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形而上学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尽管它从未免于被批判和被拒斥的命运。而每一次批判和拒斥都令它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故发生在现代的“拒斥形而上学”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形而上学是人的本性,人总是要追问自己和世界存在的根据——终极存在,追寻存在的普遍意义——终极价值,并对世界做出终极解释。在人的形而上学追求中所形成的一些形而上学原则构成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是它有别于具体、实证科学,屹立于世界科学领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又是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智慧之源。形而上学对终极问题的追问主要表现在对外部世界、对人与社会、对天人之际三个方面的追问。对外部世界的追问,认为只有以"无"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才能正确说明宇宙的开端;对"理念"的追问,是要阐明理念与存在何者"在先"的问题。关于人的追问主要围绕"人是什么"和"如何看待人的死亡"两个问题展开;对社会的追问,主要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观点。对天人之际的追问,揭示了中外哲学家的主要见解。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为科学的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及人生具有深刻指导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幻想文学与写实性文学的审美指向有很大的不同。写实性文学注重对现实“并无差等”的细致描写;而幻想文学由幻以入真,从某种程度上看,它更接近哲学“追问——和全、绝对、终极、永恒”,它关涉世界的本质、人性的内容、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的价值、精神结构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等。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美国的作家茹恩在其各自的幻想作品中力图向人们说明“幻想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人性。”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它涉及的主体是形而上学。由巴门尼德开始,每个人都在追问世界的终极存在,但没有一个哲学家反思过这一问题的合理性,这体现出对问题的忠诚信仰。哲学家以理性或感性追问本源,开始了实在论、认识论等哲学时代,回顾哲学的整个生命历程,我们能发现休谟《人性论》中所阐发的正确性论述:以信仰开始与结束。  相似文献   

5.
孟湘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6):26-29,33
文学的终极目的是人的生命的永恒,这个目的只有通过人的生命意象化和符号化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才能不仅仅是审美意象的创造和表现的能力,而且是一种生命永恒的冲动和渴望。应该说,文学家是肩负生命永恒的使命在文学符号中行走的高手。  相似文献   

6.
原始人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的二重性本质,即有限的自然生命和永恒的精神生命.突破自然生命的有限性,创造属人的永恒生命,追求无限和绝对,关怀终极,这正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这在以灵魂观念为基础、以原始宗教和神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拟人化的世界观中以想象的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形而上学正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中的这种超越性,是从理论上来实现这种超越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当代哲学正在悄悄发生着一场整体性的深刻变革,即从抽象、超验的认识论向具体、历史的生存论转换。作为一种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所追求的是一切实在对象背后的那种终极存在,并把这种终极存在看作是事物具体的和特殊的存在及其各种特性的基础即本体,其根本偏弊即在于它把人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割裂开来,试图以人的知性去洞悉在人对面的外部世界的普遍规律,并把这种与人的历史性存在无涉的、“永恒”的普遍规律作为规约人的言行的最终根据。而生存论是一种以人的生存为着眼点和出发点的哲学理念,凸显了以理论方式解释人的本真性存在的哲学诉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学的神性书写,中国基督教文学始终把对人的存在的终极性追问和个体生命的形而上体验作为话语言说的重要内容。它在人与神的对话之中,发出了对性爱、死亡、自然的永恒之问。这对于中国文学的人学表现无疑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对形而上学的超越与复归构成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内容。他在批判与否定传统形而上学中,通过对“在”本身的追问,致力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并把对新的形而上学的建构与对人类现代生存状态的哲学追问和深切关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形而上学得以提升并向其本真状态复归。  相似文献   

10.
超现实主义绘画是其美学思潮的重要载体,它对于人类非理性的复杂体验的表达,始终贯穿着由精神分析美学的表现媒介—隐喻这一功能符号而来的终极关怀精神,分别从对于艺术、时空、生死等的终极追问角度出发,以永恒的悖论形式昭示着超现实主义绘画终极美学追求的背叛与超越,并最终走向自身形而上哲思与艺术表达方式相悖的永恒困境。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把哲学的学术目标视为是对理性、自由的终级把握,而把哲学的社会实践目标定位转化为社会实践各领域的一般理论.一旦社会实践把握了哲学的理性、自由,哲学的使命也就结束了.社会实践中各领域的超越、创造,只能是这些领域的事情,并不与哲学有任何联系.这就切实地表现出马尔库塞哲学学说的形而上学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选择与文化定位一直是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在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学校文化路向的迷失与选择的困惑越来越显著。学校文化路向的叩问旨在展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选择危机,应该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自主性,确立主导性的文化追求与文化使命;学校文化的重建与选择应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与现代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与价值体系;学校文化的发展应清楚地认识自觉与自然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力求将学校文化自然地融入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3.
“解构”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的主要操作步骤之一。它的重要性在于:海德格尔试图以这种方法对西方存在论的历史进行剖析,真正提出“存在问题”,探究被形而上学所遮蔽的原初经验,对西方思想的命运进行追问。海德格尔早期所说的“解构”包含三条具有差异的进入哲学史的路径:作为解释学之途径的“人类学的解构”、作为基本存在论之任务的“存在论历史的解构”和作为存在论方法之环节的“现象学的解构”。对这三条路径进行了简略梳理,并指出了“解构”所具有的现象学存在论、解释学和哲学史批判这三条思想向度。  相似文献   

14.
在先秦儒家文化哲学视野中,“象”是圣人文化创制的“理想型式”,是一切文化创造的原型。在物质文化上,他们提出了“观象制器”说;在制度文化上,礼乐文化制度的发生皆取法于“象”;在精神文化领域,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以完成精神文化的创造,儒家“六经”都是“象”的意义的经典体现。  相似文献   

15.
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变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造,而文化反过来又构成课程变革之基础.课程文化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课程中的文化"、"课程的文化"与"变革文化",此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文化上的内在要求是形成一种"合作探究文化".传统的、控制的课程文化与新兴的、民主的课程文化间的冲突是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前者与应试教育体系相适应,后者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而文化冲突的过程即是一种文化适应、超越和创生的过程.只要坚持合作、探究的变革文化,民主的课程文化定会在我国课程领域诞生并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怀疑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的颠覆不仅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早期的哲学创设,古希腊怀疑主义对三大领域的批判也消解了专制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基础,进而使得民主的观念和思想一直或隐或现于西方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17.
在海德格尔看来,传统的对爱之为爱的追问都奠基于一种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之中:存在者是什么。这种提问方式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爱由爱恋转化为爱欲。海德格尔想要恢复作为源出和谐状态的爱念。而德里达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他根据踪迹思想对海德格尔的爱之为爱的概念进行了解构。  相似文献   

18.
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要正确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认为文化是人心求真善美等精神的创造,绝对自由的"道德理性"又是统属心灵文化创造活动的"一"和"本",这是典型的文化定义范型中的主体性定义取向。宽容哲学文化观在立足"生活世界"、"拒斥形而上学"和实践的文化人性论的前提下认为,唐君毅的文化定义中所反映的对人性的形而上学化处理,以"道德理性"遮蔽人性与垄断一切文化活动,既没有跳出传统儒家心性学说的故辙,也没有真实准确地把握住人性及文化之为文化的本相,因而也决定了他的文化哲学必然陷入偏执之局,必须给予足够的批评性反思。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康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前提和路径,指出基于知识的相对性,形而上学自然也是相对的,"相对"意味着不断被超越,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形而上学做了种种阐释,由此形成了形而上学不同的奠基方式。认为康德的批判哲学构成了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用人类学的方式为形而上学奠基,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去探讨人生存在的终极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