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琴砚 《考试周刊》2012,(19):187-187
绘画是幼儿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表现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形式。它既是幼儿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又是一项创作活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从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角度出发,注重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使幼儿的绘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放飞他们彩色的梦。  相似文献   

2.
周敏 《早期教育》2006,(10):6-7
案例背景: 美术欣赏活动是培育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幼儿从小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幼儿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欣赏的知觉和选择也就更敏感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师作品都适合幼儿欣赏,幼儿喜欢贴近自己生活、富有情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美术作品。现代派绘画主要以线、形、色等形式间接地传达意义,这与幼儿期还完好保存的人类感知本能和知觉相一致。因此我选择了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梦》和《哭泣的女子》,让幼儿在变形与夸张中感受快乐和伤心。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兴趣是幼儿美术活动最好的老师,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巨匠,是和他们年幼时期对艺术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分不开的。因此,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必须抓住时机,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1.创造良好的美术环境。教师可把古今中外著名的绘画大师像及其作品布置在活动室或利用录像、图片让幼儿观摩或参观博物馆、画展等。通过这些手段,幼儿的审美意识得到了熏陶,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凡高的色彩明快的《向日葵》、线条流畅的《星空》,近似于幼儿线描的毕加索作品,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九马图》等。让幼儿思考这…  相似文献   

4.
<正>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美术领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主要以欣赏为主,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从而培养审美愉悦和审美能力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孩子用情感去体验,享受作品带来的愉悦感受。于是,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挖掘作品的教育价值,为幼儿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欣赏,加深对事物的审美体验成为我们思考和研讨的重点。为此,我们展开了专门的教研活动,选取大班《建构式教材》下册毕加索的作品《梦》,组织教师在深入挖掘作品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品赏析法与传统教法的不同在于:传统教法出示范例或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模仿,而作品赏析法是选出优秀的、符合幼儿审美情趣的美术作品,让幼儿感受到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毕加索的《梦》无论是色彩还是人物形象特点,都能给人美的震撼,并能引发幼儿表现对自己喜爱的人的情感。让幼儿常受到这种高雅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体会画家的创意和表现手法,不仅能使幼儿得到艺术的“营养”,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幼儿对美  相似文献   

6.
绘画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通过绘画活动可以宣泄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活动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因为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依靠的是直觉行动,瞬间的、朦胧的,对生命事物的追求,这构成了幼儿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如艺术大师毕加索自己所说:"我曾经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儿童那样作画。"因此我们应抓住时机让幼儿不受法则拘束地进行绘画,充分发展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自主性绘画是指引导幼儿依照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绘画活动。三年多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幼儿自主性绘画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局限于传授绘画技能以及评价作品.而是应该体现在策划、启发和诱导等方面。因此,我们在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在活动中应发挥的作用。下面以《画音乐》活动为例,简述教师在幼儿自主性绘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8.
单金雪  周曦 《学前教育》2006,(11):41-42
自主性绘画是指引导幼儿依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绘画活动。三年多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幼儿自主性绘画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局限于传授绘画技能以及评价作品,而是应该体现在繁划、启发和诱导等方面。因此,我们在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在活动中应发挥的作用。下面以《画音乐》活动为例。简述教师在幼儿自主性绘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9.
姜美芬 《学前教育》2007,(11):30-30
案例一 时间:绘画活动后的自主活动。 地点:在活动室外的一块幼儿绘画作品展示板前。 展示内容:全班幼儿集体活动画的主题为《春天》的画。  相似文献   

10.
刘淑芳 《家长》2021,(1):159-160
幼儿园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动力大部分来源于兴趣.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绘画的兴趣?笔者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和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美术活动中的方法、幼儿兴趣特点绘画基础的训练和绘画场地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促进幼儿情感、动手、自控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我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具体做法,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如何在自主性绘画活动中以及在电脑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即在自主性绘画活动中做到:1.不让幼儿临摹,教师不做示范.2.不修改幼儿的画,自始至终地让幼儿独立完成作品.3.评价多鼓励,与幼儿平等地讨论.在电脑绘画活动中做到:1.激发兴趣,帮助树立信心.2.破传统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3.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创新精神.这充分体现了《纲要》中的儿童观、知识观、教育观,更好的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个个都有成就感,可以说绘画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教学中,从幼儿的兴趣人手,挖掘绘画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具体做法,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如何在自主性绘画活动中以及在电脑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即在自主性绘画活动中做到:1.不让幼儿临摹,教师不做示范.2.不修改幼儿的画,自始至终地让幼儿独立完成作品.3.评价多鼓励,与幼儿平等地讨论.在电脑绘画活动中做到:1.激发兴趣,帮助树立信心.2.破传统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3.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创新精神.这充分体现了《纲要》中的儿童观、知识观、教育观,更好的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意识在每个幼儿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绘画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绘画借助形象思维,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新的《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那么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大限度的培养其创造力呢?一、具有绘画气氛的活动空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一步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的: 1.感受行动绘画大师波洛克作品的风格、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感受色彩相溶的奇妙变化. 3.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色彩刺激,体验玩色过程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油画棒,各色水粉、白纸、塑料小瓶若干;节奏感强和舒缓的音乐;波洛克作品和其它作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 1.欣赏作品,我去感受. 欣赏《形式的自由》、《作品13号》、《薰衣草之雾》,请幼儿谈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感受?画家用了哪些颜色?你认为画家是怎样画的,用了哪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成名作有《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他一生画过很多自画像,从这些画法和色调迥异的自画像中,可以窥见毕加索画作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毕加索的画作可被分为几个时期: 一、蓝色时期(1901-1904)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这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一种说法认为毕加索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  相似文献   

17.
幼儿绘画的原创性是指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感受后,创造性地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这是一种以想象为主的绘画方式,这样的绘画作品具有个性化、原生态的特点.在幼儿园的绘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和保持幼儿绘画的原创性. 要尊重和保持幼儿绘画的原创性首先要注重绘画的选材,要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追求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多元性.在平时的绘画教学中多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动物、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让生活成为幼儿的绘画源泉.  相似文献   

18.
大师的宽容     
西遇尘 《师道》2008,(10):1-1
小时候的毕加索,很有艺术天赋。5岁就作出了让人惊叹叫绝的绘画作品《手握大棒的赫克勒斯》,被当地人称为绘画神童。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过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我们会基于幼儿的年龄较小、经验较少的考虑,为了保证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本次教学目标,习惯给幼儿提供几幅老师事先根据教学目标画好的作品。这类绘画作品就是《指南》所指的老师提供给幼儿的“范画”,本不应该提供给幼儿。  相似文献   

20.
《指南》艺术领域的前言部分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有别于成人。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同伴和老师经常会看不懂孩子的作品,嫌孩子的作品画得乱糟糟的,一点儿都不像。36岁的幼儿正处于象征期,他们只是通过图形符号表征世界,就像角色游戏中幼儿用一根木棒表征一匹马一样,尽管不像,但满足了幼儿自由表达的愿望。当孩子的绘画作品被同伴看不懂时,教师要根据《指南》的教育理念,深入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分析幼儿之间的对话内容,采用有效的观察应对进行教育策略跟进,真正尊重幼儿的艺术创造与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