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娜 《大观周刊》2011,(32):61-61
民主是制度伦理的核心内容,是政治制度的伦理道德追求。民主的制度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制度的民主精神、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善”。  相似文献   

2.
覃芹 《青年记者》2013,(17):23-24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无论是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还是选举民主、协商式民主,都是可供选择的民主制度的形式,受特定历史阶段、国家体制及其他相关条件的制约。而基于民主制度的公民社会被视为"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  相似文献   

3.
对民主的民粹主义式理解假借“人民”之名,拒绝政治制度设计中的精英主义成分,蔑视程序原则,是对整个宪政秩序及其性质的根本误解。是当今中国推进民主难防的“暗箭”,更须加以揭穿与防范。  相似文献   

4.
论新媒介与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是人类传播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新媒介将凭借其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成为人类社会民主的守望者,还是在政府和资本的操控下逐渐成为民主的掘墓人?本文对新媒介与民主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正确研判舆情贯穿于协商民主的全过程:选择确立协商议题、具体协商活动、达成协商民主结果。正确研判舆情需要重视以下几条路径:更加重视人际传播;妥善处理几对舆情矛盾;留意网络依赖造成的民意理性缺失现象;谨慎观察媒体的舆情呈现,防止被媒体"舆情"误导和绑架。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所列举的各方面成功的民主实践,也给我们出了一张更难的试卷:解决那些因为较难解决所以迄今没有解决但最终却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民主的权利,人类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就像胡锦涛主席所说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的民主与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社会民主与社会和谐共生共存,不可分割,发展民主是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9.
欧阳莎  黄馨 《大观周刊》2012,(29):64-64
民主化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最终润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西方民主政治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了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可以从其源头上学习西方的民主精神,学习其民主政治制度的精髓.因此本文着眼于分析西方政治制度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卞昭 《兰台世界》2012,(25):91-92
人类是经过对黑暗封建专制制度长期抗争,逐渐找到长治久安的民主宪政道路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为中国民主宪政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功绩。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宪政理论的倡导者和奠基人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少数改良主义思想家就开始宣传宪政思想,提出了宪政主张,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宪政运动,但都是主张君主立宪,是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俞可平说了一句实话:人权应该被视为人类的基本价值。2006年.他又说了一句实话: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由此被卷入了民主的风暴眼。他所描绘的“增量民主”.成为过去十年中最动人、最现实.实践中又最难精准把握的中国民主路线蓝图  相似文献   

13.
民主是人类向往的完美社会形态,是“人民的政治”和“人民的权利”;媒介是信息交流的手段或工具,对民主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传播新闻的新闻媒介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主要的沟通手段。它通过提供信息、反映舆论、实行监督等社会功能提高民意在政治中的参与水平,既体现多元化的利益,又使各种利益和舆论在社会范围内得以整合,以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民主体制。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机器的运转,离不开传播活动的正常运行。所谓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信源、信息、信…  相似文献   

14.
民主是人类向往的完美社会形态,是“人民的政治”和“人民的权利”;媒介是信息交流的手段或工具,对民主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传播新闻的新闻媒介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主要的沟通手段。它通过提供信息、反映舆论、实行监督等社会功能提高民意在政治中的参与水平,既体现多元化的利益,又使各种利益和舆论  相似文献   

15.
自1983年政协全国委员会创办《人民政协报》迄今,我国已有19家省级政协机关报相继问世,并向全国公开发行。政协报纸在我国大众传媒行列中已崭露头角。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且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无疑是政协报纸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然而,10多年来,对政协报纸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还做得不够。笔者认为,要促使政协报纸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党报、行业报等新闻媒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首先应该在认识上和实践中正确解决政协报  相似文献   

16.
黄佩 《报刊之友》2014,(2):119-120
《维系民主》一书以新闻客观性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北美传媒境况,从新闻制度与北美民主政治制度、新闻实践与利益集团的关系这一理论高度来分析与评价新闻客观性的理论与实践。同时,书中多次或明显或暗示性地提到了科技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本文将以科技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科技在新闻客观性的起源和演变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网络传播在信息交流上空前的开放性、互动性所带来的自由与平等感,使其与人类的民主化理想产生了天然的联系。但是,科技的进步并不一定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对等,技术也不可能自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网络空间信息流通的全面开禁,使民主社会需要具备的多个、独立的信息来源有可能得以实现,但信息差距和两极分化,使网络民主变成少数人的特权;虚拟空间实质上是对现实的解构和颠覆;网络在实施直接民主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力”和政客对选民的操纵;在网络时代,一种由技术专家产生的更为隐蔽的权力集中现象已悄然降临,以至于可能在未来造成技术专家在政治上的专权。  相似文献   

18.
《维系民主》一书以新闻客观性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北美传媒境况,从新闻制度与北美民主政治制度、新闻实践与利益集团的关系这一理论高度来分析与评价新闻客观性的理论与实践。同时,书中多次或明显或暗示性地提到了科技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本文将以科技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科技在新闻客观性的起源和演变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我们要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个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并从理论上论证和说明不能照搬的道理,从而更加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董建萍同志的新作《西方政治制度——传承与变革》就是在这个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0.
韩玮 《大观周刊》2011,(21):26-27
民主与秩序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民主既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国家的治理手段,民主的政府意味着人民参与国家的治理。合理的民主化能刺激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良好秩序的形成和国家的有效治理,同时盲目的民主化却极易带来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建设目标落空。我国一贯坚持走渐进式的政治改革道路,就是民主的推进要求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素质相协调。实现民主和秩序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