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抓住教学的某些环节精心设计 ,从点滴开始。一、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真可以说是置身在外部刺激的洪流之中。可是 ,人们的知觉一般都好象一张由已有的知识和观念构成的“坐标图” ,图形的大小也就限定了知觉的范围。至于其余的信息 ,我们却毫不在意地让它们偷偷地溜掉了。习惯的态度、评价、感觉以及对公认的观念和见解的深信不疑等都会影响知觉。因此我们就要培养孩子在人们司空见惯之处 ,打破常规 ,发现问题。开水沸腾 ,水蒸气冲顶壶盖 ,人人皆见 ,习…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创造能力创造 ,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一种活动。创造 ,是社会的人的劳动。在创造过程中 ,人的心理活动达到最高水平。任何进行创造活动的个人 ,包括创造力最高的所谓“天才”,都有同样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创造的心理活动同才能、智慧、意志、情感、道德等各种心理品质以及个性特征都有密切关系。创造才能又表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1.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可是 ,人们的知觉一般都好像一张由已有的知识和观念构成的“坐标图”,图形的大小也就限定了知觉的范围。至于其…  相似文献   

3.
数学自主学习常见的方法有:阅读感悟、目标导学、探索猜想、质疑问难、讨论验证、类比迁移等。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思维能力,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数学在思维中产生,在思维中发展,同样,思维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摇篮。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朵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思维,应着力于四个善于:一善于带着问题去思考,二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自己思考,三善于采用变式思维方式,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材的要求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认识矛盾冲突”,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内…  相似文献   

4.
谈“环境”选修课的开设解温贞开设地理学科的“环境”选修课,通过教师“有形”或“无形”的思想教育渗透,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做到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李有选 《科学教育》2006,12(6):38-39
“历史新课程避免了专业化的倾向,克服以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也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转变传统的“枯燥”历史课堂为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个看点来谈谈激活课堂教学的体会:1看点一:情景述说——表述历史“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它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 我在指导作文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旨在着力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内化作文能力,增强创造力。经过几年的探索,颇有成效。 一、指导积累,培育“创造因子”,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7.
项正巧 《文教资料》2005,(31):88-8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感到有问题存在,自己不得不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就被启动了。学生质疑能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过来又能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始终处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情境和原有认识水平构成矛盾的良性循环之中。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8.
陆汉荣 《中学文科》2009,(8):120-120
“叶片的结构”一课在《生物》七年级(上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按照“观察一提出问题一思考一巩固深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在问题中探索,在探索中得到巩固和深化,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通过感觉和知觉等去认识各种事物的外部联系,还要通过思维活动去认识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 ,没有问题思维难于进行 ,更难于深入和创新。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为属于呈现型的“问题”。它往往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 ,也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 ,它只要求学生“按图索骥”、“照章办事” ,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而我们通堂所说的“强化思维意识” ,主要是指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 ,它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维 ,通过掌握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质疑能力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情境创设”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把…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是小学自然课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把自然课教学的过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主动地认识和自行探索自然事物与应用知识的合作性学习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应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能力,开展合作性学习;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环 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要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难度较 大的实际问题。同时,要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质疑论争,并从中学会求异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创造教育与历史教学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造性人才主要特征有 :对问题的高度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观念的流畅性、性格的坚韧与豁达性等。创造教育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创造。目前 ,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历史课难教 ,学生认为学习历史用处不大 ,厌学、怕学情绪较突出 ,历史课堂死气沉沉 ,等等。历史课遭冷落 ,历史教学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问题还在历史教育本身。如 ,历史教师的素质较低、能力较…  相似文献   

13.
范文来 《现代语文》2009,(3):99-100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宋举 《教育艺术》2020,(4):74-7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尤其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其本身具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优势条件。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主要含括了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史料佐证、国家情怀等方面,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一、进行思维导向,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涵盖了横跨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以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生对数学题的心理知觉,很大程度决定了他的解题能力。数学心理知觉有别于感觉,是指人脑对于数学对象的结构及相互间关系的整体反映,简单地说是指数学的“悟性”和“洞察力”。数学心理知觉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迅速正确的思维趋势,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以下将通过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陈晓燕 《广东教育》2003,(10):28-29
“猜想——验证——结论”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形式。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猜想——求证”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正是当今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为猜想提供条件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只有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才会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猜想的机会,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猜想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曾经听过“圆柱的体  相似文献   

17.
林瑜 《中学理科》2008,(1):85-86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成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证据和理性的坚定基础上建立信念”.反思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而是要找到其中的“问题”及“问题”的答案.对学生而言,反思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张德全 《甘肃教育》2014,(14):26-26
正新课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但是,教学中我们也发现,班级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严重。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欢快地遨游,尽享数学学习的乐趣,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并且深得老师的喜爱,成为向上分化的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大疑则大进”,在疑问中探究问题,提高能力。“质疑——思疑——解疑”是现代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大纲中有这样一句话:“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研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和多层次有效式的环境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精神。而“问”,尤其是巧妙的提问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思考,在思考中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我常常利用“问”这一方法,以达到极…  相似文献   

20.
浅谈作文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 ,它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 ,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作文教学必须为培养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能力的新人作出全新探索。只有几株稀稀落落的“领异标新二月花”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万紫千红才是春”。综合众多当代教坛前辈的经验 ,可以看出 ,以下几方面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一、思维的敏锐性思维的敏锐性 ,又叫智力敏锐性。它是指智力活动 ,特别是思维活动要正确而迅速。只有这样 ,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才能够适应紧急的情况来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