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1世纪,全世界都在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们难以想象,一个思维保守、教法陈旧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由此可见,新世纪的教师仅仅着眼于当好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园丁",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需要"情感+智力"型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然而,教师专业素养是现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但是受传统认知教育观的影响,我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轻视教师的情感培养。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1]因此,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关注教师情感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造就社会人才、开启学生心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前,我国教师担负着为新世纪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让教育在细节处升华。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自我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学观念和出色能力,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自主型、多元化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能力成为新世纪高质量人才必备的技能。中学生作为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才,培养其创新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创新能力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简单的阐述,重点研究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为全面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素养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保障,人才的培养则要靠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着人才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学以致用,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其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教育素养、科研素养和身心素养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步入新世纪,龚自珍的诗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感喟万千。人才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尤其是创造性人才。作为教师,更要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时时反思时时自励。因此,"我劝吾师重抖擞,不拘一格育人才"很有道理。通过对名师课堂的观摩与研读,我发现,只有教师的"不拘一格"才能催生学生的"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教育终身化、人才多样化的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成人教育教师必须根据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具备信息素养、法律素养、知识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科研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文化和知识经济为主要标志的新世纪。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我国的英语基础教育课程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改革。这也为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否让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能否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英语教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养与教师的职业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教师的道德修养都必须高于社会的一般,如果不能保证教师具备这样的素养,整个社会的发展伦理必然会走向荒谬."新世纪,教育在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民素质、培养一代新人和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人才中的重要性已经凸现出来.社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这些人才又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必须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这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提高师德素养是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德育工作的治本之策。做一名新世纪合格教师,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2.
着眼于新世纪所需人才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教学是建设通向各学科的"高速路",语文教学活动是构建激活创新思维、培育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立交桥"。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劳动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劳动技术素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直面新课程,我们劳动技术课教师肩负新世纪下的社会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和育人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数学教学观念更新与时代发展所赋予数学素质教育的新使命。它的表现形式是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和评判性。培养新世纪人才主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表现为培养学生数学的发现能力,这种发现能力的培养主要借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归纳、猜想、类比联想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优势逐渐产生。美术学科与其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教师是以培养创新人才还是培养制作人才思想是此改革的关键,重视教师的前观性、引导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利用直观、丰富的信息知识推动学生美育素养的建设。美术教师要摆正自己在美术信息教育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小学思品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品格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培养新世纪的开拓创造型人才,是新时期教师的历史使命.而"习题变式"恰恰要求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问题深入的认识,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职毕业生作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出现重技能、轻素养的状况,造成一些毕业生工作后仅能从事某些特定专业技术岗位,很难迁移到其他岗位转变为管理者。在社会对人才要求"一专多能"的形势下,文化素养成为制约其职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对高职毕业生文化素养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劳动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劳动技术素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直面新课程,我们劳动技术课教师肩负新世纪下的社会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和育人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