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蕴含了丰富的军事伦理思想,如“安国保民”的军人价值观、“爱卒”“善卒”的仁爱思想、“智信仁勇严”的将领修养论等.孙膑在此基础上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将其进一步发展为“战胜而强立”‘必攻不守”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和“人为贵”的军事人道主义,体现了先秦时期兵家对军事哲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描写了催人泪下的爱而不守、守而不爱的爱情悲剧。爱情悲剧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凯瑟琳做出爱情选择背后的人性贪婪与自私。爱情悲剧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男权社会,男权社会逼迫她做出违心的选择。她对权势财富的贪求是出于女性社会弱势,是社会使然。这使她成为爱而不守、守而不爱的女性爱情牺牲者。这是男权社会自然和文明不可调和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法理论对"文有定法"与"文无定法"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文法理论的辩证性。"文有定法"要求文章写作应遵从一定的法度规范,不守"法"无以成文;"文无定法"说明文法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在守"法"的同时,要有创新性,不能固守成法。  相似文献   

5.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孙子兵法·军形篇》"守尚不足,攻而有余",岂不怪哉?千百年来,这句话困扰了无数先贤,其中有人干脆把这句话改成了"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事实上,这句话并无任何错误之处,在"守不足"的情况下,的确可以"攻有余".不信?来  相似文献   

6.
以高斗枢《守郧纪略》所记为本,删其枝繁,取其主干,尽力廓清崇祯十四年八月至十七年郧阳攻守战始末真相,其记载与《明史》以及其他文人笔记相左的地方,亦着意说明,并辨析其正讹。  相似文献   

7.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三篇都是流露了强烈而真挚感情的至纯至真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上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主张。其中"居学"二字指的就是课外作业。《论语》在开篇中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而,现今的课外作业是否如孔子所言,  相似文献   

10.
刘向《诗》学家法问题自宋至今聚讼纷纭,考各家论述,多有据刘向编撰之《新序》、《说苑》为依据者。然此二书多袭先秦史料,其《诗》学观不能代表刘氏本人。而史传中刘向之奏章、封事引《诗》资料,则少有专门研究者。笔者以元帝时刘向所上之《条灾异封事》引《诗》为研究对象,考察后可知:刘向用《诗》确不守家法,甚至无今古文之别;在不同场合运用相同《诗》典时,取义亦有不同,据此可知刘向"通经致用"的汉儒品格。  相似文献   

11.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中专生的身心特点为依据,并根据近年来的实战归纳总结,对在中专生篮球比赛中如何运用中场"二一二"攻击性防守形成"盾坚"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学生篮球比赛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部“两基”攻坚战略背景下的教师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素质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在逐步完成西部“两基”攻坚战的同时,“两基”质量问题凸显。只有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西部地区教师整体素质,才能为“两基”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以西部“两基”攻坚战略为背景,对西部地区教师培训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解决教师培训问题的对策,将有利于促进“两基”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反弹传球与声东击西间产生的互动效应,能大大提高反弹传球的成功率。互动效应要求进攻队员在场上要随时观察比赛中的攻守变化和防守队员在防守中的防守技术特征以及同伴队员所处的有利进攻位置等基本情况,充分发挥反弹传球技术动作的隐蔽性、突然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互动中,充分发挥反弹传球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中存在正言直谏、巧辞谲谏两种说服模式,分别形成对抗性和支持性语境。对抗性语境中充满了恐吓性、攻击性语句,多有责难性反问句、祈使句,常用强对比性语句和否定性例证。支持性语境下说服者由挞伐对方错误转换为讲述“我”或他人的故事,由析理反驳改为隐喻叙事,多用肯定性词语和正面例证,侧重表达人性化的支持和激励。  相似文献   

15.
"海虞二冯"指的是明末清初常熟的两位重要诗人:冯舒与冯班。"二冯"上承诗坛巨擘钱谦益"通经汲古"的诗坛变革旗帜,下启虞山诗学的新路向,实为虞山诗学的新一代盟主。"二冯"诗学之共同点颇多,如抨击明末"七子"、"竟陵"诗风,重申诗文之辨,推崇晚唐诗风等等,凸显出虞山诗学的显著特色。然两者诗学也存有一定差异,论及者较少,当结合其人格禀性、学术经历作进一步分疏,深化学界对"二冯"诗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不断的发展,近年校园网中常出现"仿冒网关"、"欺骗网关"、"欺骗终端用户"等ARP病毒攻击形式,造成校园网出现大范围的网络频繁中断。如何防范校园网ARP欺骗攻击,已成为网络管理员与用户高度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ARP病毒攻击的原理和手段,然后从用户和网络管理人员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多种ARP病毒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诗经》分类,二“南”归入“国风”。宋人疑经,以为孔子时代无“国风”之名,只有乐名“南”、“雅”、“颂”;于是倡“南”独立于“风”外之说,自宋至今未有定论。本文辨说“南”与“风”为同音假借,“南”就是“风”,记乐时代用“南”,说诗时代用“风”。在诗教传承中“南”演化为“风”,在音乐传承中“南”又派生出“乱”、“盐”、“艳”等音乐名词。  相似文献   

18.
"紧逼防守"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各队在训练中越来越重视对防守的训练,比赛中通过具有攻击性的防守及防守阵型的突然变化,扰乱攻方进攻节奏,给攻方造成心理压力.利用这种战术反败为胜的例子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紧逼防守、区域防守等防守战术的变化及训练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20.
"三股势力"一直是危害我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坚持依法打击和防范是治本之策。建议国家将打击和防范"三股势力"写入宪法,并进一步完善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侦、安全、边检、金融等法律的相关具体措施,适时出台《反"三股势力"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提升打击和防范"三股势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