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汉桓帝、灵帝时期,清流名士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世说新语》作为志人小说,记载了这些清流名士中的代表性人物的故事.历来多有人论及此事,但未从《世说新语》的角度聚焦于汉末清流名士.文章首先辨析《世说新语》中的“汉末清流名士”,然后对这些人物及其故事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士人新风尚变化的原因,其写作的目的是通过对《世说新语》与“汉末清流名士”关系的考论,展示刘义庆眼中的理想士人人格.  相似文献   

2.
针对唐代史论家刘知几《史通》所征引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一书的相关内容,本文从《世说新语》原名的探析、《史通》对《世说新语》所载人物事迹的断限以及对《世说新语》的归类三个方面,依据其他材料,对相关征引内容作出评议。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了课文《〈世说新语〉两则》后,同学们一定对《世说新语》这本书有了一些了解。下面两个片断均出自《世说新语》,都以人物对话为主构造  相似文献   

4.
江南风情滋助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亦洞监江南风情。江南水土柔化士族和作者的心性,《世说新语》人物彰显出尚情的特质及柔媚的女性美倾向。山水秀美陶冶性灵。总之,《世说新语》是时风的荟萃,一个时代的风情造就了《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了课文《〈世说新语〉两则》后,同学们一定对《世说新语》这本书有了一些了解。下面两个片断均出自《世说新语》.都以人物对话为主构造情节。从这些人物的语言中.同学们可以窥见其不同的性格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有关东汉到南朝刘宋人物轶事的杂史,分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载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事,主要是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故事。《世说新语》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其原因除了《世说新语》记述的人物本身与众不同的言行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书中记述了处于血雨腥风变幻不定的时代的士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现实的超脱,  相似文献   

7.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作为记录描写魏晋时期人物语言的重要文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魏晋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试图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存现句进行穷尽式的整理研究,总结分析《世说新语》中存在句、隐现句的相关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众多人物中王戎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形象,引发人们诸多争议,本文试就王戎形象的复杂性进行探讨并由此分析《世说新语》刻画人物的的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中出现了许多人名异称,这与其编撰特点有关。《世说新语》以人物为纲,人物的社会身份与地位决定了相关称谓;在采撰材料的过程中,对人名称谓的承袭和修改较为明显;异称的多样化还与多录人物对话及较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是一部分类记事的志人小说,若将其中某一人物分散在各门中的零星言行记录合而观之,将会呈现出该人物的整体形象和由此辐射而成的人物关系网络。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挖掘《世说新语》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效应和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开创了小说评点的先河。他对《世说新语》的评点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了训释疏通、指出归类不当、指漏纠谬、提出不同的见解、评骘人物故事、品评艺术特色等多个方面。其评点内容对《世说新语》的传播及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续世说》是北宋孔平仲仿照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体例编撰而成的一部世说体小说,内容上采录魏晋南北朝至五代中的有关史书文献史实,体例上承袭了《世说新语》的分门别类、依类而立的文体形制,但在具体的门类数目、门类名称、门类排序等方面有所增删和改动.与《世说新语》的突出名士风流不同,《续世说》意在突出朝堂政事.在立意选材方面,反映了孔平仲的思想倾向,体现了宋代世说体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对《儒林外史》有广泛的影响。在思想上,两都强调个性自由,重视个体价值,要求摆脱世俗名利。在对现实真实客观的描摹、对人物的全面认识与塑造、小说结构与体等方面,《儒林外史》也受到《世说新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两极思维,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构成的对待性思维,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逻辑思维方式。文章认为,《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两极思维的品评模式。两极思维方式在先秦的文史哲著作中有着详尽的体现,《世说新语》对此既有所继承,又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它通过人物语言和才性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对比,呈现了绚烂多姿的色彩,魏晋士人人物品评的风尚和评价标准是两极思维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两极思维模式对后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在品评人物时有很大的重“才”倾向,其“才”的内涵有“治才”、“文才”、“辩才”、“艺才”之分,在魏晋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想的自由和宗教的多样化、文学的自觉、士族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之风是《世说新语》产生的历史背景。《世说新语》是魏晋士大夫阶层思想、生活的真实全记录。但《世说新语》并非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神明,进而更鼓励人们超脱礼法及各种外在束缚,去追求人格之美与精神之美。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世说》已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传播社会信息。指导社会生活的社会新闻大全。从题材广泛,篇幅短小、趣味性强、人情味浓三个方面论述了《世说新语》所具有的社会新闻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1.《〈世说新语〉二则》,统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选文。编者注曰:"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那么,何谓"志人小说"?这就隔膜了。"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之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其中"志人"这  相似文献   

18.
韩凯 《天中学刊》2023,(2):66-73
《世说新语》注重统合儒、道思想,形成儒仙观念,而儒仙以儒士的人格操守为底色。《世说新语》有意记录刚毅谅直的魏晋士子。宋仁宗朝士人青睐《世说新语》,与《世说新语》对话主要围绕风操与渊静两个层面,如独击鹘般立朝大节,探索诗意居世的具体方式。这种对话并非单纯的效仿,而是在继承基础上有所新发展。酒隐、地仙体现宋型人格的鲜明特征。庆历风韵作为宋型美学的初成样态,《世说新语》对其发挥了一定的启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再现了魏晋风度。谢安是《世说新语》重点记述的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谢安的形象来领略魏晋名士风范,并对谢安的隐居与出仕行为所反映出的魏晋士人心态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20.
人物评判的价值取向经由道德标准、才能标准,再到魏晋时期发展成为审美标准,这在《世说新语》中有所体现。魏晋时期人物品藻审美标准的出现,是由于士人人格精神的独立以及魏晋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