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因为,语言是和思维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固定形式。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离开了语言,思维就没法进行。什么样的语言,反映什么样的思维。语言清楚,言之有序,是因为思维明晰;语无伦次,条理不清,是因为思维混乱。语言和思维,是辩证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又总是与思维训练同步的。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的一致性,把学习语言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关键在于学会"想心思",即学会思维,主张想清楚了再写,要想清楚怎么样写,做到思路顺达,语言有条理。可见,思维训练是训练作文的核心,发展思维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以下是我对发展思维提高作文能力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听说训练不能脱离思维训练而存在,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也必须纳入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二者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纲要》中明确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环境渗透,孕育幼儿思维的苗床;多管齐下,搭建幼儿思维的平台;有效教学,铺设幼儿思维的星光大道;全方位思维训练,提升幼儿思维的金钥匙等方面对语言活动中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知识,而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以人教版Go for it!教材的阅读 文本为例,从读前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灵感、读中促进理解训练 思维深度和读后升华主题提升思维品质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了 培养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语言能力,实质上是培养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的能力,思维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语言思路才清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因为要把知识转化为具有创造性的文章,必须经过思维加工这个阶段。学生思维是快还是慢,是有规律还是杂乱无章,都取决于是否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8.
一、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进行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和形式,语言需要语法来体现,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又非常密切,思维能力总是先于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语言又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影响并制约思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又要加强对其思维能力的训练。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学习语法的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 ,语言是载体 ,思想是载体的负载。这个负载乃是思维或者说思维活动的结果或产品 ,而思维或思维活动又要凭借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进行。因此 ,要研究口语表达能力 ,就不能不进行并完成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的工作。本文拟着重探讨思维训练的意义及其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关系。一、思维训练的意义(一 )什么是思维训练什么是思维训练 ?简单地说 ,思维训练就是培养、锻炼大脑思考问题即进行思维活动能力的训练 ,使大脑明确、有序、合…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等重要,但我们许多教师认识不够。不当的语言训练,导致课堂出现零思考、浅思考、片面思考、低效思考、另类思考的思维误区。文章分析弊病的症结所在,提出了采取激趣、对话、引导等有效手段,创设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两者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离开语言,思维的内涵无法显示:离开思维,语言活动便失去意义。脱离语言发展的思维训练固然是空乏的.而缺乏思维参与的阅读感悟无疑也是肤浅的。只有坚持语言发展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实现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同步,这样的阅读感悟才是有效的.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弥漫着语文味的课。  相似文献   

12.
语文既是一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学科,教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思维训练的新观念,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观念,积极地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把思维训练的任务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切实得到提高,以达到全面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强调写作“我手写我口”,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的关键在于“想心思”,意思都是想什么就写什么,文章要想清楚再写。的确,作文最主要是思维,一段清晰的思维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思维水平决定文章的水平,可见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刘志琴 《文教资料》2006,(18):138-139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是融为一体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有意义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应从教师、学生及写作训练本身入手。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文章构思,内容起草,成文,修改到定稿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说"是思维的起点,"说"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可促进大脑思维。要想说清楚,就得先想清楚;要想想得清楚,就必须说得清楚。应用题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那么,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  相似文献   

16.
英文写作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最高的层次。只有思维条理、清楚,才能写出条理通顺的文章。另外,英文写作还要符合英文的思维方式。因此,英文的写作技巧,是语句的连贯与思维的条理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思维是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承载着思维的信息,在语言中思维才能纵横驰骋,在思维中语言才有声、色、光、热。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思维进行科学训练的意识与策略。这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混沌一体”的做法是有关联的。著名的学者罗家伦先生在《知识的责任》中批评,我们中国人缺少思想的训练,形成思想的混沌。他指出:“混沌云者,就是混合不清。况且这种混合是物理上的混合,而不是化学上的化合,上下古今,不分皂白,搅在一起,这就是中国思想混合的方式。”毋庸讳言,汉语确实存在着“神而明之,不可言说”的地方,但决不能因此而可以放弃对思维的推究。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学不注重思维的训练,囫囵吞枣、含糊其辞的做法,造就了许多胡适先生所说的无可无不可、模棱两可的“差不多先生“。  相似文献   

18.
李尧天 《考试周刊》2011,(43):62-63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作深入分析研究而只据现象和直接感受获得印象的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直觉。文章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做法主要有: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做适度的猜想;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直觉感知文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为思而教的英语教育价值取向,根据语言创新思维结构理论,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实践,阐述学思取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应包括的环节和内容有:基于教材学情分析,明确思维训练目标;遵循三维思维规律,展开思维训练活动;根据多元评价原则,进行思维训练成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实现语言与思维有序转化的过程,思维成果的获得有赖于语言载体的辅助,语言载体的充实有赖于思维成果的拓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阅读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转化是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过程。因此,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