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先秦儒家之所谓“士”,为仁义之士兼“异能之士”,即士之为士不仅要有以民为本的政治品德,而且要有安邦治国的行政才能。先秦儒家要求王侯公卿尊师重道、礼贤下士,而后者之得为如此,在其因竞相争雄而不能不竞相“养而择士”。先秦儒家于士之“养”态度鲜明,一是“可食而食之”,即指士农工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就如同农夫种粟米,工匠造轮车,商人通有无,士“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亦是自“食”其“功”因而无可厚非;二是“富贵不能淫”,即强调士以“君子当功受赏”为晋身之正道,而断乎“不可以货取”。  相似文献   

2.
荀子固然反对“大天而思之”,反对“从天而颂之”,反对“望时而待之”,反对“因物而多之”,反对“思物而物之”,反对“错人而思天”,但他并不主张“勘天”,并不主张“征服自然”,并不主张“人定胜天”。荀子所主张的是“物畜而材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荀子所谓“有物之所以成”,就是无望于天而有专于人;其所谓“制天命”,实质就是“人成天生”。  相似文献   

3.
韧性说     
韧性,大意志也。事业凭韧性而渐进,人才藉韧性而玉成。“积土成山”为韧;“水滴石穿”为韧;“春蚕吐丝”为韧;“皓首穷经”为韧;“面壁十年”为韧;“卧薪尝胆”为韧;“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为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韧……至柔至刚为大韧。无形无色之水,无边无际之气,无影无踪之风,无名无欲之草,无声无息之根,皆藏锋守拙,以柔弱胜刚强。“韦”,熟牛皮也;“刃”,刀锋也。故“韧”乃刚柔相济也。人之处事,柔而不刚,难以有始;刚而不柔,难以有终。刚柔相济,方能有始有终,善始善终。人生常处逆境,百炼成钢…  相似文献   

4.
《师说》是古文运动领袖韩愈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的核心概念如“师”、“道”、“师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广义的“道”指的是一切规律、学问、知识、特长;而狭义的“道”则专指儒家思想;“师”有“儒家之师”和“技艺之师”的含义;“师道”有“为师之道”之解。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新史学》共六部分,依次为“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而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是“新史学”论纲的突出部分。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一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是“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是“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是“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写游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游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及游者不能穷也”;“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相似文献   

7.
徽州自宋代以来,“崇文重教”,“俗益向文雅”,在朱熹理学的熏陶下,徽州民间对教育十分重视,民谚云:“养儿不读书,等于养头猪”;“富而教不可缓也”;“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古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即便在偏僻山村,“莫不有师、有学、有书史之藏”。明清以来,除官办的州府县学之外,  相似文献   

8.
关注发展,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改革始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坚持三大原则,即由学生之“有”而“诱”,循学生逻辑起点、现实起点设计教学;由学生之“惑”而“友”,从学生疑难困惑、质疑问难设计教学;为学生之“能”而“猷”,为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设计教学。努力让教学设计紧贴学生生长的地面,紧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9.
杜甫诗论的审美新追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兴”、“意”并重论既总结了传统的抒情说,又开启了宋人的尚意之路;言“法”之语是宋代诗学“诗法”论之滥觞;雕琢而后有“神”的追求与宋代诗学之主体精神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0.
庄儒虽为二家,但其思想多有融通。儒家的天命观中,“天”有自然之义,也有不可知的必然性之义;“命”则包含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庄子的自然之“天”既来源于老子,又吸收了儒家;而具有必然性意义之“天”与包含必然性与偶然性双重含义的“命”,则直接来自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1.
墨家逻辑中的“三物论式”“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非彼必不有;是而然,不是而不然”,展示了中国传统逻辑中典型的关于“必然地得出”的论式,证明了中国古代不仅在用逻辑,而且还在理论上研究逻辑。  相似文献   

12.
徽州自宋代以来,“崇文重教”,“俗益向文雅”,在朱熹理学的熏陶下,徽州民间对教育十分重视,民谚云:“养儿不读书,等于养头猪”;“富而教不可缓也”;“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古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即便在偏僻山村,“莫不有师、有学、有书史之藏”。明清以来,除官办的州府县学之外,  相似文献   

13.
关于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历来的解释框架有“不平则鸣”说远绍孔子“诗可以怨”的说法;又有“不平则鸣”说“与庄学中的‘自然’观有内在联系”的说法;而大多数的论者则认为它是屈原、司马迁“发愤”说的延续。其实,以上说法都尚未涉及一个重要的认知视野,即韩愈因何种因素而感到“不平”。本文在考察韩愈文本之后得出结论:韩愈“不平”之标准就是儒家之“道”,即为“道”之不行而鸣不平。这就决定了韩愈“不平则鸣”说属于文学工具论(“载道”说)的范畴,并非是屈原、司马迁“发愤”说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老子》二十一章论“道”有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儿所谓的“精”,指精气,犹《管子·内业》所谓“精,气之极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而《庄子·大宗师》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此言“有情有信”,语本《老子》;“无为无形”,则进一步推衍为不可知“道”。“有情”即“有精”,“精”、“情”二字古本  相似文献   

15.
韩贤发 《江苏教育》2023,(50):87-88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之“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人间词话》有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笔者认为,议题式教学也当有一“入”一“出”之逻辑,“入境”而真学,“融境”而真懂,“悟境”而真信,“出境”而真用,在一“入”一“出”间,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涵育素养,这也是议题式教学所追求的效果与境界。本文结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八上《诚实守信》一课,探讨议题式教学如何开展。  相似文献   

16.
“审问”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庸》一书,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指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显然,这里的“审问”是指对所接触的文本(知识、事件)进行意义的追问,以便使其意义完全地显现出来,而本文所论的“审问意识”则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寻探究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做“经”?“经”即“经常”、“常道”,即永恒不变的道理。班固在《白虎通》中解释为“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经也者,恒久之道,不刊之鸿教也。”据十三经研究专家杨伯峻先生考证,“经”名之起,大概起于“墨经”,而不是起于孔子。《墨子》有《经》上下篇,也有  相似文献   

18.
在对“阬”的字义和史料分类辨析基础上,结合考古遗址及历代文献语言使用情况和历史环境分析,认为长平之战的“阬”有山坡山岗之意,同样也是一种京观现象;现代意义上的“坑人”无不与“诈而尽阬之”有关联;长平之战出现的“阬杀”现象是当时战国的宏观“战”背景和秦称“虎狼之国”的直接反映和体现。  相似文献   

19.
历史研究中有一个“求真”与“致用”的关系问题 ,有关于此 ,梁启超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 :“学者 ,是观察事物而发明真理之人 ;术者 ,是取学者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之人。”这里的学 ,即为求真 ;术 ,即为致用。在历史学的范围里 ,两者分别指“探求真理 ,揭示历史的真实面目”和“利用历史探究的成果服务于社会”。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所求之真是相对稳定的 ,求真也并非中学历史教师之主要职责 ,而对当前历史研究所提供的历史文本在一定范围内的致用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进一步说 ,是通过知识的认知达到培养能力、塑造精神的目的 ,而对这…  相似文献   

20.
[原文] 昔者公孙龙①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②。”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元顾弟子曰:“门下③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之籍④。”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下⑤,而航在一汜(6)。使善呼之,一呼而航来。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7)有伎(8)能之士。 (摘自《淮南子·道应训》) 【训练】 1.下列句中的“而”与“人而无能者”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客衣褐带索而见 B.而航在一汜 C.一呼而航来 D.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下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