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是当前教育学界学人的众望所归。然而,从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深受“西学”的影响,以致于我们不能实现教育理论研究在元理论或元话语层面的本土化。默顿的中层理论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即在西方的元话语或元理论与中国的本土实践之间构建中层理论以实现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在中层理论层面的突破需要研究者要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对待“西学”、深入本土教育实践和有本土问题意识、具有世界性视野、珍视本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20多年来外来教育学在中国纷纷“入土”并纷呈精彩,但“西方中心”、“二元对立”和“线性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纠缠在其中,教育学本土化过程中以“移植”代研究、以“西方”为标尺随意裁割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惯习绵延不绝。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研究需要更多的理论智慧进行方法论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教育传统既是已经形成的教育源流,也是不断发展的教育动态和教育趋势。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它是“教育理论的灵魂与源泉”,“现代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更是“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下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给目前的教育研究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很多研究者通常用“本土化”的诉求来表达抗拒西方文化霸权的心愿。本土化的含义是与国家、民族和地方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可以明确本土化所包含的意义。在目前的教育社会学本土化建构中,存在着对局内人信条的肯定和对近经验的迷恋,其中隐含着民族中心主义和对社会权力结构复制的不自知,采用“文化自觉”的态度对此加以清晰的认识,应该成为目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谈到幼儿园教育的本土化,人们自然想到的是如何吸纳国外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在“扬弃”的过程中,将其“中国化”,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教育;或者如何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幼教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其“地方化”或“园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适合别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方法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本国现在的社会。比较教育学“本土化”在教育科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比较教育学科学术话语的西化倾向,以及一味追逐教育“本土化”而脱离全球化背景的问题时,要立足全球化的背景,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建立某种平衡。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教育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要理解学校教育本土化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本土化”、“本土教育”以及“教育本土化”与“本土学校教育”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一、学校教育本土化的基本内涵要理解学校教育本土化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本土化”、“本土教育”以及“教育本土化”与“本土学校教育”的含义。本土化是一个至今为止在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却被广泛使用的术语。一般认为,本土化是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的初始形态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过程。可见,“本土化”是传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的更新和升华。本土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类别的划分,而只是相对于非本土的、外来的教育而言的,它是文化的影响投射到教育研究领域而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性是本土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学本土化是近代以来中国针对“教育学进口”现象的一种反动,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学人的一个“情结”。在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问题意识先后经历了“中国化与现代化”、“中国化与科学化”和“中国化与全球化”的变迁历程。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人手,分析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可能性,教育学本土化过程中有“移植”、“借鉴”和“对话”三种境界以及“走进教育现象,进入教育的日常生活”和“走进教育学术,进入教育的意义世界”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以“国外理论”为选题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热门选题,不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在273篇学位论文样本中,专门探讨“国外理论”问题的论文为16篇,占论文总数的5.9%。有关“国外理论”选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国外理论介绍、国外教育状况的介绍、比较教育、国外理论本土化。其中国外理论本土化是关于国外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本土化的范例。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吸收康德的“完人”教育思想和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针对教育的现状而提出的。考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理论来源、形成过程及主要特征,有助于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将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转化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土化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在对农村基础教育所处环境有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规范教育场,应用“钟摆”理论,把握好新课改的“度”,并重视师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促进课程改革本土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生涯辅导理论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西方生涯辅导理论的演进历程给予的启示和总结本国生涯辅导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达到大学生生涯辅导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的目的,以此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搭建一个成功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高教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主张要求实现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目标,将我的国民性话语融入到高教教育中,从而实现自身文化在教育中占主体的目标。文章从高等教育中社会教育学的本土化出发,进一步探究了推进教育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建构需要在重视理论思辨的同时,立足变革性教育教学实践。从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出发,通过把握现实教学问题建构本土化的教学理论。这既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彰显教学论实践品格的需要。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建构应立足变革性实践,围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介入、教育教学实验的开展以及“研究共同体”的建立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把理论的“彻底性”作为理论产生战斗力的前提。“彻底的”教育理论对研究者的价值选择、方法论与实践取向提出了要求。价值性要求研究者采取人民性的研究立场与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方法论要求研究者摈弃“科学主义”,坚持人文主义式的研究范式;实践性要求从国外教育理论的包围圈中突围,建构属于中国的教育问题群,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语境下,在通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学术浪潮中,大学通识教育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以西方理论为参考。钱穆从文化本位的视角出发,以“执两用中”的教育理念为核心,提出培养“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从以“专”为虑、以“通”为重、“通”“专”融合等角度解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及两者的关系,并在其教育实践中落实相关举措,强调师“有道”、生“诚明”、学“自由”的教育方法,对现今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积件理论的外语教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件”理论是产生在中国的本土化电教理论。“积件”理论的创立,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教理论的新发展,也在实践中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应用,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探索中前进开辟了新的天地。积件的特点是基元性、灵活性、可重组性、功能扩大性。积件理论是我国学者自创的电教理论,是“摆脱依附”、走“中国道路”的有益尝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件理论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学习与借鉴”阶段、“生长”阶段、“消沉”阶段以及未来“本土化”阶段.教育学本土化既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需要,既是解决教育实践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还是教师专业化的需要.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研究者的文化选择意识差、大学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割裂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加强中国教育学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解决教育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推动教育学研究的去功利主义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已经成为燎原之势,已经影响到教育和研究教育的教育学。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学怎么办,就不止是一个老问题,更是一个新问题。本认为中国的教育有别于西方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就应该强调“本土化”。在此基础上章依次分析了教育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