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明确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价值取向,是高职院校党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从课程承载的目标、设计的方式和管理的体制这三个视角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文章指出党课类公共选修课程能够成为高职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党课培训内容课程化改革的实际需要;能够成为高职党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新平台,是高职党建教育的培养定位和特色的重要保证;能够连接学生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是促进教育教学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开展人文选修课程是高职院校加强高职生人丈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文章通过对湖北省38所高职院校人文选修课开设情况的调查,分析高职院校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高职院校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高职院校AutoCAD课程教学的现状,对学院能否开设AutoCAD二次开发设计选修课进行了剖析,分析和确定了此选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目标,以教学实例进行了课程内容的介绍.探讨了此选修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巩固学生的AutoCAD专业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高职院校AutoCAD课程教学的现状,对学院能否开设AutoCAD二次开发设计选修课进行了剖析,分析和确定了此选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目标,以教学实例进行了课程内容的介绍。探讨了此选修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巩固学生的AutoCAD专业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对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功能与认识、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现状与思考、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构想与展望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实际出发,论述了现阶段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就当前高职院校选修课程开设中课程系统性较差、选修课开设"名不副实"、选修课执行难度大、教学效果差、学生选课盲目等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选修课程开设模块化的改革方案:一方面,通过课程的模块化设置,提高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对选修课程的必修管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和艺术观,使他们抵御各种落后的、错误的、腐朽的美学思潮的影响和干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是对大学生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中国歌剧欣赏》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际,讲述教学实践中科学进行课程评价考核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修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高职院校在开设公选课的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结合学院开展的基于“超星尔雅通识课程”平台的高职公共选修课程改革,为高职院校的公选课程建设提供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选修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选修课程建设过程中照搬照抄普通本科院校的做法,本文从分析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指出影响高职院校选修课程建设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选修课程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习交流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补充。本文以我院开设的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为例,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QQ群建立适合课程教学的公共选修课学习交流平台,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实现教师、学生与企业专业人士三者互动,完成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缩小目前高职教育选修课程存在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尝试构建由公共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的选修课程体系,其中公共选修课又分为层级选修和普通选修课程两类.这些方法有助于避免教育自由的缺失,防止教育自由的过度.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62):143-144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实现科学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优势。目前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忽视了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本文从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哲学素质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人生成长意义深远。在高职院校开设哲学选修课程对于培养高职生的哲学素质至关重要,也是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与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开设哲学选修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对高职院校开设哲学选修课程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目前的学习认知结构和层次,科学地规划设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分析,科学认识公共选修课设置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调整和改进的办法,为全面提升公共选修课的科学设置水平和教学效果,为高职高专院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的公共选修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5.
自教育部于2006年发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高等学校纷纷按照文件精神的要求开设公共艺术课程,高职院校也如此。但对许多高职院校来说,公共艺术教学是一个新鲜事物,教学经验比较少,因而,教学效果并不佳,与专业课教学相比,公共艺术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加大公共艺术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  相似文献   

16.
公共选修课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红楼梦人物〉鉴赏》选修课程的建设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建立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公共选修课程开课的限制少,学生选课自由。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等实践类课程,增加实践探索类课程资源;扩大公共选修课课程的师资力量、教学经费和教学资源投入;建立公选课独立的监控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教书育人》2012,(21):145-146
一合理设置艺术课程结构,形成多元有效互动1改革艺术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艺术课程结构,围绕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整合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艺术文化基础知识与素养。可以设置公共艺术必修程、公共艺术选修课、专业艺术课、专业能力拓展艺术课程、专业任选艺术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我校设置的公共艺术必修课有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13门,分别是绘画与制作、生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书法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教学美术设计、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演唱技巧、通  相似文献   

19.
明确高职公共选修课的价值定位,是公共选修课各种相关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根本.从课程的各类关系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公共选修课能够率先体现高等教育课程的形式特征,是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保证,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并且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实验园地和促进高职教育教学一体化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20.
周建雷  张博 《海外英语》2014,(18):51-52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英语选修课作为公共英语课的有效补充,其对于高职生综合英语职业能力的提升不可小觑。如何优化设置英语选修课程以推进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必须坚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全面分析,剖析"以学生为主体"与高职教学衔接的可行性,指出英语选修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提出英语选修课程设置的优化路径,以建构起科学化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