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21,(11)
数据主义的兴起及其计算思维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意识形态,为我们认识新闻传播业态的演进带来了新的契机。数据化作为数据主义的核心机制,在网络化、数据化与云端化三个阶段推动了新闻业的数字化过程,促成了新闻业的结构性变革与功能性变革。数据主义不仅试图从根本上变革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媒介生态,而且将挑战新闻从生产到运营的全流程运作,诸如真实性、客观性与社会责任论等规范都将发生新的变化。我们有必要在数据主义大行其道之时保持警惕,要强调人文主义是人类所有价值观的底线和核心,秉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协同平衡,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卢毅刚 《今传媒》2016,(9):14-16
面对大数据的冲击,互联网新闻信息的传递与传统媒体相比,无论是信息源、传播主体、组织结构还是呈现方式都有着巨大区别,出现了“数据新闻”[1]这是大数据时代与新闻业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将从新闻信息传播机制、新闻基本要素以及新闻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取舍三方面对于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进行理性的评价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21,(2):26-33
本文以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在2016和2020年两次大选期间的表现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以"客观性"为核心的传统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数字时代发生的变化,并尝试从新闻学规范理论建设的意图出发,想象数字新闻专业主义的可能内涵。研究认为,"客观性"在美国新闻业的日常生产实践中已实质消亡,而"介入性"具备成为数字新闻专业主义概念内核的潜能。文章进而阐述数字新闻学的发展必须以数字新闻业的种种事实为知识生产的依据,并主张在终结"客观性"神话的同时,积极探索新闻业在数字时代服务于信息民主和社会进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平台。"魏则西事件"作为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本研究选取了"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两大热门新闻客户端上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新闻客户端对"魏则西事件"的呈现特点与叙事方式,反思新闻客户端对社会事件的呈现问题,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传播平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数据驱动新闻的新闻业实践为背景,结合对于政治新闻博客"538"的个案分析,讨论大数据以及数据化思维对传统新闻业在新闻报道形态、新闻组织形态、新闻记者和组织角色等方面产生的冲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新闻行业在大数据时代需要直面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传播角度讲,所谓"元技术",是指在诸多信息传播技术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起奠基作用的技术形态。当代的传播活动,所有其他信息传播技术的创生、更替,都需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数字技术即是"在诸多信息传播技术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起奠基作用"的"元技术"。对于新闻业而言,"元技术"革命使新闻业从"封闭"走向"开放"。"元技术"的出现和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形态各异的媒介形式络绎出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媒介丛林"深度嵌入了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个体的信息生活中。最终,这种数字技术嵌入社会生活的持续进程打破了传统新闻业的封闭系统,新新闻业应运而生。以今日头条、脸书、赫芬顿邮报等为代表的新新闻业起步于"元技术",初创之时就自带"数字基因"。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传播系统,新新闻业依托的是网络社会"散点式传播"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信息有了多元化的需求。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媒体终端大批涌现,现代社会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社会、个人都面临很大的改变,技术发展带动新闻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面对海量数据信息,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数据化,对大数据的依赖越来越高,新闻传播的载体、方式、要素也出现了大变革。本文就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和新闻传播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要素的变革,旨在为强化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工作,提高新闻传播质量和水平,构建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邹方 《东南传播》2016,(9):10-13
"大数据"正成为各行业争相拥抱的对象。对于一直被"唱衰"的传媒业来说,大数据能够让他们看到革新的希望,也将带来新的困境。大数据改变新闻的生产流程,反映事实更加全面,新闻记者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大数据让新闻展现方式更加形象和全媒体化;受众反应更加娱乐化和数据化。2014年1月,央视晚间新闻推出《据说春运》节目,首次采用可视化大数据,播报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广受好评。但是,大数据本身的混杂性与相关性与新闻内在要求相矛盾;大数据搜集方法、处理方式对技术上不占优势的新闻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国内信息公开制度尚不健全,信息监管缺乏力度,新闻业的大数据时代的未来尚未定论。  相似文献   

9.
王凤 《新闻采编》2007,(1):9-10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化和受众要求的变化,传媒开始反思,如何利用手中的传播工具为公众提供科学、准确的新闻信息。在这样的条件下,就衍生出了一个数字新闻的新观念:呼唤社会的精确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标】希望通过研究报道技术在数字时代的融合以及对新闻传播成效的影响,剖析新闻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技术达到提高信息传达质量与效率的目标。【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案例深度分析、对比数据等方法,深度研究数字科技(如大数据、AI、VR等)如何在新闻提供中得以应用,并详细讨论这些科技是如何影响新闻内容创作、处理、发布和接受等过程的。【结果】研究发现,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也增强了新闻传播效率与受众参与感。然而技术的应用同时提高了新闻的质量,也引起了关于信息的准确性和新闻伦理的热烈讨论。【结论】数字科技的融合明显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也对新闻业提出了挑战。未来,新闻行业需要更注重科技应用与新闻伦理,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