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些年来族群的界定争论很大,在不同视角里差异性大,但族群有系列本质特征:共同渊源、记忆、文化、情感等,更倾向是一个情感--文化共同体.了解族群的形成原因、过程及特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建筑工程之一,它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历史意义重大而著称于全世界。“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也不管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始终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存在于世界。我国历史上的长城,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内,所建筑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长城这种军事防御工程,在我国北方有,在东北有,在西北有,在中原和南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在追求科学性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陷入"人的缺失"的困境,这提示了语言研究的杜会学视角的必要性.在方言分类问题上,语言学把方言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把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自身的特征作为方言分类墓准;语言社会学则认为,方言作为一个族群的母语,既是一个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的重要标志,又是一个族群自我认同的基础,因此语言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也应该成为方言分类墓准之一本文从语言社会学的视角,重新检视被语言学家归类为客家话的闽粤赣边区诸方言之间的异同,选择其中典型,辨析这些异同与各方言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之间的联系,挖掘相同的或不同乃至对立的族群认同形成和存在的社会历史原因,尝试对语言学关于客家话界限的规定予以语言社会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族群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族际交流的工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是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的象征,因此,语言是分析族群关系的重要视角。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双语教育、母语教育对于族群认同和创设最佳群际接触环境,进而促进族群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对各民族平等使用母语的权力和双语教学都有明晰的表述,但在双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利于族群接触的做法。因此,我们应该在立足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借鉴西方学者对双语教育与族群接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促进其本土性转化,进而对我国双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双语教育"怎么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壁画艺术是一个民族或族群历史的积淀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结晶.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是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它构成了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万村的壁画艺术强化了民众的族群记忆与历史认同,弘扬了阿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了解当下历史壁画艺术生成意义的表达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拉铁摩尔在其一系列著作中都有对于新疆的观察和研究,他将天山视为与长城相连的过渡地带,天山不仅是新疆的地理重心,也是新疆历史的重心。在拉铁摩尔的观察中,新疆作为"内亚边疆",不仅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重要性,同时还具有历史地理的特殊性、人文生态的多样性。他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考察新疆社会,从而展现出新疆社会历史更多的内在生动性。  相似文献   

7.
长城内外,是农耕、游牧、渔猎三种文化类型历史和谐共生的地域。长城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不仅对长城内外“城国”“行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该地域汉族与北方阿尔泰民族语言间的接触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也至关重要。文章选取幽燕长城地带的汉儿言语底层为研究对象,钩沉历史表层、深层之个案,缀成系列,以窥该地域汉儿言语底层表象之一斑,进而尝试从地缘文化关系、借词关系、语言类型变异等角度进行历史语言学的比较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8.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最初修筑,在于阻障在交通方面机动性甚强的北方草原民族的攻击。然而长城工程又导致了新的交通条件的完备。长城本身形成了特殊的交通带,同时亦促进了"北边"地方空间幅度十分宽广的交通体系。"关市"交通,"当路塞"的作用以及长城防线与内地的交通联系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历史以来,历代中原王朝的外患基本来自北方。一部厚重的华夏文明史的叙写过程,总是与抵御外族入侵的经历密切相关。从地理格局上看,宁夏正处在中原与边地的过渡地带,是多民族生成和融合的地方;从军事意义上说,宁夏是演绎和承载战争时空的地带。六盘山与贺兰山南北贯通,成为这个地域格局上的屏障。黄河、清水河、泾水贯穿其间,是西北地区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北历史的演绎和文化的生成产生过重大影响,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文化、贺兰山岩画、石窟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沙漠文化等成为黄河文化的直接载体。在这个过程中,彰显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突出了地域文化的军事特征。  相似文献   

10.
明清鼎革,长城一带景观变化明显。漠南本为蒙古游牧之地,清廷开疆拓土,以往作为边疆的长城被纳入腹地,大量汉族移民前往口外务农经商。随着族群关系变化,清代也在不断进行着行政建置的调试,不少蒙晋交界地带的政区建置经历了复杂的变迁。丰镇地区就从蒙古游牧地演变为卫所,再改为厅。政区变动是表象,背后关涉族群关系、土地利用、行政管理、治理策略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拟以丰镇为个案,系统讨论政区设置、地方社会变迁与边疆管理方式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河西学院学报》2017,(3):20-28
族群边界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标志,而每当面对流动的文化时,族群的边界却会不时地消弭。历史上内陆亚洲地区族群之间的边界处于不时地变动之中,特别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之间的边界。裕固族内部的东部裕固语族群和西部裕固语族群是民族的主体组成部分,两个族群之间的边界与认同形成了裕固族内部的"二元"与"一体"。同时,还有一些汉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进入裕固族文化体系内部,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集"。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族群的界定争论很大,在不同视角里差异性大,但族群有系列本质特征:共同渊源、记忆、文化、情感等,更倾向是一个情感——文化共同体。了解族群的形成原因、过程及特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已有白马人研究成果反思的同时对族群认同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运用,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族群认同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同时发生传承与变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白马人与其他族群的认同边界是清晰的,同时白马人内部认同具有层次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现象是经过长时间文化创造实践积累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深层文化因素同认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认识视角.文化认知是把探求蕴藏并作用于认识本身的深层文化因素具有的一般认识论意义作为其思考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这就是说,文化认知仍然是着眼于认识本身,但却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因素.文化认知对人类认识的形成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对整个认识过程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处于华夏边缘地带的白马族群的空间分布,其空间分布的边缘性塑造了白马族群文化的非主流特质。作为其服装的典型代表——"沙嘎帽"正是这一非主流特质的外在表征,充当了白马族群的族徽,其内在意象为来自于白马民间底层的社会记忆———白鸡传说。外在表征与内在意象的契合构成了白马族群认同的基本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军事课程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军事课程教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重要一环.从教学改革的视角探索学生参与军事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考察学生参与之现状,深入分析问题之所在,从而为普通高校学生参与军事课程教学管理机制建设提供参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即本文意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族群认同以历史记忆为基础要素,并通过文化表征加以巩固和维持族群边界。国家认同是多元族群国家中重要的国民意识,是安邦定国的思想纽带。作为南疆边陲的靖西壮族共同体,具有以真实的历史记忆作为基础的文化想象、基于传统文化表征的民族意象以及基于现实民族团结的国家形象,实现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长城作为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早在周王朝时期便开始修筑,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修筑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此后,历代王朝均对长城进行过修缮维护.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深厚的社会、人文和情感意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长城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克服了重重困难.基于此,紧扣长城这一主题,河北省张...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平等的重要组成内容,也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机会平等有重要意义.平等的多元内涵和教育的复杂发展过程赋予教育机会平等以多元、动态的内涵,以往多侧重干从某一学科视角如经济学、测量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去解读,从综合的学科视角去解读,而缺乏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的内涵.女性主义视角强调用性别的视角、批判的视角研究问题,具有独特的现代意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机会平等内涵包括教育起点的性别平等、教育过程的性别平等、教育结果的性别平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人们游览长城,一般以为到了山海关老龙头就是长城东去的尽头了。其实,距山海关15公里的九门口长城才是长城的尽头。九门口位于辽宁省绥中县与河北省抚宁县交界地带,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公元439-502年),明代以前,为重要的军事关隘,史称“京东首关”。此段长城扩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当时,徐达率兵万余人在山海关至水平岭修关口32处,九门口是其重要关口之一。九门口长城位于山环之中,北有九江河流过,形成了“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下流”的奇绝景观。它坐落在绥中县李家多境内,横跨百余米的九江河,享有水上长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