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5,(6):162
<正>辽早期主要使用宋钱,所以辽早期的年号钱,铸造极少,只是一种政权的象征,到了辽兴宗重熙(1032-1055)以后,辽钱的铸额才比较多。所以重熙、清宁、咸雍、大康、大安、寿昌、乾统、天庆的钱遗存也就比较多,钱币俗称之为"下八品"。[辽钱的特点]第一,辽钱的钱文均为顺时针旋读。第二,早期辽钱均为"通宝"钱。统和以后才出现"元宝"钱。第三,辽钱钱文书法自成一体,大小错落,  相似文献   

2.
2010年秋,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咸林中学校门前进行农贸市场建筑施工,于校门前东南方向发现一处南宋铜钱窖藏。窖藏地处一片平坦开阔地,其上为一处断崖(明嘉靖三十四年华州大地震所致),其下紧邻道路。窖藏形制为一土坑,开口于第二层下,打破第三层(宋代文化层)。坑口呈椭圆形,坑内填土为灰色,土质较为松散,铜钱用绳子相串零散摆放,并没有盛装器皿,只被少量石、砖块覆盖。铜钱数量已不可计,重量约4吨。有汉代半两、五铢,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代十国唐国通宝,及北宋时期26个年号钱、3个非年号钱,南宋2个年号钱,金代1个年号钱,共70种钱币。此次发现的北宋钱年号之连续、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陕西地区比较少见,在华县更是首次。为研究宋代钱币历史和年号钱的流通以及宋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2010年秋,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咸林中学校门前进行农贸市场建筑施工,于校门前东南方向发现一处南宋铜钱窖藏。窖藏地处一片平坦开阔地,其上为一处断崖(明嘉靖三十四年华州大地震所致),其下紧邻道路。窖藏形制为一土坑,开口于第二层下,打破第三层(宋代文化层)。坑口呈椭圆形,坑内填土为灰色,土质较为松散,铜钱用绳子相串零散摆放,并没有盛装器皿,只被少量石、砖块覆盖。铜钱数量已不可计,重量约4吨。有汉代半两、五铢,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代十国唐国通宝,及北宋时期26个年号钱、3个非年号钱,南宋2个年号钱,金代1个年号钱,共70种钱币。此次发现的北宋钱年号之连续、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陕西地区比较少见,在华县更是首次。为研究宋代钱币历史和年号钱的流通以及宋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正>清在入关之前,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年间(1616—1626)曾铸过满文"天命汗钱"和汉文"天命通宝"钱,太宗皇太极天聪年间(1627—1635)铸过满文"天聪汗钱",背满文"十?一两"当十大钱。清朝十个皇帝,十一个年号(包括1861年穆宗初即位时,改元"祺祥")都铸有年号钱。清初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各省分设钱局铸钱,铜钱以平钱为主,都称"通宝"。咸丰以后,币制败坏,才铸大钱,称"重宝"、"元宝"。清代钱币不是简单地延续前朝  相似文献   

5.
五代十国     
《兰台世界》2014,(10):F0004-F0004
五代十国是一个分裂时期。中原地区的梁、唐、晋、汉、周五代。还是在维系唐的币制,而十国币制更乱。这个时期的明显特点是:第一,铸大钱;第二,铸铁钱、铅钱,用低值金属来铸币。反映了社会动乱,通货膨胀。从文物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古钱铸额不多,所以多名贵之品。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4,(3):F0004-F0004
中国的金属铸币真正诞生并大量铸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诞生了各自不同的钱币。中原地区的布币脱胎于铲形的农具“钱”、“镈”。  相似文献   

7.
《兰台世界》2014,(9):F0004-F0004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开始铸行“开元通宝”钱,从此结束了以重量命名货币的历史,开始了称“宝”货币的新时代,直到古钱退出历史舞台。钱铭一般都称“通宝”、“元宝”、“重宝”…………唐宋以后古钱有以下特征。第一,器形以方孔圆钱为主。正背均有内外郭。第二。钱币均由母钱(钱模)翻砂烧铸,工艺成熟,合金相对稳定。因此唐宋以后的古钱,可以注重小版别的区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蚁鼻钱蚁鼻钱始铸于春秋末期,大量铸行存在战国时期的楚、鲁地区,所以主要出土于湖北、安徽、河南的黄河以南、江苏的北部以及山东的西南部。蚁鼻钱是青铜贝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正面凸起并铸有阴文文字,背部平素,一端铸有小孔。蚁鼻钱体小量轻,以枚计值。一般通长1.2-2.1厘米、宽0.8-1.4厘米,重3.2克左右。圜钱圜钱铸行于战国中、后期。最早铸行于魏国,大约在公元前361年魏迁大梁以后,后来扩大到周、秦和赵。秦铸圜钱应该和商鞅变法有关。圜钱多出土于山西、  相似文献   

9.
(九)、查历史年代 新闻的五要素之一为“何时”,即要把握时间的准确性。 学习文史知识,使用文史材料,要注意把握历史年代的准确性。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准确具体纪年,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开始。 从汉武帝起,开始用命名的年号纪年。汉武帝在位53年,先后用了十一个年号。用年号最多的是女皇武则天,她在位19年,就用了十七个年号,有时一年内换两个年号。据统计,历代皇帝使用的各种年号有700多个。 年号的频繁更换,使历史纪年纷杂而不易掌握,连皇帝本人也觉得麻烦。因此从明代起,一个皇帝不  相似文献   

10.
1921-2011,横在两个年号当中那短短的一杠,就代表着90年。为了踏寻留在这条横杠里的红色足迹,我们“红色足迹万里行”采访团的成员们,辛辛苦苦驱车57天,扎扎实实跑了1.2万多公里。要说值,怎么想都值,怎么说都值。  相似文献   

11.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112-118
中国近代师范院校开展的图书馆学教育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专门的图书馆学系科或专业,二是在其他专业中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回顾中国近代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教育史,钱亚新曾作出过重要贡献。钱亚新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各类师范院校中,不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课程都是由钱亚新首开。1942年钱亚新发表的《师范学院中的图书馆学》一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学课程进行了详细规划,该文不仅反映了钱亚新对于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的认识,而且体现了其在民国时期对于图书馆学教学研究的成就。通过研究近代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史及钱亚新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文章提出了三个观点可供当下借鉴:(1)教育职能始终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2)图书馆学教育要与社会互动;(3)教育史视角是研究民国图书馆史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张厚生与刘娟合撰的《钱亚新论著编译系年》一文存在的不足,按专著与论文两种类型对其加以修订和补遗,从而使学界对钱亚新先生一生的著译活动有个更加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起义铸的钱分有平钱、折二、折五、折十和当百大钱,太平天国钱的钱文"国"字书作"国",是太平天国钱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口"内"王"字,系特意所为,不是省笔字。太平天国钱的版式很多,主要有五类。一是天国通宝,面文直书"天国",背横书"通宝",只有折十大钱一种,是太平天国早期的制钱。二是天国圣宝,面文直书"天国",背直书"圣宝",有平钱、折五两种,三是太平天国圣宝,面文"太平天国",背直书"圣宝",有平钱、折十、当百三种。四是天国太平  相似文献   

14.
三国     
<正>三国时期,各国钱制由于不同的经济基础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曹魏立国之初,一度废除旧钱,改用帛交易。魏明帝太和元年(227)恢复使用形同汉制的五铢钱,币值相对稳定。吴、蜀两国则因国力不济,实行变相的通货膨胀政策,接连铸行不少名目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脱离的大额铜钱。刘蜀先铸"直百五铢",后改铸"直百"钱、"直一"钱,钱体的制作越来越轻小。  相似文献   

15.
钱亚新先生从1928年起开始有著作问世,迄1990年卒时止,凡62年。这期间撰著、出版了图书馆学目录学专著10多种。发表了论文180余篇。另外尚存数种书稿和140余篇文章手稿未曾刊印。本论著编译系年的编写是在参考了张厚生在1982年第1期《图书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钱亚新论著编译简目》、钱唐在1991年出版的《钱亚新集》书后提供的《钱亚新未发表的著迷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对钱先生的文稿和已正式出版或刊印的作品的查考,以论著编译的发表或写作的时间先后为序,按编年形式编著的个人著述目录。本目录的收录范围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索引和检字法等学科的单行本著作及论文,钱先生其它有关的著述或记录,均包括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也含有原稿已佚的。著录项目包括:题名、出版者、书刊名称、报纸的年月日、期刊的卷期。为便于读者对其中的某些发行量不多的论著和尚未发表的文稿有概略的了解,我们对其中的部分作品编写了内容摘要。(*为未发表的著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钱亚新先生从1928年起开始有著作问世,迄1990年卒时止,凡62年。这期间撰著、出版了图书馆学目录学专著10多种,发表了论文180余篇,另外尚存数种书稿和140余篇文章手稿未曾刊印。本论著编译系年的编写是在参考了张厚生在1982年第1期《图书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钱亚新论著编译简目》、钱唐在1991年出版的《钱亚新集》书后提供的《钱亚新未发表的著述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对钱先生的文稿和已正式出版或刊印的作品的查考,以论著编译的发表或写作的时间先后为序,按编年形式编著的个人著述目录。本目录的收录范围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索引和检字法等学科的单行本著作及论文,钱先生其它有关的著述或记录,均包括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也含有原稿已佚的。著录项目包括:合著者、题名、出版者、书刊名称、报纸的年月日、期刊的卷期。为便于读者对其中的某些发行量不多的论著和尚未发表的文稿有概略的了解,我们对其中的部分作品编写了内容摘要。(*为未发表的著述)  相似文献   

17.
教学答疑     
一、学员周宝昌提出:《新闻知识》今年第三期第十四页左边倒数第七行起写道:“孙可之称为‘开元杂报”的‘数十幅书’,即唐太宗开元年间(公无七一三——七三八年)所发部的评报”。据史教,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用的年号是“贞观”,“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用的年号之一,请能澄清。答:周宝昌同志提出的问题是对的。据查,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年),所用年号“贞观”。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六年(公元七一二——七五五年),先后用过“先天”、“开  相似文献   

18.
袁庭栋  白丁 《出版参考》2007,(11):24-24
我国民间最流行的一种关于姓氏的普及读物是《百家姓》。 《百家姓》作者不可考,一般人多谓此书为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人所编.当时吴越王钱傲虽已归顺北宋(北宋建立之后。吴越王还残存了19年),但仍保留王号,故而《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将“赵”列为第一姓,“钱”为第二姓。但此说不尽可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年经事纬的编年体著述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陈垣先生有《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中华书局)等,方诗铭、方小芬有《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可谓成果卓著、成绩斐然。其中,把中日两国历史大事按照帝王年号顺序加以排列对照的,《中日古代帝王年号及大事对照表》当属第一本。帝王年号,在中国自汉武帝首次使用以后,一直  相似文献   

20.
郝远 《编辑学报》2012,24(2):164-164
正我国国家标准的编号形式为"代号顺序号—年号",代号与顺序号间留半字空,顺序号和年号间用一字线连接,年号用全称,如"GB 3100—1993""GB/T 15835—2005"。1992年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