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画与摄影同属于二维平面艺术,都要依赖光线的造型作用,营造三度空间的体量感,光线在欧洲近代绘画的发展与变迁大致经历了明暗、光影和光感三个历史阶段,这三种光线效果也是摄影艺术常见的用光方式。  相似文献   

2.
乾安泥林     
李少白:光线漂亮,效果醒目,不过缺少视觉兴奋点,画面较为平淡。右上角的粉红色色斑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独特的、完善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能够最直接、最迅速、最鲜明地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人类的社会活动无不包含语言的交流,而人类社会活动又是电视节目所反映的内容,因此,语言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作为电视专题片,它是通过画面语言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画面语言它不同于普通的说话语言不再是单一化的语言形态,而是一种十分复杂,有多种语言元素所构成的中和性极强的语言系统。电视专题片的语言系统,基本是由三种语言形态所构成:一是画面语言,包括构图语言、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二是有声语言,包括人声语言、音乐语言、音响语言;三是画面与声音相结合而产生的造形语言,包括心理造型语、哲理  相似文献   

4.
摄影中的光色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才是摄影创作中的关键,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电视画面空间是屏幕和画框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影像,这就决定了电视画面的造型形式属于平面造型艺术,而用只有二维的空间的平面来表现具有三维空间的客观景象,无疑是一个难题.然而,任何一种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克服自身的局限,完美地表现自己.现代科技提供用平面空间表现立体空间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电视画面的空间感就是通过人的视觉心理映象、表现运动、运动表现、环境烘托、压缩多重空间等方式来营造空间效果,使观众对电视画面的视听感受不再仅限于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一个能够透视外部世界"三维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试论绘画构图法则在电视画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对绘画中平衡、变化、节奏三大构图基本要素和电视画面构图原则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规律,探讨了绘画构图法则如何在电视画面中得到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摄影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而摄影画面的好坏离不开构图,良好的构图可以为摄影作品的成功奠定基础。摄影构图需要处理好各画面元素的布局安排,做到均衡统一,才能有效地表达摄影者的思想情感,让观赏者感同身受。本文通过深入了解摄影构图,从拍摄位置、光线、线条、色彩和影调五个方面来浅析影响摄影构图的因素,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世界发明》2006,(11):29-29
所有DLP (digital light-processing)电视显示画面的原理都完全相同——通过一组不同尺寸的反射镜将光线投射到屏幕上惟一不同的是这款电视机的光线来源于红、绿、蓝三色LED,而不是来源于一个透过旋转的彩色透镜的白灯。这就彻底消除了由于转轮偏差造成的“彩虹效应”。LED发出的光线直接通过反射镜投射到屏幕上,保证了整个画面亮度的均匀。  相似文献   

9.
字幕是电视节目内容表达和画面构成的另一重要视觉元素,是电视节目图像和声音的补充和延伸。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字幕与画面相比,有着更为清晰明确的表意功能,可以独立地表情达意,能够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在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电视字幕的设计和使用,主要目的在于便利观众对相关节目信息的接收和正确理解。天气预报节目字幕系统被广泛使用,其字幕系统的统一设计和规范使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在对电视气象节目设计中的审美需求及其各种视觉构成要素(文字,图片,颜色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视觉要求,探讨了电视气象节目如何更加有效、合理地传达其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杨润欣  刘公 《百科知识》2023,(12):58-59
<正>隐喻的本质是赋予物象新的意义,形成新的意象与意蕴。通过类比、暗示的手段,在物象与精神世界之间发现新的联系,完善事物之间的语境逻辑。绘画作为隐喻的有效手段,画面中提炼过的一笔一画,处处暗示着作者内心深层的、难以言表的意图。爱德华·霍普是美国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具象画家,他的画面中充满着寂静孤独的光影。光影作为其艺术的主题,突破了题材的限制,隐喻着霍普对近代美国社会状态的审视与主观感受。本文将结合霍普的创作与生活,分析霍普作品中画面孤寂氛围的构成语言和隐喻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视觉是人们感觉中最发达的感觉。在人们所得到的各种信息中,大约有80%的信息是由视觉得来的。产生视觉的器官是眼睛。眼睛的视觉原理是:从光源发生的光或者由物体反射的光,从眼睛的角膜、瞳孔进入眼球,穿过如放大镜的水晶体,使光线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图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并在视觉中枢中进行分析和整理,继而产生具有形状、大小、明暗、色彩和运动的感觉。本文所介绍的建筑装饰装修视觉原理,主要是关于物体的"形"的视知觉和视错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论绘画构图和电视画面构图的关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绘画艺术中平衡、变化和节奏三大构图基本要素,探讨了电视画面构图的原则、特点和规律,分析了绘画构图法则如何在电视画面构图中得到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多媒体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因为音乐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音乐使人通过听来感受其中的意境与情感。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和力度的体会来展开想像,因此应着力于听。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体,它主要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提供具体、直观的形象,使人通过看来理解画面内容和画面含义,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想像。因为有具体的逼真的形象为依据,学生通过看电视来获得信息要比通过听来获得信息快得多,这是听觉媒体所不及的。可见,若是将视听相结合运用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使视听艺术相结合进行教学,效果当然就大不一样了。而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李霞 《科教文汇》2008,(19):265-265
在影视艺术作品中,色彩的选择、提炼、组合与配置都是至关重要的。色彩不但能够平衡画面,而且色彩与影调结合,有助于实现作品基调的和谐统一,在画面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上显示出快捷强烈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陈彦慧 《今日科苑》2009,(14):193-193
电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特技相互配合,和谐完美,构成了很好的电视节目。因而电视解说词本身就是电视节目众多元素其中之一,它的叙事描述都具有和画面的统一性,是非"独立性"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光源日新月异的进步,促使室内设计不但要完善光环境的质量以适应人们的视觉生理需要,更追求光影艺术的效果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要求。室内光影的重要性以及光照明的设计原则和灯光的表现形式就显得由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全面理解与把握好电视画面的选取、画面长度的确定、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超越技术性的工作层面,最终实现电视作品的完美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画面编辑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曾现伟  陈瑛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87-187,189
结构素描是以线为主,省略明暗光影变化,重点描绘物体的结构特征的一种造型训练: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物体的结构特征的思维能力,锻炼造型能力。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汽车整形专业的特点,对汽车整形专业中开设的结构素描课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工科专业的结构素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饶军 《大众科技》2005,(8):86-87
声音元素在电视教材中起到说明画面、抽象、概括知识、增强画面的真实感等作用,在电视教材的制作中合理运用声音元素,能够使画面表达的教学内容更清楚,更好地发挥电视教材在教学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