篇好的文章,仅有好的材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惟有文采飞扬,方显佳作本色。那我们怎样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包装润色,让它听起来生动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看起来靓丽动人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到六个“讲究”。  相似文献   

15.
此岸彼岸     
[点评]即使历史的天空被岁月的风尘暗淡,纵然显赫的人物于今已不再鲜活.由历史的彼岸走向现实的此岸,生活中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人事还是何其多也。文章读历史,品文学,看人生,文思泉涌,笔蕴真情,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6.
正习作要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1":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  相似文献   

17.
1.让习作成为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的一件快乐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让学生言有童真,进行自由的表达。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正在作文天地里驰骋。当他们心中有了急于表达的快感,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许多同学一提作就犯憷,勉强像挤牙膏似的挤出几句话,而又总是干巴巴的,读起来,味同嚼蜡。它缺乏情愫,缺乏灵彩,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作中,我们应该怎样下笔,才能让章更具魅力呢?  相似文献   

19.
洪方煜 《求学》2004,(10):41-43
作拥天下.舍我其谁?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不仅是高考临门之急.也是立人处世之需,今天《作拥天下》栏目击者扬帆起航.让我们一起感悟世界.感悟心灵,感悟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化妆     
化妆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美,但你知道怎么给生命化妆吗?什么样的化妆才是最高境界的化妆?林清玄先生的散文《生命的化妆》会让我们眼前一亮,心中诧然又哑然。你会感叹:化妆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