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一些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中华民族的价值本源——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民族精神中寻找答案。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语》和《孟子》,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它们从修性、立身、处世三个方面对人文素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学习《〈论语〉〈孟子〉选读〉》,旨在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人文化,这样才能落实培养和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文化经典阅读对中学生的重要性自不赘言。近几年来一些省市把它有列入《考试大纲》。这项考试改革对改变教育现状、提高学生文学和文化素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如何让学生在文化经典阅渎训练答题中既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提升人文素养,又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卢军 《考试周刊》2011,(44):143-144
中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时期,人文素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素质之一。在历史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历史教育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吴越超 《考试周刊》2014,(72):58-58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在阅读中与作者交流,在阅读中提高人文素养,在阅读中接受文化熏陶,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成长是当务之急。然而农村小学生视野比较狭窄,培养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农村教学实际情况,阐述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生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加强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谈提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蕴涵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和发展能力,丰富感情,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实时阅读速度”与“实效阅读速度”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入“元阅读”模式;注意“阅读疲劳现象”的消除。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培养中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文底蕴蕴含了审美情趣、人文积淀等多个方面。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文底蕴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和人文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基于人文底蕴提升的《论语》整本书阅读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外国文学教育的真谛所在,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以及由于当下文化多样化趋势的加剧,文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状况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之下,业界应当在深思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对策解决这一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其中文本阅读的革新就是一个重要途径。以海明威《老人与海》为例,简要阐释如何利用文本阅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从而为外国文学教育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和熏陶,以期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够独立自主做人做事。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想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渗透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以下是我在《生命桥》教学实践做的模式探索,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人文关怀,点燃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是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更是探求知识的源  相似文献   

10.
以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为手段提升人文素养,是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以人文素养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对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A4):48-49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阶段要把握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在阅读理解方面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表明古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中学生如果认真学习古代诗歌,背诵课内外近百首古诗,积累语言运用材料,提高语感和领悟能力,那么他的语文修养一定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所谓"熟读唐  相似文献   

12.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给出了有关中学阶段(即7~12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指示,以及培养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要求,并要求其能够运用到多种阅读教学中。阅读理解也日益成为中学生语文学习中最突出的问题。该研究结合考试要求以及课标等对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具体目标及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尝试多种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有效的方法和实验,建议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等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更需要强化中学生自身习惯和思想态度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经历。扎实有效的阅读,不仅能让学生丰富知识、增添情趣、益智健脑,还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明白事理,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科学阅读是指在实施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引领孩子阅读融科学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科学材料,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见,人文性是历史教育的本质属性。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历史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精心地指导,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怀周 《考试周刊》2009,(19):207-207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加强朗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并把它贯穿于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学生阅读教学的困惑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要全面实现阅读教学总目标,课堂阅读教学是关键,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何冠南 《广东教育》2010,(7):102-104
人文精神的熏陶起始于语文学习,语文学科具有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因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的突出功能。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特征,超过了其他任何学科。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学科在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角色重要,责任重大。改变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对人的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会对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语文教改出路的突破口在于把语文教学上升为灵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作为语言和文学的语文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文学的熏陶外,作为人文学科还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