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同时也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技术优势,能很好补足传统体育教学短板,大大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大学生上课玩智能手机、操作平板电脑已逐渐成为了高校课堂上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高校以往用没收、禁用等简单方式来处理,但屡禁不止,收效甚微。本文深入分析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并从加强教育管理、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让移动智能终端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的大环境下,高校利用先进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来实现课堂教学、移动学习和后继学习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英语引进真实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为大学转型时期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智能终端普及使用,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本文主要以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为主题展开分析,在具体分析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高校学报的发展,探讨了学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5.
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手机、iPad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又为无线网络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大学生作为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主要群体,驱动高校无线网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移动智能终端(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即为安装有开放式操作系统,可装载相应的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的设备,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为代表。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已成为大多数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以智能手机为例,在2011年,仅仅智能手机的销售就达上亿台,并且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安卓系统和谷歌Google Play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均超过70万个。移动智能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电脑的使用,而价格却大大低于台式或笔记本电脑,手机资费也越发低廉。这些都为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移动智能终端教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地址资源捉襟见肘,而大规模地在网络核心层设备上开辟DHCP地址池往往会降低其性能。利用CentOS构建DHCP服务器,不仅能够减轻核心设备的负担,而且能够轻松实现DHCP池的“漂移”,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读者私配IP地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热门,基于Windows Phone的应用程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了在Silverlight平台中媒体播放器的开发步骤与方法,并与MediaPlayerLauncher task平台中播放器的开发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广泛普及,移动互联网为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移动互联网专业。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滞后职业技术需求等问题,提出充分以当前的职场主流技术为导向,紧密结合实践项目开发过程,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校企合作,真正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从而达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新技术带来了更多元的学习渠道和资源,另一方面扑面而来的大量无序资讯也让大学生无所适从。本文从正反两面论述了新媒体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愿望、文化环境、学习方法等的双向影响,以期给高校教育工作者启示,调整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让新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型方式之一。本文从移动学习内涵,以及国内外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结合武汉某大学移动英语学习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分析,总结高校如何利用现有教学和网络环境,创建大学英语泛在移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在高校师生中普及,新媒体广泛进入校园生活,形成师生都有智能终端的全新1:1数字校园,是新一代的高校管理空间和教育环境。面对新条件我们应与时俱进,在1:1数字管理理论、技术、应用层面创新,形成新型高校信息化内容、形式、方法、原则,探究新一代高校信息化体系的结构、功能、特色。基于新认知哲学观、人机交互技术及1:1数字环境,我们提出具身管理理念,基于认知逻辑、动力学的实证管理模式,创新高校信息化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 《中国教育网络》2012,(10):51-52
iPhone在过去的5年间,已经成为全世界最热门、最受关注的消费电子产品,同时它也带动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普及,更进一步推动了移动终端应用的发展,在高校中这种需求尤为普遍,学生使用和拥有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数量逐年增加,这些设备被经常性地在教室、宿舍、图书馆、办公室、食堂甚至整个校园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日益普及和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认为,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公众既是社科信息的接受者,也是社科普及的传播者,交互性是这种新型社科普及途径的重要特征。互联网的高普及率和强大技术优势成为社科普及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独特的社科普及优势,发挥其在社科普及中的作用,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探索社科普及新途径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一对一”的美国模式强调学生人手一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应用于教育教学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使其真正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经费支持,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校园网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势在必行。如今校园网除了支持传统的教学和科研等应用外,还需要承载来自互联网的各种丰富业务,同时,智能终端在学生群体中的大量普及也为校园网的运营带来了一系列空前的压力,如:1.接入场景复杂高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例如打印机、摄像头、IP电话等),这些终端设备都  相似文献   

17.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为手机媒体环境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本文从手机媒体环境的特点入手,对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移动智能终端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日益受到学习者的关注和尝试。通过分析移动学习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出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体育学习资源设计要求及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微博在高校大学生当中不断普及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提供新平台。微博意见领袖有很强的传播、引导和影响舆论的能力,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数字化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大,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为此,如何看待新媒体在大学生党建中的利与弊,正确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大学生党建教育,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党建辅导员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笔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综合分析了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介绍了自身的一些工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