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绝不是线性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转变依赖于一些客观和主观的条件。它的客观条件主要体现在:反思性教学文化的形成;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考试评价改革的推进。它的主观条件主要体现在:批判精神的形成;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思维方式的转换;原有教学观念与新教学观念的冲突。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策略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2.
刘胜芳  陈繁荣 《教师》2014,(25):26-27
正小课题研究具有属己性、真实性、微观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属己性"体现在问题源于己,研究由己,成果归己;"真实性"体现在研究的对象是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与现象;"微观性"体现在选题由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即时性"体现在问题形成的情景性、偶发性,它生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方法简单,周期较短,见效较快,所以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转变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影响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转变的因素,如传统的经典教学体系的束缚、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取向、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本身的特点、教师实际教学"采用的理论"与变革"所倡导的理论"不一致,等等。帮助教师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有:学会反思、参与教研、提高理论素养、转变思维方式、创设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必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转变教学理念,即: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教师讲授向学生主体参与转变;"近视教育"向"远视教育"转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化。  相似文献   

5.
提高 "两课"教学实效性是"两课"生命力所在.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应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6.
周春姣 《学周刊C版》2011,(4):164-165
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从教师本身来说,在受教育的时间里,基本上接受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育方法,自身一般也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加上现实考核教师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很多教师担心因方法改革影响考试分数。这对普通教师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客观上和主观上都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开发,等等。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必将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将为物理教师提供一个广阔的天空。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1创设生活情境体现从生活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改变课堂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的要求,也是人们重新认识教育后,对教师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倾向,有许多积极意义。但教学行为的转变从教育学原理上分析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诸多方面。采用怎样的教学行为能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会学习,还是有待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中职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文件。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参与、教材开发、教学管理、教学配套设施、校企合作是关键要素。为了更好地实施专业教学标准,可以采取以下四个策略:完善教师激励制度,促成教师观念转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全方位提高教师胜任能力;坚持示范引领与校本特色相结合的教材开发;优化专业教学条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个人教学哲学是每一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必须面对的理性思考活动,它对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案例开发是建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案例的撰写与研讨,形成教师的浅层教学观念;通过教学案例的"回归实践",形成实践操作形态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通过教学案例的"持续反思",形成理论形态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11.
后理性主义的教学观及其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主流教学论的理论框架是西方理性主义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先验理性或工具理性的附庸,必须对其"规律———本质"、"目的———手段"、"逻辑———实证"等理性主义教学观进行批判。我们所倡导的后理性主义的教学观是:教学即即时创作,教学即生命历程,教学即社会交往,教学即系统博弈。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范畴、范式与方法体系应重新确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工作的开展以及能源与水利学院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的推进,在课堂教学中“研”“学”“用”之间的矛盾已然成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发展的阻碍。文章从课程培养目标出发,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重组,增加课内实验和上机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所学的知识点在工程上的应用有更突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主客体研究:盘点与梳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近 2 0年的教学主客体问题研究囊括了教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观、价值论等不同层面的主客体问题 ,主要观点有 :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说、三体论、主客体转化说、复合主客体论、过程主客体说、层次主客体说、主客体否定说等。尽管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 ,但弘扬师生双方的主体精神已为多数研究者所认同。深植于教学实践当中 ,并以促进教学实践的合理化为最终指向 ,应是今后研究所应把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教学要结合教育转型的客观要求,着眼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提升,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文章试从教育转型的概念内涵出发,阐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全面落实高专院校学科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5.
"三通两平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核心理念,它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在分析"三通两平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索"三通两平台"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重视程度,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制定激励方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教学本体观是进行具体教学理论建构、评价与讨论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实践的预设前提或“缄默的知识”。基于教学存在的建构交往观,作对近期有关教学认识论的研究所涉及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剖析与讨论,指出并论证了现存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说”及其衍生理论“教学认识论”所存在的重大理论缺陷,分析了其所存在问题的性质、理论失误的根源和学科发展的未来取向,认为其根本出路在于现存理论的合理定位和向本体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课堂研究引论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 ,课堂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 ,成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课堂研究就是研究者深入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课堂“场域”之中 ,综合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研究的研究方式。开展课堂研究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和教学论建设的需要 ,理论和实践联盟的需要。开展课堂研究需要广大教师、教研员、教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合作。研究课堂有主客位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深描解释法、教学案例研究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现有的教学空间大多为传统教学模式而建,“课堂革命”的提出为教学空间变革创造了条件。剖析新型空间项目变革特征,发现已有变革大多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更强调信息技术“赋能”,重新定义课堂和学习形态,并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增进协作分享、提高课堂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提出了“全空间”变革推动大学课堂生态构建的理论构想,也从普通教室的规模化改造、空间建设与迭代的科学性探索,以及空间应用成效的评价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型教学空间变革的路径趋向,可为进一步深化空间变革和教学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语言分析——兼述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教学”术语的语义,从古至今有过曲折的转变。古代教学的语义明显的指二字的组合,因此是指教及学两个动作或两件事,目前我们却把教学的语义限定在教而已。因此教学语义根本的问题,是中文教学有两种完全不同但又重叠的语义:1.指一特定语词,而且我们用来只对应到英文的teaching,即教学就只是教的意思。2.指一特定语词或二字连用,此时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意思。今日我们经常在这两种语义间徘徊,这也造成人们下笔行文及思考时,出现明显的不精确现象。教学语义的古今转变,反映出它的语义和语用与历史事件的密切关联,同时也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教育见解之变化。教育理论方面,我们也发现中国大陆随着教学语义的转变,出现了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若不能清楚界定教学与课程的语义与概念,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仍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20.
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有其独特性,他特别强调创作主体、主观精神,这是他标新立异之处,也是他受人批判之处。他在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方面,也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并提出了"感性机能"和"形象思维"等概念。针对当时机械唯物主义、客观主义等的流行,其现实主义理论有其特殊意义,同时,其特殊意义还表现在一种追求标新立异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