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自读课本也是课本,它与主要用于课内学习的教科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本中的一句话。自读课本与教科书是相配套的,从编写的目的上看,自读课本是为了弥补教科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思路 <合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内容.本单元以"合作"为主题,精选课文,让学生懂得怎样与朋友合作,进而培养合作意识.本次口语交际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整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2003年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重新把<简化字总表>作为附录编写在课文的后面,这是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等语文法规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为广大高中生规范使用简化字和了解与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提供了一份不易查找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数学>第三册(选修Ⅱ)第一章是"概率与统计". 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选修Ⅱ的第1部分"概率与统计"编写的.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语文实践活动"--<诗词寄慨妙联抒怀--名胜古迹诗词对联交流>中,录入了四副岳阳楼联.原有两联录入有误,后改正了一处,但仍有一处至今未改.此联课本中为:"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其中的"河"应为"湖",错把"湖山"当"河山"了.  相似文献   

6.
(一)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七>"读读背背"安排的是读背歇后语,共有八条,其中后三条是:  相似文献   

7.
新编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试用本)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的。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五年制或六年制的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使用。为了帮助教师了解这册教材的编辑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将这册教材的几个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一 指导思想 1.这册教材是以现行通用一册教材为基础,并广泛吸收十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而编写的。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初步打下听、说、读、写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中都收录的课文<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自读课本,是配合课本编写供学生课外自读用的。通览自读课本一至三册,深感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在细读中,也发现了一些错误,这里大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江苏省各初级中学已经使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师大版)一年有余了,在一年多时间内,各地都在摸索性的走各自的新课程之路.笔者的学校也在试验性探索,这两年笔者有幸参与了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国标华师大版<单元双测同步达标活页试卷>七年级数学(上)、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北师大版<新课堂同步训练>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数学上下共6册和配套A、B卷的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已经当了十几年初中数学一线教师的笔者仔细阅读了新课标下的实验教科书,用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查阅了各种资料,比较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并参与了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的开课、听课、评课等工作,现就我个人对数学传统课程和新课程谈谈自己的思考,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背景分析: 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了亲情,才有了家的感觉."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呕心沥血共同营造爱的家园,而这被爱浇惯了的孩子们尝尽甘露却说不甜,他们很少抬头去关注父母,去了解他们的艰辛历程和内心世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我爱我家>.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手中只有课本,没有相关的配套阅读教材.2000年秋季开始,全国各地的高中使用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这套新教材除教科书外,还编写了与之配套的几十万字的<语文读本>(一共六册),它是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备课思考]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一篇科技作品,对这类形式新颖的科技作品,教材编写上尚存在很大的可商榷之处,甚至有"误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略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均使用"略读"的概念,侧重指略读的阅读方法;而<教师教学用书>使用"自读"的说法,侧重指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新编普通高中<语文>课本自2005年试用以来,经多次修订,日臻完善.综观这套课本.古诗文所占比例偏少,五册书总共才35篇,且多见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语文>教材,注释也大多因袭人教版.故凡人教版古诗文注释的缺漏、疏误,苏教版大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纸"的错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有一篇优秀的戏剧体裁的课文--<甘罗十二为使臣>,文中的主人公甘罗年龄虽小却才识过人.在针对赵王小看他是个小孩时,小甘罗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纸扎的人儿虽大,经不起手指一戳;铁打的秤砣虽小,却可以压住千斤."  相似文献   

17.
潘美明 《现代语文》2005,(10):10-10
<氓>是<诗经>中的名篇,被选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一般认为它是一首弃妇的怨诗,笔者喜欢读这首诗歌,但发现教材上的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现考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在他的名篇<醉翁亭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一文中接连使用了21个"也"字,这在"也"字的使用频率上似乎是不多见的.此举可以说是创造性使用虚词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诵读欣赏的第一篇是<两小儿辩日>,课本的简析说:"两个小孩儿论太阳离地远近,各自根据单方面的现象,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教育、文学思想.现行中学语文课本节选了若干则(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第125-127页<〈论语〉十则>).但注释语焉不详,使初学古典文者难以理解接受.本文试就其中的<学而>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