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性就业: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经过多年的持续扩招,使得近年来的毕业生也急速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在这种状况下,随着区域性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政府之间关系的逐步加深,使得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区域性的特点.要走出就业困境.首先要树立区域性就业的新理念;其次要建立区域性的高校与社会关系,培养区域性高级人才,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后要通过不断加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联系、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等三个环节来完善大学生区域性就业机制,从而为区域性就业提供智力、能力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贫困生人数的增加,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而高校贫困生社团的内涵和功能充分表明其是解决贫困生就业难的一个创新渠道,建立功能齐全、规范运作的贫困生社团对于促进转变择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高校应充分借助贫困生社团活动这一载体,扎实推进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佳  刘萍 《文教资料》2011,(28):227-229
本文从地方院校办学条件制约、贫困生经济贫困、综合素质偏低、贫困生社会资源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院校分困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从地方院校调整教育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多途径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和发挥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多渠道帮助贫困生就业等方面,提出目前解决我国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与经济窘迫相伴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存在自卑、孤独、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贫因生的“心理脱贫”工作,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实现资助机制的多渠道化,避免贫困循环;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和消费观,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实现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四者联动,增强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渗透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感恩心态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当前,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就业能力相对不足,就业观念偏狭保守,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就读院校影响较小社会资源比较匮乏,是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强化职业生涯引导;规范就业服务管理,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完善社会资助体系,缓解就业竞争压力,扩大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出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对此,政府应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高校应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加强对贫困生的全方位指导,着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经济迅猛发展,已进入大众化中后期,高等教育制度也进入了积极的转型期,尤其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地方高校需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地方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贫困生的构成和生存现状,提出了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要做好贫困生跟踪调查工作,及时准确地认定帮困对象;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动员社会建立各种爱心基金;努力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心理扶持的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探究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困扰因素,文章从社会整体就业市场供需结构、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贫困生及其家庭就业期望和心理、地方高校办学影响力和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的脱节、贫困生拥有的社会资本及自主创业的资金等方面分析了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摆脱就业困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的主客观原因,从完善地方配套政策、建立地方政府与高校的信息动态共享机制、搭建职业指导信息化平台、完善毕业生职业指导援助体系、开展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重点帮扶五个方面,就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持续大规模的扩招与社会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的环境下,高校贫困生就业日趋严峻。本文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就业的现状的调查,对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家、学校、贫困大学生自身对如何提高就业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地方院校的贫困生就业压力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压力心理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克服就业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赵明 《江苏高教》2021,(12):123-127
社会资本禀赋与使用状况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较大影响.根据江苏省8校的2116份问卷调查数据,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禀赋与使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数量与质量都较低,社会资本的使用机会较少,且通常运用"弱关系"与"低质量"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就业资源,造成贫困生求职成本增加、就业机会降低以及就业质量不高等新问题.因此,既要利用完善就业市场、优化就业机制、创新就业政策与环境等政策性手段,又要发挥高校内部管理效用促进贫困生的社会资本生成与资本结构改善,并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身社会资本运用能力,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人员访谈法研究了江西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江西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包括贫困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提升高校贫困生的综合能力;政府搭建平台,助力贫困生的就业帮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中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艰难。单纯通过"等、靠、要"的方式依赖政府和学校解决就业问题几乎不可能,自主创业成为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文章通过对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阻碍高校贫困生自主创业的原因,提出了高校贫困生走出自主创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工作的效果受到广大贫困生的认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助对象认定机制尚不完善、资助主体比较单一、资助模式有待优化等。完善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制度,应健全资助对象认定机制,以保障教育资助公平;加强政府资助力度,挖掘高校资助潜力,激励社会力量助学;优化贫困生教育资助体系内部结构,完善各资助方式的内容及管理制度;注重"经济物质资助"和"精神心理援助"相结合,建立综合救助体系,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我国高校实行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以后,高校贫困生就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援助机制,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学业和就业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援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贫困生援助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综合能力欠缺的双重影响而处于弱势,且有边缘化趋势,加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的缺位及自身综合素质的相对偏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通过构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平台,加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机制,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在反思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完善与发展作进一步的探讨,为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问题为导向是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所必备的研究方法。政府要完善当前的资助政策和就业制度;高校要重视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机制建设;贫困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坚强的就业信心,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切实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