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没”和“了”同现的句子存在多种结构、语义类型。对相关语言事实的充分观察是合理解释的前提。选择解释的角度需要充分考虑系统性和易接受性。表达“异于常态”的意义、处于不相邻层次,这两个因素对于分析“没”、“了”同现句可以有较强的解释力。汉语的“异常态”表达系统有待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VO结构中,由V和O构成的逻辑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组,有很多已经超出了传统语法所能解释的范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转喻认知机制来解释现代汉语VO结构有较强的解释力,体现了认知的经济性、投射性、突显性以及概念合成性一系列的认知规律。现代汉语VO结构通过转喻认知机制的运作,选择具有邻近或突显的部分代整体或运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部分,符合语言经济性的要求以及认知突显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双向矢量模式似乎可以完美地解释动结式复合动词内部语义的概念表征,但其时间维度的缺失和汉语动结式的能产性无法在双向矢量模式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因此,基于双向矢量模式的同时结合Langacker的3种识解方法分析汉语动结式复合动词内部语义的概念表征,以提高双向矢量模式的解释力和揭示动结式复合动词内部的本质性规律。  相似文献   

4.
殷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117-119
Evans与Green提出了认知语义的四条基本原则,虽然在语义理解与语义的认知分析过程中有很强的解释力与指导作用,但是这些原则也忽略了语义认知过程中的无意识性、语义本质的复杂性以及语义的诗意境界。这些局限性源于经验主义,并受到表现为传统"概念"哲学的主客体关系"在场"哲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统语法把英语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转换生成理论试图用形式规则来解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语义联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态看作一个紧密的系统。认知语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以及中动语态之间的语义联系,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基于三种理论对英语语态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既往关于PRO局域语义约束的语义界定和移位的句法界定,难以满足解释充分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将PRO和NP语迹及其他空语类进行对比后认为,PRO在语义上具备跨事件特征,是两个事件结构共享的主目语;在句法上执行先拼出,后删除操作。这样的句法语义属性界定具备题元和格的逻辑一致性。本研究有关PRO的句法语义属性设定,在汉、英、冰岛、基隆迪语特殊语例的分析中具备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刘佳 《文教资料》2011,(2):47-48
动物词歇后语以其独特的构成形式和语义建构方式,成为汉语语汇中极具特色的成员,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增加了汉语的表达效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语义构成有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使用隐喻理论解释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语义构建过程,希望可以从新的角度为汉语俗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们对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关系的解释不够严密,对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不够清楚。本文从与相对论的等效的修正的牛顿第二定律出发,推导出了相对论性的哈密顿——雅可比方程,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微分方程组,得出了修正的德布罗意关系式,解释了单粒子自干涉的机制,阐明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一致性以及它们过渡到经典力学的条件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从广义信息探索主体和客体的拓对性,就会发现国内两种量子力学的新解释或用消干效应注释盖尔曼量子力学信息观,仅限于结构信息层次,或独立提出改进的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力学信息观,又只承认交换信息层次,只有兼顾两个层次的“信息范型”才能理解量子力学多层次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论文正是在兼评两种量子力学的新解释中,完成信息范型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形容词结构槽的规约是名词由名物义转化为性质义的形式标志.汉语的语法特点为名词进入形容词性结构槽提供了可能性,名词内在的性质语义特征和附加性质语义特征是进入形容词性结构槽的基础,这种语义特征的鲜明度和区别性特征的强度决定其进入结构槽的频率,频率的高低决定词性的裂变或活用.一般来说,具有内在性质义的名词进入的频率大于具有附加性质义的名词;抽象名词大于具体名词.这种现象也是句法、语义、语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描述宏观世界的经典力学与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在作用机制、质点抽象、概率的应用及描述对象上均有本质的区别,据此作者介绍了量子力学曲率解释。  相似文献   

12.
范·弗拉森的量子理论的解释思想不仅是他的一般科学哲学理论——建构经验论的重要科学思想基础 ,也是建构经验论在量子力学哲学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从量子力学作为一般科学理论的解释、量子理论的主要解释问题和量子测量的模态解释三个层次 ,深入浅出地介绍范·弗拉森的这一重要思想 ,并概括地说明它与建构经验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建立超前于物理诠释,这为量子力学解释群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前提。但量子力学和经典物理学语言体系分别蕴涵着不同的本体预设,描述宏观世界的经典力学与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在作用机制、质点抽象、概率的应用均有本质的区别。因而,借助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描述微观物理实在图景会在本质上存在不适应性。在此语境下,我们认为,尽管哥本哈根学派之解释有不足之处,但目前在整体上还没有哪种解释比它更优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义相对论的兴起,以及微分几何在物理学中的广泛应用,曲率的概念已经贯穿于理论物理的各大分支.赵国求提出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不仅有助于协调量子力学与相对论,而且可以帮助人们以更接近广义相对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量子规范场论.赵国求认为在弱电统一理论的规范势与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势一样,代表着某种空间几何形态的弯曲.爱因斯坦在1927年,就根据赫兹在《力学原理》中的“最小曲率原理”,把薛定谔波动力学原始文献在有关量子波包具有曲率半径的思想,采用广义非欧线元的数学表述,提出了“ψ-曲率张量”的构想,但因为没有把握好深层次的量子关联,即后来玻姆提出的量子势的物理意义而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量子复合时空理论,量子力学交易解释和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结合起来,而且将它们推广到广义相对论的弯曲时空框架中,不仅解决了量子场论中的一些重正化问题,而且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度规作了新的理解,初步解决了霍全和彭罗斯的量子黑洞问题上的争论,对天体演化和宇宙演化提出了新的观点,有助于量子引力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质点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观客体的不可确定性来源于对其所做的质点抽象,经典力学中的质点与量子力学中的质点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在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波函数的归一化也具有全新的物理意义,它既是寻求体积比,也是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时空变换。  相似文献   

17.
哈耶克和波普尔两位自由主义者对科学理性及其与自由的关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量子物理的互补诠释则能表明科学内在精神与自由主义的一致性。N·玻尔以互补观点对量子力学带来的新的认识论局势作了精确而全面的说明。互补观点向广泛的认识领域的推扩,完全不同于以牛顿力学为根据引申出来的因果决定论。  相似文献   

18.
充分肯定了新创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优点,赞扬改进后的“相互作用实在论”,解决了不可知论的疑难。重点强调直觉图像思维模式对于理解量子物理学和对于科学创造的启发性功能。并用多元主义方法论的观点分析几种典型的量子力学解释,表明它们各有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定性地解释了霍尔效应.讨论了Lorentz 力和电力平衡下量子行为.通过推导沿着外场方向的平均速率,推演了宏观霍尔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