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签约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教育以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包括以“绿色—生命—爱与尊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课堂改进行动、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工程、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优秀师资培养项目和北京.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2010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开展了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绿色教育实验吸收、传承了已有的绿色教育理念,更致力于"绿色"的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北师大教育学部绿色教育理论研究组提出:绿色教育理念包含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可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2012,(9):5
<正>编者按:绿色,是生命的色彩;绿色教育是尊重学生人格、生命价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10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正式启动了"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共建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大学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共同探讨教学目标的实施、找  相似文献   

4.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绿色教育是尊重学生人格、生命价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10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正式启动了“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共建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大学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共同探讨教学目标的实施、找寻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途径,研究促进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绿色教育是尊重学生人格、生命价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10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正式启动了“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共建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大学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共同探讨教学目标的实施、找寻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途径,研究促进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绿色教育最早源于环境教育,后来拓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绿色教育的精神实质是"尊重"。从哲学视域出发,尊重是主体对客体作出的反应,绿色教育"尊重"的主体为教师,客体主要为"生命""规律"和"差异",称为"三尊重"。绿色教育要求教师对于"生命""规律""差异"分别加以注意、遵从,予以积极评价,并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代表着我们对自然的尊重,对规律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绿色教育”是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激发每一个儿童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8.
绿色教育惩戒由绿色教育衍生而来,是教育惩戒的理性回归,具有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尊重生态和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四重意蕴。绿色教育视域下的中小学惩戒方式包括"诊疗式"惩戒、"延时式"惩戒、"联合式"惩戒、"无声式"惩戒等。  相似文献   

9.
梁德华 《中国教师》2014,(14):69-71
<正>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以"为生命添彩"为办学理念,以"绿色生命教育"为创建特色学校的主题,通过阳光教师团队的构建、绿色生命课程的开发、绿色生命课堂的打造、绿色生命活动的开展和绿色评价体系的实施,凸显学校的绿色精神文化内涵,让师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顺遂生命和成就生命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历程,提升生命质量,从而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一、绿色环境濡染——润物无声1.美化校园,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0.
论生命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雪 《教育导刊》2002,(5):8-11
本文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体现在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需要教育的关怀和引导.教育以"人"为研究起点,理当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完善生命.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实施绿色教育的主渠道,在绿色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尊重规律,让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2.
唯科技化与专业化价值观导致高等教育丧失了对终极目标和意义的追寻,高等学校异化为工作技能"训练所",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化、思维模式的片面化以及精神世界的单向化。"全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人的生命活动的完整性,其核心是尊重人的发展潜能,同时使"学生—社会—人类—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基于此,大学需要反思工具性价值取向,重建大学的批判功能;以"全人教育"理念重构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文化校园",实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师》2013,(13):22
编者按:绿色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价值,改善学生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教育的理念下衍生出的"绿色课堂",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理想状态中的"绿色课堂",如何构建"绿色课堂"?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改进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国内外生命教育课程类型主要归纳为:学科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以生活内容为本位的综合多学科的生命教育课程和单一主题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同时提出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最为有效的模式之一.高校生命教育的课程应以"生命"为核心,以"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为主线,将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为解读生命教育、体验生命价值、启迪生命智慧等.  相似文献   

15.
<正>生命化教育,就是在"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相似文献   

16.
绿色教育一方面包括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即尊重学生的天性,顺应其发展规律,激发其创造性。绿色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造成威胁的前提下,崇尚绿色与自然环境,尊重生命及个性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实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幼儿园灾害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幼儿园绿色教育还处于起步初期,要达到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绿色教育阶段更需时日。未来一段时期,幼儿园绿色教育应关注三个方面:创设幼儿园绿色生态环境,营造和谐人文氛围,加强幼儿园、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资源共享式绿色教育。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北京市最早参与该项目的区域之一,石景山区自1998年参与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课题项目(EPD),迄今为止已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这十五年是国际教育理念逐步本土化的探索过程,是石景山区全面深度转型的必然诉求,是引领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过程。石景山区逐渐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由一项教育研究课题提升为引领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导理念。同时,在深化构建可持续课堂、培养教师可持续教学能力、提升校长办学理念的过程中,石景山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尊重”引  相似文献   

19.
“办阳光幼儿园,享健康快乐童年”是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作为北京市示范园、石景山区窗口园,坚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身心健康、勇敢自信、兴趣多样、主动发展的阳光儿童”是我们努力实现的育人目标。在石景山区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和石景山区构建高端教育体系的推动下,幼儿园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以阳光体育为核心,以愉悦的生活、科学的饮食为基础”的健康特色办园文化;逐渐达成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其生命质量”的健康特色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刘京莉 《中国教师》2013,(21):60-62
2010-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课堂小学数学改进组是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绿色教育”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生态系统,系统中不同体制、文化、亚群体和个人的资源得到善待和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