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激励理论,分析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要素及成效因素,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构建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的做法和成效,并对博士生培养单位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品质是博士生培养的根本.博士生的培养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本文通过分析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指出了学校、导师、学生作为统一的整体,需要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各负其责,形成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具体结合科学研究的内在需求.有针对性的分析了学校在学术氛围、科研条件、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导师在学术品德、学术指导、学术交往等方面的责任,学生在责任感、创新意识、自身知识结构等方面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所军医大学300名在读博士生和100名毕业博士生的问卷调查,从物质报酬、工作自主、积极情感、个人发展、环境支持、工作成就6种需求要素分析了军队医学博士生的需求现状和特征.结果表明,物质报酬、工作自主、积极情感、个人发展是当前军队医学博士生的主导需求.且不同学校、年龄、性别、职称和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其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结论为军医大学实施博士生激励,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了相关依据与支撑,对其他高校博士生培养也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必须要适应当代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整体背景,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观念;优化博士生课程的设置,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模式;加强博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科研自我效能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本研究对479位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超三成博士生有意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事短期师资博士后项目是其主要的工作方向及类型;影响博士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因素有科研自我效能、学术需求感知、现实利益感知、成本风险感知和主观规范,其中主观规范是最有影响力的解释要素;从事意愿的影响因素在性别、学科类型和学业阶段层面存在异质性;科研自我效能通过学术需求、现实利益和成本风险感知来影响博士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意愿。我国应合理扩大各学科博士后规模,优化和完善人才激励与支持机制;重视博士生学业生涯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博士生充分发挥科研自我效能,理性审视自身学术志趣;发挥政策引导的主观规范效应,建立健全分类制度,匹配不同类型的博士后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双一流”建设大学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质性研究,基于在读博士生的视角探究当下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社科博士生。研究发现: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核心旨归是博学至精,明德至善;应掌握两项重要科研技能,即善于写作和工于表达;应培养三种学术思维,即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应增强四个自主意识:高度自律、笃定信念、心理健康和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从清华大学开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选拔录取机制、形成特色培养方案、广纳优秀导师、完善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方法和举措。结合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工程博士生培养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理念滥觞于美国,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结合与转变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整体化的趋势,新的知识生产呈现跨学科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贵为整体,过度分化的学科知识消解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与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消解了作为整体的思想活动的能量。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与知识创新的驱动而生,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审原有培养"学科守门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将跨学科理念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组织制度保障进行研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于开展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激励主体、激励客体和激励行为三个运行要素,科技创新的激励主体可以是政府,激励客体是企业或高职院校;激励主体还可以高职院校,激励客体为科技人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要求激励主体深入剖析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动机,以及主客体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政府和高职院校出台具体的激励措施,强化激励行为,主客体良性互动,方可产生满意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创建于21世纪初的英国博士培养中心,通过承担博士培养、协同合作及跨学科研究等三大功能,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对博士生进行资助,强调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优先问题,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合作,强化拓展博士生的研究能力与可迁移技能,养育了跨学科、跨部门、跨机构合作的文化,重塑了博士教育目标。我国博士生教育应加强用户驱动型的博士生培养,发挥科学研究的聚集效应,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创新跨学科博士培养模式,重视博士生可转移技能培养,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博士生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美国基于调研评估‘研究-博士’项目(ARDP)调查中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相关的调查数据,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现状以及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源优秀,具有多样性和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博士生完成学业年限较长且具有学科差异性;博士筛选及选拔机制严格,淘汰率高;博士生导师科研能力突出,学术能力和科研项目是选拔;博士生培养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博士生资助面广,资助力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博士生教育要努力适应知识创新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总书记对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等所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博士生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对进一步明确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博士生教育要树立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要改进培养方式,把对博士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要创造有利于博士生知识创新的机制、环境和文化;注重博士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学科建设角度,分析我国博士生培养的现状,探讨了建设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博士生创新培养体制在当今博士生培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博士生培养环境因构成要素的错综复杂而成为待揭开的"黑箱".基于注意力配置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Nature发布的2019年博士生调查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的博士生培养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博士生所感知的培养环境,由以导师为核心的微观组织环境、培养单位构建的中观制度环境和输入社会信息的宏观社会环境构成.权力机制的异化、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社会化机制的嵌入,造成了目前组织环境的秩序失范、制度环境的工具理性以及社会环境的信息超载,进而影响了博士生的学术成长.应通过规范导师指导权、强化制度激励效应以及加强人文关怀等措施,切实改善博士生培养环境,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高校应从多层面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建设激发创新的校园文化,发挥环境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创新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个体、行为、环境三个方面作为研究视角,对理工科博士生群体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系统识别.在理论扎根的基础上,通过对1508名博士生进行的实证调研,提炼出影响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的三级指标体系.结合回归分析的结果,对我国博士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模式3知识生产对世界各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继“博士生教育课程引领计划”初步实现革新博士生培养机制的目标后,将模式3知识生产的核心要义融入新一轮博士生教育改革——“卓越大学院计划”。该计划以具备卓越知识创造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够应对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高水准博士为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多元知识生产主体共同参与的入学选拔机制,制定需求导向、协同培养、分层提升的复合型培养方案,实施不同知识生产部门与多学科教师协作参与的导师制度,建立基于多元学术评价机制的学位授予制度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进而稳固并提升日本的科技竞争力。在优化博士生培养目标、构建开放性的博士生培养机制、建立多维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导师和博士生对优化学术环境持有强烈的愿望,这是改善博士生学术环境的前提。在博士生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导师是“主导因素”,导师应当发挥优化学术环境的主导作用。即导师应该发挥好优化博士生教育学术环境的内在因素的作用,提高指导频率以增强学术环境的活力,激励合作以减小学术行为的“熵”值。  相似文献   

19.
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兴起源于社会各界的问责,这是招生规模扩张、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和新管理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全球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主要存在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基于产品质量观、注重知识创新、秉持学徒制培养的德国模式;另一种是基于过程质量观、注重能力训练、秉持结构化培养的美国模式,其他国家则介于两大模式之间。近年来,随着德国模式的知识创新原创性标准逐渐遭受质疑,美国模式的人才培养高效率优势开始受到青睐,由此各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普遍朝着过程质量观转向。然而,我国博士生教育起步较晚、学术积淀不够且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贸然模仿强调实利功用、面向多元需求的美国模式,可能会导致质量的进一步滑坡。为此,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未来进路应是:在重塑学术导向的基础上,再去强调满足与适应社会需求,依此摸索与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质量博士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浙江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经验:组成导师团队,发挥集体指导的优势;博士生研究方向要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博士生把基础研究变成生产力;为博士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鼓励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