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利西斯》作为乔伊斯的成名作,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一股译介热潮,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金隄以及萧乾、文洁若夫妇的两个译本。在比对金译本和萧译本翻译策略的同时,着力探讨萧译本最终获得更广泛关注的文本外因素。通过比较发现:其一、萧译本获得成功,其流畅的翻译策略因为更贴近读者而获青睐;其二、除了译者本人的贡献,读者、发行商、文学评论家共同参与,将翻译活动推向高潮。翻译活动不仅仅是文本生产,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学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2.
张翠玲 《海外英语》2011,(11):215-216
金隄先生以治学严谨著称,他一生追求等效翻译,并用其严格要求自己,耗时16年完成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的翻译。他的翻译思想是和翻译实践紧密相连的,除了对等效翻译所做的探索外,金隄还对翻译学的研究领域、翻译的步骤等做了论述。该文对其翻译思想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翻译策略下,译文的风格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对待原著语言的变异现象时,《尤利西斯》两个中文译本手法截然不同:金隄译本以变异对变异,从而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著语言特色。而萧乾、文洁若译本则努力使原著的语言变异常规化,使之阅读难度降低,也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翻译本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手段,一味的"归化"带来的通顺掩盖的是译者的"暴力"。期待译者能够用更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尤利西斯》刘象愚译本与萧乾、文洁若和金隄等译本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译本发行的同时还出版了一部翻译札记,这一现象正是现代翻译研究所谓的“深度翻译”。此外,译本的译者前言、注释、文内信息增补、附录等内容也都是“深度翻译”的具体表现。刘译深度翻译策略的运用不但对小说的普通读者具有帮助,更为文学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信息和借鉴。诸多副文本在《尤利西斯》翻译中发挥着协调多元主体及实现多元文本互现等积极作用。刘译《尤利西斯》深度翻译的内容大多是适用并可接受的,但少部分内容对翻译和文学本身而言则有多余之嫌。  相似文献   

5.
1994年5月《尤利西斯》这本世界奇书在中国首次翻译出版后,出版界掀起了一次不小的波澜。这并非由书的内容所致,同时出版的两个中译本引发的商业竞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文化现象成了令人瞩目的焦点。 两译本大战《尤利西斯》走俏 1994年5月份,北京的书店、书摊都摆上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金隄先生翻译的《尤利西斯》。前后不过数日,南京译林出版社由萧乾先生、夫人文洁若女士合作的译本也骤然面世。  相似文献   

6.
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认知操作机制,因其在语言分析中所体现的动态性和阐释力,一直为认知语言学家所关注。本文以概念整合为理论基础分析电视广告语,以揭示其对意义构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萧乾、文杰若夫妇和金陡各自翻译的《尤利西斯》是两个著名的中译本,为翻译批评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结合译文激活的概念结构与译文读者认知发生变化是否相同,对比分析两个中译本的名词的翻译,不难看出这两个中译本各有千秋,但是总体上金陡译本更适合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揭示事物共同属性的思维形式。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要进行多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与经验有差异。因此建立数学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也就不一样。根据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小学生主要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认知方式学习、掌握数学概念的。  相似文献   

9.
对诗歌译本风格的分析来说,内容/形式两分的分析法有忽略语法形式重要性的危险。而认知语法认为语言结构是概念化情景的表征形式,"一个概念化情景的全值(full value)是其概念内容和我们构造或识解该内容的方式这两者的函数",诗歌译本中的语法形式(在概念化层面就是"我们构成或识解该内容的方式"所组成的架构)参与了文本意义和风格的建构。在阐明了用意象架构识解诗歌译本风格的可行性后,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对《登鹳雀楼》的几个译本进行了分析,并最后得出结论:利用意象架构识解诗歌译本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容/形式两分分析法的缺憾,为诗歌译本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揭示了语言的认知分析的概念,进而通过两种语言格式意义和用法的分析。说明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总与心理上对该格式所涉及的事物的喜恶感觉有关。得出语言的认知分析的作用,在于挖掘语言现象背后的心理活动特点和社会认知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自律学习的概念、影响自律学习的心理因素和提高学生自律学习能力的策略和方法.自律学习是个人在元认知、认知、情境与行为等不同层面上,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包括主动的目标定向自我控制的动机行为和认知心理活动,自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当前的学习任务来调适自己的行为、动机认知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具体回答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必须科学地划分心理活动及其要素;以心理活动的反映对象为根据,把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划分为认知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和价值心理活动及其要素;认知心理活动和价值心理活动的对立统一,构成了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认知心理活动是智力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价值心理活动是智力心理活动的主导和充要条件。智力矛盾结构论的确立,必将对实验心理学、学校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创新活动发挥更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表征(Representation)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心理表征”受到了高度关注,相对于“单一表征理论”,所谓“多元表征理论”即是更加强调数学概念心理表征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4.
从翻译伦理的视角,主要以彻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来对比研究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的两英译本——1947年金隄和白英的英译本,1981年戴乃迭的英译本。以期找出《边城》两译本所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背后因素,探讨中国文学外译中译者翻译伦理观的主体体现。分析结果表明,当个人伦理与职业伦理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伦理往往基于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做出不同程度的屈服让步。  相似文献   

15.
地理板图直观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感知觉等心理活动而进行的,符合学生认知、识记、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一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论述了自律学习的概念、影响自律学的习心理因素以及提高学生自律学习能力的策略。自律学习是个人在元认知、认知、情境与行为等不同层面上,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包含积极的目标定向自我控制的行为、动机和认知心理活动,自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当前的学习任务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动机以及认知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7.
要具体回答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必须科学地划分心理活动及其要素;以心理活动的反映对象为根据,把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划分为认知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和价值心理活动及其要素;认知心理活动和价值心理活动的对立统一,构成了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认知心理活动是智力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价值心理活动是智力心理活动的主导和充要条件。智力矛盾结构论的确立,必将对实验心理学、学校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创新活动发挥更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的原则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孙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心理活动。如何促使这个认知心理活动朝着要求的方向前进,是每个教学设计者所面临的问题。下面对学习过程及教学设计原则进行一定的讨论。一、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由获取过程和认知过程组成。1.获取过程获取...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心理活动的组织框架.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有同化、顺应和组织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概念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涉及诸多的心理活动。教学数学概念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断促进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