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FS的诊治及其运动处方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阅了近十几年的HIGHWIRE和MEDLINE上有关慢性疲劳综合症预后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诊断标准及病理机制,同时对各疗法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采用"阶梯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疲劳程度,减轻并发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没有任何副作用.建议采用"阶梯运动疗法"治疗CFS,并对运动疗法处方的构成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
空勤人员因工作紧张程度高、舱内环境密闭、光照规律多变、远离自然、静坐有余而活动不足等成为了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高危人群.为了进一步关注空勤人员的健康,从空勤人员的疲劳特点方面进行探讨并尝试着提出体育锻炼恢复方法,以期对空勤人员的疲劳恢复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循序渐进运动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循序渐进运动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效果.方法:7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循序渐进锻炼,对照组进行休息.记录其治疗前后睡眠时间,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心理躯体症状问卷评分.结果:循序渐进运动能够循序渐进锻炼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延长其睡眠时间,眼和耳,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的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过度训练是训练和恢复之间不平衡的结果,可区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过度训练,常把前者称为过度疲劳,后者称为过度训练。通常,两者可以通用。此文不仅描述了过度训练综合症的主观症状,也测定了心肺功能,血液生化,神经内分泌指标,植物神经机能的变化,对心理失调现象提出了诊断和医务监督措施,对病因等也作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过度训练和三重综合症对女性机体影响的研究,分析了过度训练与三重综合症中饮食紊乱、月经失调和骨质疏松症状的关系.探讨了它们各自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动影响代谢综合症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症是现代常见病,而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是诱发代谢综合症的主要因素,而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代谢综合症与胰岛素的关系出发,就运动对代谢综合症的积极影响进行机制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医疗法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后机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兔大强度运动训练模型观察中医药对急、慢性肌肉运动性损伤的影响。通过对训练后动物肌肉的光镜观察,血清酶CPK、LDH以及肌肉最长等长收缩力P0测定,发现运动性肌肉损伤常伴随明显的血清酶CPK和LDH升高,肌肉功能下降和疲劳产生,训练后辅以中医药恢复治疗,对肌肉功能的增强和疲劳的恢复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最新的调查数字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又创新高,而网络综合症患者也随之增加。文章依据翔实的统计数据分析出当前网络综合症患者主要是大学生和办公室白领等成人网络使用者。界定了网络综合症的范畴。分析了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浪费资源等危害;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防治方法,特别是开创性的提出了治疗与学习合一的方法,为改善不良网络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16例梨状肌综合症患者的病因进行了调查.发现外伤是本病的重要病因。16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共10次的推拿治疗,痊愈19%、显效56%、有效25%,表明中医推拿疗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胫骨骨膜炎在基层部队官兵中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训练的顺利进行和训练质量的提高。军事体育进修学院门诊部近年来运用多种手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较为明显,有力保障了部队训练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放松音乐及音乐电针对有氧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聆听放松音乐或足三里音乐电针法对49名男大学生的有氧运动疲劳治疗15 min,通过心率、下肢肌力、血糖、尿蛋白、视觉简单反应时、主观体力感觉(RPE)等生理、生化及心理指标评估和比较疗效.结果:两种疗法均使心率及RPE显著下降;放松音乐还可显著降低尿蛋白,并有缩短视觉简单反应时的趋势;音乐电针使RPE下降的幅度超过听放松音乐,但下肢肌力及血糖显著均低于治疗前,视觉简单反应时有延长趋势,并显著长于安静状态.表明:放松音乐能促进心血管及心理疲劳恢复,增强肾脏调节能力,改善中枢及骨骼肌疲劳状态;音乐电针对心理疲劳的恢复效果优于放松音乐,对心血管疲劳的作用与放松音乐相近,而对骨骼肌疲劳、中枢疲劳及机能状态下降等的作用不及放松音乐.  相似文献   

12.
摘要:慢性腰肌劳损是武术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本研究将20名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疗法与低频脉冲电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受试者的腰部疼痛明显缓解,腰部功能障碍基本消失,核心区肌力获得显著增强(P<0.05)。结论:1)核心力量训练法和低频脉冲电疗法均可缓解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的腰部疼痛,增加腰部关节活动度,但在改善疼痛和活动度方面两种方法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2)核心力量训练法和低频脉冲电疗法均可增强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核心区肌肉力量,但低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后前屈和右侧屈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肥胖症的营养原则和运动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劳动强度的减轻,身体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急于减肥的人都是想尽快得到良方和秘诀。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肥胖症的危害,减肥应遵循的饮食原则以及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希望给肥胖的人带去希望。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生理现象,是限制继续训练的因素之一,因此尽快消除疲劳成为运动训练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针灸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在分析运动性疲劳中医学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总结了针灸在消除疲劳中的多方面作用,探讨了其中的医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高原病(AMS)是高原暴露时因高原低氧而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食欲减退、疲倦、眼花及睡眠障碍,在高原旅居者中(>2 500 m)具有高发生率。尽管有关AMS的研究已开展百余年,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但已有研究表明,运动、体液潴留、睡眠时低氧血症、通气反应降低、心功能不全和遗传等在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内分泌、遗传及运动对AMS的影响,以期为AMS的预防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作为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学者们对运动疲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学说主要包括乳酸堆积说,能源物质耗竭说,物质代谢紊乱说,保护性抑制说,内环境稳定失调说等,疲劳发生的地点可能是神经中枢或外周,在疲劳发生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可能起作用.就Ca2 、ADP、Pi与运动疲劳的关系做一相关综述,并把它应用到肌肉收缩与疲劳模式中去,为教学和科研,运动训练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动疲劳及其判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动疲劳是随着体能的消耗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在运动训练中,因体能消耗而带来的一系列机能变化中,哪些是异常现象?哪些是过度疲劳的症兆?如何判断?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疲劳的定义、疲劳的特点、过度疲劳症侯群的特征,各种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