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以调查为基础,就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要构建完善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应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教师应更加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以我校部分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相对弱势状况为研究对象,把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弱势群体的预防体系构筑方面,对有常见心理困扰(异常情绪)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群体实施二级心理弱势"警示,"分级实施心理弱势援助,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事前预防、事后警示和完善援助措施等方面贴近学生进行了实践,促进了我校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乔景柱 《下一代》2012,(8):17-18
留守学生往往由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不到位或家庭监管缺位,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厌学、弃学、生活习惯不良、行为习惯差等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竹溪县城关中学为促进教育公平、公正,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多渠道的做好留守学生的管理工作,为留守学生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教育原则,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保障,自我教育为关键的内外结合、相互支持、“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达到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教育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比较薄弱,致使群体发展不均衡,个体发展不和谐。我们应开发隐性教育资源,营造宽松心理环境;构建学生展示平台,促进个性展现;形成家校合力,加速弱势学生转化,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诸种因素导致当前城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差距比较明显.通过提升领导和教师素质、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模式;关注"弱势",以人为本,学校家庭共同教育;优化育人环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来均衡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步伐.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切实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5年初,顺义区教委决定在全区中学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生态、学习压力认知、生理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为了改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班主任要善用教育技巧,及时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营造阳光氛围,构建和谐班集体;加强家校联动,形成学生心理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9.
实 施素质教育 ,不能不进行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工程”。在中学开展心理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心理机能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关心 ,学会自我发展 ,学会自我教育 ,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得到认同和发展。心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个目标与…  相似文献   

10.
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较为注重以“管理”代替“服务”,在教育中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种注重“管理”而缺少“服务”的传统教育范示,导致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也容易出现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文章在分析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营造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良好服务环境;引导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独立个性;充分尊重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注重受教育者情感的需求与教育者情感投入的和谐统一等途径,把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实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优化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有效开发、整合学校、家庭教育力的现代教育全新视角,创建三级教育家委会及其运行机制,一改家庭教育对学校的弱势配合为双方的有机合作、联动,创生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及其学生成长的优化路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力的聚合放大,赢得的是学生生动活泼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初二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心理教育(或称心态教育)的关键期。初二现眢的形成,既有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偏颇、家庭教育失误等因素。针对“初二现象”我们应做到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注重积极心态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习心理的辅导;积极塑造良好班风,形成团结奋进团队;家校积极联手。从而建立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家庭社会阶层较低的子女中哪些获得了优异的学业成就,以期帮助更多的弱势职业阶层子女提高学业成就,以助于实现社会和谐、教育公平。研究表明,弱势职业阶层子女获得高学业成就的关键在于其所特有的文化资本,父母的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学校归属感、同伴表现、学习态度是弱势职业阶层子女获得优异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联合学校、社区,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使弱势职业阶层父母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提高教育期待;学校应该关注弱势职业阶层子女的归属感;弱势职业阶层子女要利用自己吃苦耐劳的禀赋优势积累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出现,与学生自身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学校教育存在的诟病、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关;要转变这种心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与家庭、社会三方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以优化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有效开发、整合学校、家庭教育力的现代教育全新视角,创建三级教育家委会及其运行机制,一改家庭教育对学校的弱势配合为双方的有机合作、联动.创生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及其学生成长的优化路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力的聚合放大,赢得的是学生生动活泼的健康成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刘勇 《考试周刊》2010,(40):208-210
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往往会产生弱势心理。弱势心理的产生,固然与他们经济的贫困有关,也与就业期待、归因偏差等因素有关。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心理干预是消除或改善贫困大学生弱势心理较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往往会产生弱势心理.弱势心理的产生,固然与他们经济的贫困有关,也与就业期待、归因偏差等因素有关.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心理干预是消除或改善贫困大学生弱势心理较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改革为中职学校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职生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群体,其家庭心理教育不容小觑。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匮乏的心理教育知识以及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等都会造成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要改变思想观念,肯定孩子价值,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孩子责任意识。重视对孩子心理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情感依恋。良好的教育可以有效改善中职生心理问题,促进中职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做好高校弱势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心理分析理论为高校对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新时期高校弱势群体的德育工作应以心理分析为切入点,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中学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