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以及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本文谈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唯物史观以新的时代特色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获得了新的表现形态——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主要有:明确定位唯物主义的新主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确立了新社会主义观的理论框架,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时代转变;坚持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论,实现了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理论内涵。实事求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根本观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精髓,坚持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态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必须坚持学在深处,在理论武装上紧跟步伐;坚持谋在新处,在改革实践中攻坚克难;坚持干在实处,在推动发展上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旗帜道路的政治宣示和对大政方针的全面阐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旗帜道路的政治宣示和对大政方针的全面阐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旗帜道路的政治宣示和对大政方针的全面阐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开启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时代,提出要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科学内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从基本国情出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进一步推进法治理论的创新,丰富其内容,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全会指明了一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道路,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经验看,当代中国共产党总是以科学的学习观指导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总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总是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三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化和丰富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理论主题的一脉相承;总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理论品质的一脉相承;总是在坚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立论依据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理论基点的一脉相承;总是在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理论目标的一脉相承。当代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学习观指导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既反映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过程,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的阶段性,也反映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成果,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结构,总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的观点。他建议建立科学技术业,并将其作为新产业革命带来的第四产业。同时,他坚持要开展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此外,根据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经验,他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理论。他在社会主义国家学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晚年分析和研究了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些新认识和新理论,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找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中国初步实现了国强民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追求,紧紧围绕"三大基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它是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论断。这些理论成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整体性以及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各自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用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为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是: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新的理论观点总…  相似文献   

16.
<正>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他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它之所以被誉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它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的体系中,都不难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特色理论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两大特征,即联系和发展的两大观点。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同时唯物辩证法还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要求用矛盾观点分析事物。邓小平正是运用了发展的观点来观察社会主义,用矛盾观点分析社会主义,从而科学地阐明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现理论突破,指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本世纪的拓展和深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更科学的认识指导下向前推进,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的本质特征,这集中体现在: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二是在于其以毛泽东思想为直接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坚持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并且将这些理论和思想应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实践中,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的召开将会涉及到未来几十年中国的改革发展。不仅对中国,包括全世界也会有很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升,使中国华人民实现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中国走向现代化,为解决人民的问题贡献出了中国智慧、提供中国的办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小康方面发展,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初级阶段,为我国制定良好的方针,党同志和各个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干部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战略、新的举措,要在变化的时代赢得胜利,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更宽广、更长远的目光看待重大战略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推向政治阶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它立足于对时代的科学判断,集中探讨和体现了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新主题的要求,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境界;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为实践依据,初步解答了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观;着眼于对马恩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继承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起了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