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面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目前大家公认的问题,本文在信息不对称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然后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目前缓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不稳定,抵押能力弱,难以从银行获得必要的信贷支持。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多种因素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首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文娣 《软科学》2001,15(1):83-85,89
在前不久国内经济紧缩的情况下,政府曾采取各种措施以求刺激经济增长,其中关于如何发展中小企业就成为一个政策重点。如今虽然经济开始走出低谷,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仍是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一个亮点,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较为突出。本文对银行惜贷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主要就融资与信贷的错位问题对各关系主体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受农户生产经营特征的影响,农村信贷供给不足,融资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同时扩大农村小额信贷范围成为各农村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山东省营海村民"以信用换贷款"小额信贷模式的优势及不足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农户信用特征进行农村小额信贷管理的建议。通过研究,希望为控制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风险,扩大农村信贷投放,促进农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的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劳动就业起着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银行贷款一直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中小企业由于经营风险大、贷款额度小、手续成本高,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使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和银行的角度出发,集中分析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信贷承载能力;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应实行利率市场化;改变现行的抵押、担保制度;开辟直接融资与海外融资新渠道来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对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洁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211-2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加大、银行紧缩信贷、国际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发展面,瞄诸多问题。由于政策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因.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当狭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特点、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找到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谈起,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府推动、央行指导、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经营机制、建立和完善评级与授信制度等五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政府行为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法制建设与政策实践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与政策实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是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其关联的各方面都存在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从政府行为的视角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鸿杰  胡汉辉 《软科学》2009,23(7):103-108
以常州湖塘纺织、横林地板、邹区灯具三大集群为例,首先分析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因素,得出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无充足抵押物、企业所在地产业集群化程度是影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重要因素;其次通过对集群化程度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协整检验后,重点从集群的信誉重要性、信息共享、企业合作、信贷风险等方面分析群内中小企业的融资优势;最后分析得出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学能 《科技广场》2010,(6):254-256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难。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国有银行经营弊端与利益考虑及政府的扶植力度不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中小企业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加强与银行的联系,更需要国家尽快制定出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农户信贷排斥内在机理模型,并采用有序logit方法来检验这一理论模型得出的相关假说。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余钱处理偏好、家庭收入、是否村干部、信贷宣传、每万人银行网点数等对农户信贷排斥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务农收入、向私人借款经历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启示在于从宏观战略层面构建包容性农村金融体系,微观层面推进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张婷 《预测》2008,27(1):77-80
我国的小农经济特性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给有限"两难困境的根本性原因。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的对比分析,指出通过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即打破农村的二元信用结构,构建农村网状的信用体系,比推动农信社体制改革的成本要小而收益更大。遵循以上逻辑,本文提出构建政策性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以团体贷款的形式来提高农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水平,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达到农村经济与现代金融制度相接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春  曹佳  叶发强 《软科学》2010,24(3):44-47
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2002~2008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稳定物价与促进经济发展两方面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稳定物价方面作用较小,并存在减弱趋势;信贷渠道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上升,而货币渠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以往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本文将贷款可得性性分解为有效借贷机会和贷款需求缺口两部分。运用西部11省1291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分别研究家庭特征、合同内容和社会资本对农户贷款可得性具体方面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合同内容无益于农户贷款可得性的提升;社会资本能显著提高农户的有效借贷机会,家庭特征则对贷款需求缺口有显著影响.两者分别是正规金融机构决策是否提供贷款和发放贷款的具体额度时所关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杨林  高宏霞 《软科学》2012,26(8):78-82
通过对兰州市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1500名农民的实地调查,利用分位数回归法研究了农村信贷资源分配,发现农村信贷资源分配存在严重的扭曲。研究认为农村民间融资"堵不如疏",与其认为是负面的加以限制,不如正面引导加以规范,在有监管的环境下让民间融资渠道畅通,服务于中低收入农民。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是金融危机中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发挥效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政府施加的政策性目标和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双重任务约束下,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增加,信贷行为产生"异化",导致资金投放偏离政府最初意图。本文在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框架下分析了金融危机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激励行为和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并根据多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对代理人的激励影响做出了拓展性解释。  相似文献   

17.
李涵 《科教文汇》2011,(33):169-169,197
喀左县按照省市两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深入细致研究政策,多方协调统筹安排,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将此项工作作为促进农村青年创业成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截至今年8月末,全县累计评选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519户,发放贷款792万元,支持创业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副食品经营、生产资料销售、装饰装修、汽车运输等10多个行业,带动就业1400余人,户均增收1.5万元。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的开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资金瓶颈问题,而且增加了收入,带动了就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袁洪斌  何万波  陈梅 《软科学》2007,21(2):120-123
提出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条件下,逐步建立和形成农村政策性、合作性和商业性担保共同构成完整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从系统运行机制、资金供给机制、风险承担、风险补偿机制及法律保障体系5个方面,对中、日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在总结日本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政府、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等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