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封杀"与公民媒介素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04年1月5日广州的《足球报》刊登一篇题为《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文章,称国务院国资委认为中国足球是不良资产和不良市场,要求国有企业完成与中国足球的剥离。中国足协认为该报道失实,于1月9日正式宣布: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所有比赛的采访资格。由此冲突引发的“封杀令”事件立即成为今年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中国足球协会并不是“封杀令”的始作俑者。去年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规定分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3大报业集团6家报社的6名记者一年内不得旁听采访广东省三级法院的…  相似文献   

2.
足协的"封杀令"与媒体的采访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吴飞 《当代传播》2004,(2):65-66
2004年1月7日,广州《足球》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文章(署名广哲》,文章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将中国足球列为“不良资产”,因而明确指示国有企业应将其完全剥离。 1月9日,中国足协发表声明,广州《足球》报的报道“严重失实”,给中国足球和国资委都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此,中国足协决定:一、要求广州《足球》报要澄清此事,并公开赔礼道歉,以消除其恶劣影响。二、从即日起,中国足协取消广州《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  相似文献   

3.
赵庆 《新闻记者》2004,(3):34-35
新年伊始,《足球》报因刊发《“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一文,被中国足协严厉斥责为“假新闻”,从而剥夺了该报采访足协组织的所有赛事和活动的报道权。这一事件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媒体非常关注这一事件,网上讨论更是热闹非凡。新闻界、法律界多数人士对《足球》报持同情的立场,不少媒体甚至指责足协的“封杀令”是违宪违法。  相似文献   

4.
陆兴华 《新闻界》2004,(2):40-41
事情已经过去3个多月.但仍余波不断,双方谁也没有让步,足协继续封杀《足球》报.《足球》报依旧问责足协。  相似文献   

5.
在去年热闹的中国新闻界的一大新闻是:《广州日报》麾下的《足球》报记者李响被长沙《体坛周报》以100多万元的天价挖走,开创了中国内地媒体闻人才“转会”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9日晚,中国足协发表声明认为,1月7日《足球》报发表的《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一文“严重失实”,其回应措施之一就是,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的所有赛事和活动的采访资格。消息一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同是“拒绝采访”,如果这仅仅是个别现象,那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开展,足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 关注,中国足球传媒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仅就足 球杂志来说,在足球职业化之前全国只有《足球世界》、《足报刊纵横 球俱乐部》两种,而近几年则涌现了《足球之夜》、《足球 周刊》等新的强势品牌,这也使得市场竞争异常  相似文献   

8.
创刊于1980年的《足球》,在读者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得到中国足球圈的高度认可,如何提高《足球》的国际影响力,成为《足球》这几年始终不渝孜孜以求的目标,提高《足球》的国际影响力,并非期望报纸能够扩大在国外的发行量,而在于改善和加强与国际足坛的交流和沟通,拓展国际足球的采访渠道,方便地获得国际足球的采访资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足球类杂志创办历史并不长,1980年创刊的《足球世界》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足球杂志,其后几年伴随着中国球市的火爆,许多足球类杂志也不断面市,如《当代体育》《足球俱乐部》等,但这些杂志娱乐性较强,都是以介绍球星、  相似文献   

10.
杨余泓 《新闻世界》2004,(11):22-24
反映中国足球的方方面面,是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栏目的定位.虽然中国足球一直不那么争气,但是主持人刘建宏还是努力地去报道.并在报道中投入自己的真挚感情。  相似文献   

11.
任志萍 《新闻界》2006,(3):52-53
很长的一段时期在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星现着一种“大足球”倾向,各类体育新闻媒体都不约而同将比较大的报道空间和报道重点放在了足球项目的报道上,除此之外,互联网的体育新闻报道、都市报、晚报等,都给“足球新闻”留出了相当的版面。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足球赛事新闻语篇,语料主要来自《体坛周报》、《足球》《足球周报》等报刊以及搜狐体育等网络的文字报道,不包括照片、图表、图像、声音等符号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王军  杜珂 《声屏世界》2004,(11):23-24
2004年1月9日晚.中国足协发表声明指出,1月7日《足球》报发表的《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一文“严重失实”,其回应措施之一就是,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的所有赛事和活动的采访资格。消息一出.即引起广泛关注: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现象,作为新闻记者应如何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本文试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对足球已丧失了最初的热情,倒不是不再热爱足球了,而是对中国足球彻底丧失了信心,接受了一种观念:“中国人因为先天体格不强,注定胜不了足球。”然而,当我最近几日翻读一本关于足球文化的书——《享受悲怆——中国足球的文化解读》(杨云峰、伏瑛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1月版),我的观念倏然一百八十度拐弯。中国足球为何始终不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替国人争光?透视中国足球的文化底蕴,从中国古代足球到现代足球的演变过程可以探究中国足球的败因所在。纵观中国足球的发展史,是一部在儒学的影响下不断由强烈的对抗性运动逐步向温良恭谦让转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04年1月18日,上海市法学会、《新闻记者》杂志和新文汇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了“中国足协与足球报相关事件法律评价”理论研讨会。来自新闻界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律师等20余人参加会议。2004年1月,《足球》报刊发《国资委狙击中国足球》一文后,中国足协认为该文没有任何正式来源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题栏目的成功之道——以《天下足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2000年11月27日的《天下足球》,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以报道国际足坛最新赛事为主的栏目,它提出的口号是“最纯粹的足球,最高级的享受”。如果说欧洲高水平的足球赛事是唯美的,那么《天下足球》就是要带给观众最精彩的赛事精华,使他们能够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度过一个纯粹的足球之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是人民日报资深体育记者。世界杯足球赛过后,他凭借长期对中国足球的采访、观察和思考,撰写了《中国足球“诊断书”》一组4篇文章,对中国足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诊断”,引起了较大反响。应本刊之约,他将写这组文章的初衷和体会记录了下来,我们从中不仅领略到一位体育记者对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殷殷深情,也感悟到在报道足球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记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赵强 《新闻世界》2009,(7):25-27
2009年3月3日,《中国足球报》宣布暂时休刊。从创立之初的高调、激情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事业巅峰,再到如今的暂时休刊,《中国足球报》的大起大落给了我国体育报纸一个沉重的警示:只有转变经营模式,苦练“内功”,把握专业特点,打造品牌优势,才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体育传媒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19日,由《新周刊》、阳光卫视和新浪网联手推出的“中国年度新锐榜”,将最“重”的年度传媒奖项授予了《体坛周报》。理由是:《体坛周报》在体育传媒成功走向市场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它定期公布发行量,衍生《足球周刊》、《玫瑰周刊》等子品牌,天价促成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宣传热潮中,为适应中国足球改革需要,促进中国足球运动的腾飞与发展,《足球俱乐部》半月刊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于1993年5月在南昌创刊。该刊由国家体委体育信息研究所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在办刊特色上,以俱乐部足球为先导,引进和介绍国外俱乐部先进的管理经验,迅速传播国内外足坛信息,反映世界足坛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探讨现代足球理论;发动全社会为中国足球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考察。在悉尼期间,先后拜访了澳大利亚报业协会主席肯教授和秘书长杰克先生,考察了《澳大利亚人报》和《堪培拉时报》。得到的总体印象是,澳大利亚报社与我国同类报社相比,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印刷水平,都略逊于我们。但是澳大利亚报业协会对公众投诉工作所投入的精力和取得的成效,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