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检索和统计海南大学2008年~2015年科技论文产出情况。从科技论文的数量、作者、作者单位、学科分布、语种、文献类型、论文来源和合作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省外同类高校的科研产出量进行了对比,客观评价了海南大学目前的科研状况,从而为本校科研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与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超 《现代情报》2010,30(4):52-55,58
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北京师范大学论文数据为依据,统计了2000-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SSCI收录论文。围绕学科,针对论文数量、院系分布、作者、载文期刊和被引次数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SSCI收录论文的学科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心理、教育以及神经科学研究领域。收录论文的院系分布、载文期刊以及论文作者的情况,折射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科技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十年间(1996-2005)SCIE论文中国国际科技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差异。通过对论文数量和引文影响的相对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三个主要学科大类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基础研究学科论文和引文数量都比较多;工程技术学科论文数多而引文数量相对较少;医学生物学则是论文数量较少而引文数量相对较多。同时,本文还将h指数的概念引入到学科比较中,以学科作为论文产出的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同样可以发现三大类学科的差异:基础研究学科h指数普遍较高,工程技术类普遍较低,而医学生物学处于二者之间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行政身份对学科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设行政身份通过影响科技资源分配及学科发展机会的给予而影响学科发展,认为大学学院院长当选前后其所在学科的科研成果产出的数量相对于学院其它学科有显著变化.对43所211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当选前后其所在学科与学院其它学科论文数据进行收集,并使用SPSS软件分析,发现院长的当选对其所在学科的论文数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为研究数据来源,检索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科2006年~2016年发表的论文,分析其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使用CiteSpace对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科在WOS检索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将相关数据和其他机构的麻醉学科论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年来,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科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快速发展,临床麻醉的研究与国际上有一定的差距。结论:徐州医科大学应加强和国内外麻醉学发展好的大学及麻醉学研究机构的协作,不断提高临床麻醉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MEDLINE、《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量、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量为48.05万篇,较2020年上升了3.6%。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2021年中国作者共发表61.23万篇论文。2012—2022年(截至2022年10月),中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5706.99万次,与2021年统计数据相比,增加了31.7%,位居世界第2。平均每篇中国论文被引用14.34次,该数据比2021年提高了11.4%,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4.72次/篇。【结论】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迅速增长,论文影响力的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但篇均被引频次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 of Science及ESI的学科数据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eb of Sciences及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1999~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师生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论文数量、学科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引用排名及高被引文章等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科技论文产出随时问的变化趋势、主要领域的发展状况、科研合作情况、交大物理学科在国内外的学科地位以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SCI -E(即SCI网络版)、EI和ISTP三大数据库,对浙江理工大学在2004 - 2008五年间被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统计,运用文献计量法,对各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收录论文的学院、学科和作者群分布及作者群的学历、职称和年龄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定量数据从侧面了解和反映学校近几年来的科研、学科发展和人才结构情况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绩效评估提供数据参考,并为高校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内容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和产出ESI论文情况属于数据层面的表象,其内因则是学科优势的发展。本文对华南农业大学NSFC项目资助、ESI论文产出数量及质量、ESI学科分布等进行多角度的文献计量分析,从数据外部特征及内容特征入手,剖析华南农业大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学校仍需从强化学科优势方向、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实施任务目标管理等几个方面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及相关科研论文的产出,提升内在能动力,进而推进推进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利用CNKI《科技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引文检索功能,检索国内6种医学学报2002~2012年历年高被引论文共600篇,对高被引论文的栏目类型、学科分布、发表年份、论文来源进行分析。表明最近10年内,栏目类型上,6种学报发表的基础研究类论文有较高的关注度,流行病学研究的关注度也不容忽视;学科分布上,肿瘤学、中医药和新技术方法类的文章也有较长的关注时间和被引机会,增加这些文章的比重对提高期刊影响力较为关键。年限分布上,不同年限的高被引论文分布均呈集中趋势,文章发表第6年以后,有较多的高被引论文出现,各刊略有差别。高被引论文来源上,校内稿件是主要来源,但近年来,校外稿件在高被引论文中所占的比重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2017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36.12万篇论文,连续第9年位居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2008—2018年(截至2018年10月),中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2272.40万次,与2017年统计时相比,增加了17.4%,位居世界第2;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0.00次,比2017年统计时提高了6.4%,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2.61次/篇;2017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量为28.10万篇,较2016年上升了7.0%。【结论】 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迅速增长,论文影响力的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但篇均被引频次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已连续十余年向社会公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文中国际论文数据取自三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国内论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2002年度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1534种。本文对我国科技论文在世界所处的位置及影响、我国国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我国国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合作情况、我国SCI论文按学科的机构排序、国内期刊指标排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技论文是衡量学术研究产出的主要指标。本文基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描绘了我国国内科技论文总量、变化趋势和学科分布情况,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分析了我国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论文引用、国际合作及学科差异情况。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科技论文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特别是国际论文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论文引用规模已进入全球前列,国际合作也渐趋明显,但也呈现出论文影响力有待提升,学科发展欠均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帮助科研机构了解自身科研实力,开展学科发展规划提供文献情报支撑,文章构建了一套科研论文产出与学科发展分析方法。以昆明植物研究所为分析对象,以ISI-WebofScience2021年度SCI论文、ESI和Inctie近十年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数据库自带分析平台等方法和工具,分析了研究所年度SCI论文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合作关系、研究热点、优势学科以及潜力学科预测。研究工作构建了一套科研论文产出和学科发展态势分析方法 ,分析了研究机构的论文产出情况,分析结果为其学科发展规划提供建议。且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6.
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2016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32.42万篇论文,连续第8年位居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2007—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中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1935.00万次,与2016年统计时相比,增加了29.9%,位居世界第2,比2016年上升2位;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9.40次,比2016年统计时提高了9.9%,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1.80次/篇。【结论】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迅速增长,论文的影响力的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但篇均被引频次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发论文进行数量和质量分布的实证分析。在数量分布方面,首发论文的发表数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科,学科的分布很不平衡;在质量分布方面,越来越多的参与开放存取的学者愿意加入到星级评定这种质量评定模式中来,而且星级评定的结果也趋于稳定。目前制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发论文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是开放存取这种出版模式还没有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值总体增长与个体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的统计分析工作。2003年度的科技论文与引文统计工作现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取自三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国内论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20013年度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1576种。本文按我国论文在世界所处位置及影响、我国国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我国国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国香港特区和中国台湾省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国内期刊指标排序等部分公布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2003—2013年SCI收录的以福建医科大学为第一单位的956篇文献计量分析表明,福建医科大学SCI论文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重点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内科、血液病、神经病、肿瘤等学科领域,2008年之后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资助论文占发表SCI论文总数的比重逐年增加;自"十一五"开始,福建医科大学的科研产出发展迅速且比较稳定,科技论文数量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交流和影响力也逐步扩大,NSFC资助对学校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2008年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SCI 、EI、ISTP、MEDLINE、SSCI等国际检索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的检索,分析了中国论文在世界所处位置及影响、中国国际论文收录数和被引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中国国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国香港特区、台湾省以及中国澳门科技论文产出情况、中国社会科学论文产出情况。提出了“表现不俗论文”的概念,并对中国表现不俗的论文进行了简要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