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6):19-20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英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交流工具。英译汉语标识语在我们的城市特别是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然而,调查报告显示,英译标识语存在较多错误,对外国友人有很大的误导性。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市英译标识语的典型错误,提供改进汉语标识语英译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标识语应用广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标识语的英译并不令人满意。文章分析了汉语标识语的语用特征及语言特点,从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视角探讨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原则,即借用目的语语言模因、活用源语语言模因以及借用源语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3.
魏笑梅 《考试周刊》2010,(23):29-30
双语标识语是用简洁的英语和汉语对旅游景点、街头路牌或广告招牌等进行说明和介绍。通过双语标识,中外游客才能顺利完成参观。但是目前标识语的翻译参差不齐,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江苏省宿迁市几个旅游景点双语标识现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语也越来越多。但英语标识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俯拾皆是,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笔者运用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层面探讨汉语标识语英译,并为标识语的得体英译提供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公共场所标识语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场所标识语是否规范是对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检验,公共场所标识语是否得体是城市整体素质的直接展现,必须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以兰州市区公共场所英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如拼写、语法错误,机械地直译,用词不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与建议,以期为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公共场所标识语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场所标识语是否规范是对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检验,公共场所标识语是否得体是城市整体素质的直接展现,必须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以兰州市区公共场所英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如拼写、语法错误,机械地直译,用词不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与建议,以期为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孙卫斌 《海外英语》2011,(10):220-221
标识语的翻译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旅游者的需要。该文以功能及目的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和探讨了安康市英文标识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十节英语优质课的记录语料的研究表明,在中国英语课堂上频繁出现的标识语"OK"(或"okay")具有语义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它在英语课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OK"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促使教学活动自然、流畅、连贯地进行,并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OK"在中国英语课堂上的频繁出现可能是受到汉语中最为经常使用的语篇标识语"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个城市规范、统一的公共标识语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国际语言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泉州市英语公共标识语存在不少问题。详细列举了泉州市街道与风景名胜的英语公共标识语存在的若干差错:拼写错误、语用失误、大小写差错、一致性差错等问题,并提出了规范英语公共标识语的一些具体意见和看法,同时参照国际及国家规范、规则修正相应错误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选择来华旅游、学习、经商。为方便出行,满足其信息交流的需要,国内不少城市在公共交通领域提供了中英两种语言编写的标识语。但是,由于标识语翻译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以及有力的监管体系,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译错误俯拾皆是,给城市和国家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标识语误译案例,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交通标识语的翻译质量,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A3):18-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每年吸引着大量外国游客,公共标识语的英文翻译已经成为这些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但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这些公共标识语的英文翻译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影响了交流的效果。本文以西安市的公共标识语英文翻译为基础,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从中式英语、过度翻译、文化缺失和不对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公共标识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提高西安公共标识语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的入世,英语开始进入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今很多城市都采用了双语标识语,但是这些标识语中存在的错误颇多,这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本文对标识语翻译中的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了标识语翻译策略,旨在规范标识语,让其真正发挥对外国游客的提醒、警示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语标识语在乐山对外交流、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宏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乐山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存在词汇、语法、语用等多方面问题。基于对乐山英译标识语错译类型的解析,文章探讨了标识语英译错误的主要根源,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促进英译标识语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共标识语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深,标识语的翻译愈加受到重视,但如今公共标识语双语翻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仍存在着拼写错误、用词不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和国家形象。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就公共标识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提高标识语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唐明利 《考试周刊》2014,(50):26-27
标识语英文翻译在中外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然而,南通市4A景区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并不容乐观。本文以中国珠算博物馆景区的标识语为例,分析、研究其英文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成因和提出对策,为规范景区标语的英语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冯亚娜 《海外英语》2013,(3X):145-146
标识语是应用于公共场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一个国家对外展示自我形象的窗口之一,但是我国各个场所的标识语翻译却是缺乏规范,问题颇多,影响到中国的形象。了解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改掉标识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能够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提高中国的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徐常兰 《考试周刊》2011,(30):33-34
本文分析了汉英标识语的功能意义和语言特点。标识语翻译人员要遵循语用等效翻译原则,注意专业化,并适当做到"拿来主义",全面审核全市公共场所标识语译文,从而规范衡水市标识语翻译,提升衡水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李珊珊  徐桂英 《海外英语》2011,(12):192-193
英语旅游标识语在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各旅游景区的标识语翻译存在不少问题。该文以海南旅游景点的标识语翻译为例,在深入分析海南各景区旅游标识语译文出现的错误及不规范的基础之上,探讨关联翻译论对旅游标识语翻译的指导性,并提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下,分析了呼和浩特市部分景区标识语的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此来改进并完善英语标识语这个语言平台。  相似文献   

20.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实际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标识语文本译者的翻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具体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新世纪汉语标识语有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汉语标识语的生态翻译要着重参照"读者反应"这一重要因素,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和美学维进行转换:为确保表达准确性和地道性采取"拿来主义"和进行动态转换;为提高可接受性,考虑文化差异,遵循语言伦理;为实现交际功能和改善人际意义,"意"忘"形",字斟句酌;为创造美感,添加修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