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学校文化的本体意韵,是因为学校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的和谐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中稳定的核心驱动力量,作为校长,应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从“重点中学”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点学校”与“优质教育品牌学校”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重点学校”,反映的是学校在政府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中的地位,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干预的结果。而“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反映的是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享有的地位,社会与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重点学校”向“优质教育品牌学校”转型,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新优质学校是我国地方省份多年探索形成的学校成长样态之一,近来成为国家教育政策话语。新优质学校的新内涵在于“标准有根”“标准多元”“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新动力在于凝聚内力,从品牌辐射、抱团取暖、内生变革、城乡共建等多点发力,形成丰富多样的形态;新优质学校的推进本质上是加快办学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力、课程领导力、课堂教学变革力以及共同治理对话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团队精神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优秀的教师团队永远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工作实际案例从“明确的教育理念与目标”“工会和教研组团队建设”“成员的合理配备和组合”“领导团队的模范带头作用”“绩效评价和奖酬机制”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教师团队精神,进而推进学校的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推出新优质学校,就是要走出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效益的惯性,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每一个孩子内心世界的健康成长。……新优质学校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些学校不会享受特殊的政策和资源,他们更像是教育改革‘志愿者’展开先行探索。”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时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这样表示。2011年初,上海启动“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基础教育的革新在上海抛锚起航。2012年末,上海“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已然成为夯实一方教育的领航者,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先后聚焦报道。所谓“新优质学校”,即不再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是真正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更能得到充分满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内心世界,让学生浸润于丰富的课程中,逐渐成长为情感丰富、生命旺盛而富有追求的人,这是新优质学校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适合孩子的学校?绝大多数人会以“优质”作为首选条件甚至是唯一条件。但一所学校是否属于“优质”,不能单看硬件设施,还要看人,“软件”有时比“硬件”还重要。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学校的评价标准,我觉得可以这样说:安安静静办学的学校才是好学校。所谓的优质学校、示范学校,有的难免徒有虚名。如果有足够的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家长还是把孩子送到安安静静办学的学校去。安安静静办学的学校,没有世俗的侵扰,质地透明,风气纯正,不浮躁,不喧嚣,是真正的用心办教育,也是用心办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7):F0002-F0002
上海市黄浦学校是一所现代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至今已有163年的办学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学校在教育改革中,始终坚持以“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方向,确立了“真诚善良、乐观向上、善于合作、学会学习”的培养目标;树立了“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办学理念;用优质的服务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营造了使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心理环境,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自身文化和整体发展紧密地融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辽宁教育研究》2013,(7):F0002-F0002,F0003
沈阳市实验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沈河区大西路第四小学,1993年更名为沈阳市实验小学,2000年成立中学部,更名为沈阳市实验学校,是一所优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7个校区,在校学生近6000千人,教职工500余人。依托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思想,以和谐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和谐、扬长、互动、发展”的优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应该包含相互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结果层次;二是能力层次;三是化层次。创建优质的学校化,是提供“优质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学校化不单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潜能、趋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优质学校化的创建,应该是学校化的整体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学校化的优化:一是从学校化“分支群体”的维度,即校长化、教师化、学生化、行政人员化、班级化的优化;二是从学校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化、制度化、物质化的优化;三是从学校化的“动态结构”维度,即学校化的水平、持续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从对学校升学率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量”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质”的要求。创办优质学校,提供优质教育,农村中小学也应肩负责任,从解决现有问题出发,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优质学校模式,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新课题。学校教育追求高质量,而优质教育是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状态。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提升生命质量,创造幸福人生”。我们以“现代化小学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开发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校品牌也就是学校的名声。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社会影响力的过程,其本质是追求学校教育的优质化。当前,我国教育正在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满足型转变,即从“让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校”方向发展。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形势下。通过学校品牌建设战略.谋划学校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江苏省扬中市丰裕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学校坚持以“普特共赢”为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特研普”为路径,开展乡村学校高品质融合教育实践研究,2022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融合教育示范校”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4.
卢华清 《山东教育》2010,(11):F0002-F0002,F0003
“文化行远,一脉传承。如果把教育比作一个坐标,教育质量代表教育的效度,学校文化则代表教育的高度。教师成长文化无疑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这是济宁市霍家街小学校长张轶瑞心中恪守的教育理念。而霍家衡小学也一直坚持走构建教师成长文化之路,从根本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优质发展,造就了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要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建设的重要指向。当前优质学校建设面临着“资源—规模”边际效应急速递减、“特色—优势”亮点效应急速内卷、“理念—内涵”引领效应急速减弱等困境。究其原因在于优质学校建设过度关注社会需求、过分强调整体优质、主要依靠外力驱动等。因此,新时代优质学校建设需秉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优质学校观、激发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活力、采取关键领域突破的建设方式、构建宽容等待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校开展委托管理(以下简称“托管”),是教育主管部门将薄弱学校委托给优质学校进行管理.其实质是保持被委托学校的所有权,转换管理权,强校带弱校,有效辐射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品牌也就是学校的名声。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社会影响力的过程,其本质是追求学校教育的优质化。当前,我国教育正在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满足型转变,即从“让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校”方向发展。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形势下。通过学校品牌建设战略.谋划学校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的基本主题。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少地方政府及学校都提出了“打造学校品牌”的口号。应审慎对待品牌概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如果全盘照搬企业中的品牌概念,会给学校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提升学校品质应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努力方向。学校品质是“学校品位”和“学校质量”的统一,核心是从师生的视角来发展和提升学校。“学校品位”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学校课程”和“学校建筑”上,“学校质量”可视为由“学生学习质量”和“师生校园生活质量”构成。要强化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课程教学的深度变革,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彰显学校建筑的“场所精神”,通过这些策略来有效提升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均衡教育资源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热门话题,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成了讨论的一个焦点。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无疑是优质的.因此有的同志呼吁“警惕名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现象”.有的甚至竭力主张取消重点学校。笔认为.建设重点学校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现阶段.区域教育应当确立“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而建好重点学校”的教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重点学校的职能,推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本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等方面,阐述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优质学校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优质学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成为教育的重要选择。优质学校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个性化特色发展、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师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