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为我们展示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这些内容在《红楼梦》全书中无疑具有重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节选自小说的第三回,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这一全书的典型环境,第一次让贾府大批主要人物出场亮相,第一次让两位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会。这些内容无论是在序幕阶段还是在全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五节至三十二节。节选的这一部分,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写林黛玉所见所闻。全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林姑娘到了"。写林黛玉进贾府。黛玉初  相似文献   

4.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极为忙碌的场面。透过这些忙碌的场面,我们不仅能够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角色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能在此基础上一窥封建等级森严的大家族中的种种繁文缛节,进而更深层次了解到封建大家庭衰落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通过细微小事显示人物个性。《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有两句话:“只刚念了《四书》。”“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本文以此为例说明这一点。《林黛玉进贾府》中突出了林黛玉谨慎细心的性格,林黛玉此次进贾府,不仅仅是简单的外孙女到外婆家,而且是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来到贾府的,她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林家的尊严和体面,所以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黛玉初到贾府,贾母看到外孙女自然是爱怜不尽。吃饭时安排黛玉坐在身边,饭后与黛…  相似文献   

6.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哭』和『笑』《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洋洋洒洒7000字,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概括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人物的身分地位和思想性格,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这些内容无论在序幕还是在全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林黛玉原是...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材,有两篇节选自《红楼梦》。一篇是初三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第四回),一篇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回)。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可联系第四回所提及的那张“护官符”。这不仅是因为“护官符”中的史,贾、王三家中的某些人物将在课文中次第出现,而且,还因为作品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所闻,从封建剥削、阶级对立、派系倾轧、思想分歧等方面对贾府作了形象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以林黛玉初进贾府为中心事件,让生活在富丽贾府中的主要人物逐一登场,人物形象刻画是这一回中最为出彩的部分,也是进行教学的重点内容。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是众多人物中作者集中刻画的三位,刻画的方法也有差异。其中王熙凤、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这篇课文中有一处提到“吃茶”。(1)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量这些丫鬟们,妆饰衣裙,  相似文献   

10.
仆人——贾府的气势——《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描写江西李炳兴《林黛玉进贾府》不仅对贾府的典型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了必要的交代,而且刻画了贾府这个封建社会缩影的衰败景象,抒发了作者的爱与恨,还表现了作者对以宝黛爱情为代表的民主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的这些思想感...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黛玉的眼睛展现贾府的繁华,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个主要人物。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刻画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江有志 《语文知识》2001,(12):13-13
在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的《林黛玉进贾府》中,课文的预习提示告诉我们,林黛玉是一个“细心多虑与自尊”的人物。因此,节选的课文中涉及到了她的很多心理描写。然而,节选的课文却未告诉我们林黛玉进贾府时年龄有多大。假  相似文献   

13.
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为例,对“五疑式”教学法及其具体运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经典名段中给予王夫人的笔墨并不多,但就是这不多的笔墨中,却分明地活现着一个心理蕴藏异常丰厚的王夫人形象。那么,林黛玉进贾府究竟让王夫人心里起了怎样的波动呢?我们不妨走进原文去品咂品咂。  相似文献   

15.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林黛玉进府的见闻,第一次正面细致地描写了贾府的豪华、富丽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示了《红楼梦》一书的典型环境。由于内容繁复,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一些细节极易被忽略,如以下这段环境描写。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进贾府》是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每次教到王熙凤出场时说的一句“我来迟了”时,总觉得这不仅仅指迎接林黛玉来迟了这样简单,总认为曹雪芹在这句话中似乎包含着某种宿命的色彩:王熙凤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好时代,反而碰上了贾府的衰败,虽然果敢能干,但无力回天。  相似文献   

17.
邹小千 《现代语文》2010,(12):130-131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后,如何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课后小作文《说话“凤辣子”》,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王熙凤的“辣”这一人物的典型性格,并使之具体化。  相似文献   

18.
“学生绘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浙江省湖州中学高黎明浙江省湖州六中孙利灵一些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借图来辅助教学,这是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的。特级教师蒋传一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根据林黛玉进府的线路绘制了一张“贾府平面图”,将错综复杂的...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进贾府”作为《红楼梦》“正文起头处”,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将贾府的建筑与人物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揭示了部分贾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引出了一系列违背常理的怪状。刘心武先生的研究从曹雪芹家族历史变迁入手,尤其是曹頫非曹寅亲子这一关键线索,对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所见的种种怪状,予以系统性解答。  相似文献   

20.
潘红娟 《现代语文》2010,(6):140-141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经典篇目,因为它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红楼梦》的所有精华:文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筑的,医学的——可以说《林黛玉进贾府》是解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